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的使用情境和外型設計,很難像筆電可以更專心一致工作。
畢竟當初推出iPad,就是在手機和電腦之間,俱備這三台裝置後,就可以無縫的進行各項事務。而手寫加上雲端就能把三者串連。
所以平板可以延伸到手機的輕便,可以延伸到電腦的文書功能,但不代表完全涵蓋兩者的範圍,最後對不同使用者來說,會有不同的看法。
對我來說,iPad Pro最不能被取代地方固然是手寫並儲到雲端中,當然要能寫網誌和做其他事情,我是連鍵盤都不需要的。當然我今年換MacBook Air時,都有想過究竟買MBA為了什麼?好像只有傳輸外置硬碟,還有一個網頁只能電腦使用,平板apps功能還有限。(這應該在iPadOS獲得解決)
但自然換了MBA(2018)後,我慢慢認為MBA介面和硬件讓我比較專心,iPad習慣了娛樂,當然習慣可以改變,但如果問我,我還是會選擇筆電,而手繪仍用紙本手帳,但如果真的涉及出版製作、需doodle思考我會用iPad。
skiiks wrote:
我是沒用過不過從他的...(恕刪)
抱歉,你的發言真的會讓人發飆,所以我不客氣地開罵了!
井底之蛙!!!!!!!!!!!!!!!!
你不懂的東西亂猜臆測,就心虛點,問一下,講一些跟事實不符的東西還以此為真,聽你在那邊鬼扯蛋!
我知道你會火大不符去檢舉這留言,所以我把答案放在下幾樓,請你好好認清事實,別在胡扯!
skiiks wrote:
我是沒用過不過從他的...(恕刪)
首先,這是舊版桌面模式多工期況,大概在OS68的階段,三個Android APP,一個Chrome Web APP,分頁可以開到20幾個都不會lag

這是平板模式的影片,我自己拍的,當時在Chrome OS 71 beta
現在已經到Chrome OS 77beta,這介面切換速度是這影片的兩倍多。
我打算等之後Tab S6到了在來三大攜帶系統一次性做比較時,再來拍!
IOS目前很多功能還需要靠一台主要電腦才能運作,例如影音音樂團片,要透過傳檔軟體(itune)才能辦到,或是icloud同步,這個時候你不是一台Win就是一台Mac,你一定會有這兩個中一個,否則IOS很多功能無法獨力完成。
然後Chromebook介面是目前最比喻為最易用的系統,因為他從Win或Mac OS過來基本上幾乎9成9全部相通,你會在上面使用Chrome瀏覽器,Chromebook幾乎就一樣,甚至Mac觸控板的手都直接通用於Chromebook系統,你說不會用?那你Win或mac就不會用!
話說CB哪來的磚塊牆?桌機模式他的起始紐一樣就在左下角,跟Win相同,事實上更像Mac launchpad,沒有羅基思考的問題,平板模式就跟IOS一樣,直接點直接開,滑動切換,多工滑動,分割畫面,該有的都有。
我買ipad pro 11吋 2018版就是因為聽說IpadOS APP很多為了平板介面而生的,結果使用到現在,根本是一般大眾的誤解!
先付上我的ipad pro時機照片當證明,免得有人說我胡扯!

目前ipad用到現在第四個月,IpadOS13遇到的問題,需要換思維解決的問題我幾乎全都做了,裏頭我已經摸得很熟,但仍有無解的地方等待蘋果更新。
然後說Ipad的APP說有比Android APP更多有針對平板優化,這完全是錯的,這兩大系統至今根本是徹底的半斤八兩!說要針對平板介面優化的,兩邊都是一狗票的根本沒這麼一回事!
引用一下我剛在在別樓的回文:
剛好我這陣子正在ipad上問了不少APP的問題,憑良心說,ipad也根本沒多少專屬ipad版的APP有出現(少到可憐),扣除極度專業領域的部分,其他更多APP也只能使用iphone APP
重點來了,Android很多是為了平板有特別寫另一個APP(要另外點),ipad 的app Store會特別優先推薦ipad專用(若有的話),所以使用上感覺好像有類似的ipad很多專給平板的設計的APP,但這根本不是事實之外,還更糟!
例如拍賣這一類APP,不少雙系統都有的一些的,都只有手機板版本,Ipad上只能小畫面出現,還要放大才能拉到底,且左右還黑邊,你ipad若橫放(接鍵盤做文書管理),你的頭只能歪90度到長期骨折!
完全沒有任何解。
很多社群軟體也不少只有手機介面,兩邊一樣會留黑,例如IpadOS的IG (instagram)!
在Android方面,這類APP一樣是給手機直式使用,但是不管平板比例還是手機比例,幾乎都可以對應螢幕全滿,不用左右流黑邊,雖然本身不能翻轉,但可以透過免root的強制翻轉APP來達成,甚至Chromebook和三星的Dex桌面模式都可以直接拉直來用,雖然致中,但至少你頭不會骨折!
這是APP開發者的問題沒錯,但IOS相對其他系統就硬是少了非常多的彈性。
說ipad APP專版多於Android的根本是鬼扯!
Ipad大賣在於流暢度不錯,遊戲品質穩定,相對於Android直到今年才有旗艦機種的平板(S6和華為M6),但不代表ipadOS就沒問題,他的問題可還不只我提的這些,空有好的硬體和流暢,一堆該有的基礎功能卻至今還在追逐中,一堆功能東漏西露,昨天升級IpadOS13.1也是一堆問題繼續給她放著,我玩不到多久繼續放棄它的生產力!
太多的不足,換了思維一樣無解!他不推IpadOS,很快就就要自打臉了!(蘋果可是公開計畫要讓ipad pro可以替代輕筆電的)
以上,先扣除確實有很多專業軟體是指在ipad上推出,這些在Android確實匱乏,但除了大家最常遇到的line,在ipad上真的有比較完整APP可用(但訊息備份一樣無解),其他也真的沒有多少專屬平板介面的APP是ipad的優勢,相比之下兩大系統通用的幾乎差不多,也些友也有沒有,但真的都不算多!
附帶一提,Android上同一個line帳號的第二個裝置倒是可以用line lite或Chrome line插件,不過這就不像iphone必須限制一手機一平板,Android這邊就是任意裝置就能用。
Chrome OS APP本身就是針對筆電用的,就連滑鼠框選操作都可以像Win和Mac一樣操作,他只差在無法用桌面板的MS office,只能用APP版和網頁線上版,雖然IpadOS 13的Safari一樣可以切換桌面板使用,他也確實可以類似像Chrome桌面板一樣以一頁當一個APP分類呈現在多工介面上,但一來無法像桌機板Chrome可以隨時合併回去,二來Ipad跟Android平板的滑鼠概念還是屬於手指活動,無法快速框選自由拉伸,怎麼樣效率都不會比Win、Mac和Chromebook這種筆電為基礎的滑鼠操作來的有效率!
(偏偏Chromebook在手指觸控上也納入Android和IOS的觸控預判加速語法,讓他觸控用起來跟一般平板反應一樣穩,不像Win平板的反應總是會感覺慢個幾拍)
Chromebook市場流通是指在亞洲和台灣這裡不多,大陸因為Play沒進去就算了,台灣確實還不足,但別忘了,Acer這兩三年可是因為Chromebook出貨量大增在美國股票大漲,美國那邊Chromebook主打的客群是K-12的族群,學生族群裡市佔率是73%,剩下的才是Win系統和Mac以及ipad去瓜分。
去年有個新聞,ipad 2017入門款,這款目的就是要跟Chromebook打對臺給學生族群使用的,然後Acer也推出了10吋的Chromebook Tab10,大家都覺得ipad 2017難以攻略Chromebook ,光是維修費還是ˋ保固,還是筆等費用都高過學生族群預算等,這些理由不看好。
然而Acer Chromebook Tab10出來後,那悲慘的OP1處理器讓整體效能嚴重低落,大家又反過來偏向ipad 2017應該虎視眈眈,沒有敵手。
結果到今年7月的華爾街經融報導,Chromebook 相關的產品出貨量大幅提升,在學生族群裡 ipad 2017入門版市占率連5%都不到,反過來舊款ipad Air2等幾款比例還有高過5%,剩下的依然是被Chromebook 吃掉7成多,理由很簡單:
接鍵盤打報告,沒滑鼠,你還要再搞一台Mac或Win更花錢!!!!
然後跌破大家眼鏡的是,Acer Chromebook Tab10出貨量只有一開始高,後面極低,也就是說他的確不是 ipad 2017入門版的對手,但學生反倒去買其他款Chromebook ,或是寧可帶Win或MBP!
所以他銷量很高!只是台灣這裡你感受不到普及!
附帶一提,Chromebook 由於Google產品通性高,所以脫離學生時代後這市占比重就不見得有優勢,你跳槽也無壓力!所以根據統計,非學生族群的Chromebook 市占比目前只有28%附近,另外的都被Win和Mac佔走,但未來很難說就是了,等這波Chromebook 學生畢業了之後再來看市場狀態。
Chromebook 他不是沒缺點,目前缺乏效能足夠的10吋附近的平版裝置跟其他家打對台,受限於intel CPU影響,續航力就是只能跟macbook同款CPU同級,無法追上ipad目前的超強優勢!
系統因為一個大系統Chrome OS內包一個子系統Android (不是虛擬,是共用核心同運行),所以效能會比預期附載還要多,但也多虧Chrome OS本身就非常精簡就具備高效能,雖然滑順度沒有ipad那們高(100分滿分的話),Chrome OS intel M3以上的CPU款式滑順度也有95分了! (Android平版可能在97分)
最後,根據業界人士分享,W10 for arm的架構其實耗電一樣很可怕,被Win10本身的肥大而拖累,他確實已經比X86架構的CPU款式好很多,但要追上同為ARM架構的IOS和Android,還有段距離!
希望你能好好理解,不理解關係,但請不要不懂亂說話!
dx9901mk5 wrote:原來現在變成這樣 很久沒更新這個產品資訊
首先,這是舊版桌面模...(恕刪)
最早時還要一個一個開分頁才能執行
現在變得跟手機使用模式一樣了
如果是這樣 那從較早四不像的狀況
演變為從手機模式與桌機模式的入門使用習慣
這樣的確讓人不用再去重新學習早先那種四不像使用方式
然後
裡面執行多視窗的方式 不就很像w10與OSX模式
而谷歌本身沒有圖形介面系統 伺服器搜尋與置入廣告起家的
那些圖形介面系統全都是致敬微軟與蘋果來的
每年安卓發表會一堆功能率先放進安卓系統
仔細看多數是致敬微軟與蘋果桌機系統就有的功能
台上發表的人都不覺得羞愧
就跟比爾蓋茲說得一樣:我們都是海盜 都有個富有的鄰居 而我先進去拿到了(註)
先搶先贏..............

註:富有指圖形化介面 鄰居指全錄 詭辯微軟windows不是抄蘋果 是抄全錄的
(但明眼人都知道 全錄根本沒有完備規範圖形化介面使用模式
而微軟一推出的系統就已經有完備的圖形化介面使用模式 使用模式全都跟蘋果一樣
誰抄誰很清楚 只是在官司蘋果因為微軟程式碼不同 沒贏)
不過這算離題 就不再討論了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