我也是開放規格的支持者,不過我舉出了幾個沒有辦法「統一」的例子,每個廠商有自己的考量(通常商業考量居多),Apple Dock Connector 有其優缺點,Micro USB 也同樣。
你真的要對「事」而不是對「人」的話,至少也提出點見解,光打嘴砲讓你覺得很高尚嗎?
舉幾個例子,Dock Connector 數年以來在腳位上的定義隨著時間雖有擴增,但是實體接頭變化甚小,基本功能如電源、音源等腳位幾乎維持不變,因而產生了自己的一個產業生態環境,養活了不少配件製造商,也大幅延長了配件的壽命。像是內建 Dock Connector 的汽車音響,幾乎不用擔心新產品出來接頭就不能用等等。當然 Dock Connector 不是一個標準介面,Apple 也會對使用此介面的廠商收「蘋果稅」,這些可能會引起某些群族的不悅。
而 Micro USB 雖然是標準介面,用在資料傳輸以及電源供應上很好用,可是礙於腳位數的限制,要做其他用途就會有侷限,如果用數位訊號來擴充功能,又會有廠商支援程度不同的問題,加上絕大多數手機擺放連接埠的位置不同,手機底部設計機構也不同,幾乎沒有辦法設計共通的配件,例如說音響底座等等。
上面有些人從可以接 USB 隨身碟的 USB 接頭一直扯到 Mini/Micro USB 接頭,我想請問,市場上並不是每一台 smart phone 或者是 tablet 都有支援 USB Host,沒有支援的話就算把接頭轉接成可以接隨身碟一樣沒有用。還是很多人都以為有 USB 接頭就會有所有功能?那我只能說這種洗腦方式也很厲害。
何況那並不代表 Dock Connector 會被廢除(當然也不代表會一定被保留),另一種作法是保有兩種接頭以方便符合法規,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USB 並不是真的萬能,拿我上面舉的例子,除了普通的 USB 資料傳輸線以及充電器,有多少 smart phone 上面的 Micro USB 配件(如 AV 擴充線、線控耳機等等)是可以在所有廠商製造的 smart phone 上使用的?因此如同前面講的,不管是 USB 還是 Dock Connector 都沒有辦法解決所有使用者的需求跟問題,這只能待未來新的技術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