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要賣幾台iPad才能到達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我也試着回答下你的問題
SkyCFC wrote:
1. iPad能處理?有什麼好的資料庫軟體?
Ans: Connect to database by WiFi.

Ans : ThinkClient甚至一臺PDA都更加得合適

2. 要讓小孩子成績好,必定得讓小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產生興趣,對於國小以下的孩子來說,這種學習方式很不錯,有一種學習法叫做「遊戲式學習」,你可以參考一下

Ans:事實上國小以下的小孩子如果你拿iPad給他學習那你真的會有反效果,你會發現他更加喜歡玩其他的遊戲... 小孩子的自制力還不是那麼的足夠

3. iPad無法讓醫院賺更多的錢或省更多的錢,為什麼要用iPad
Ans: 首先,醫院是救人的,不是賺錢的。

Ans:首先,醫院如果不賺錢,怎麼救人?

第二,用iPad的好處就是可以省掉大量的紙,現在的病歷都是印在紙上,而且無法一次帶出相關的資料與計算出比例,這點是iPad的優勢
第二個優勢,就是醫生可以在進去病房之前再取得病患的資料,甚至可以直接用圖形讓病患了解當前的狀況,醫生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在於搜尋病患資料上,病歷電子化後十年前的資料都能在十秒內搜尋結束,紙本式病歷的優勢呢?
請您想想看,一百萬個病患的資料要用多少A4紙印?而這一百萬個病患的資料還不一定塞得滿一顆750G的硬碟呢:)

上述看起來ThinkClient or PDA還是更佳的選擇



題外話,我覺的這就是一句十分簡單的商業用語,怎麼那麼多人這麼當真,甚至還幫Steven Jobs "代言"了...

DAVIDC2924 wrote:
醫生真正要用的是完整病歷資料, 沒有醫院會這樣做.
法律責任問題,文件都需簽名或蓋章
太依賴電腦,還發生開錯刀事件


如果你的一生都在同一間醫院看病
那一間醫院就會有你的完整病歷
那病歷需不需要電子化就不重要了

問題是你永遠不可能只在同一間醫院看病
所以病歷電子可攜化就相對重要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小弟也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所謂的後PC時代,並不是只針對IPAD(雖然賈伯伯當然會希望大家都用IPAD),而是指一種生活型態或工作方式,他指的是可以讓你更便利的取得或運用資訊,而不再只侷限於PC(MAC)。

當然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雲端伺服器、WIFI、3G,甚至是RFID,或是早已存在的二元條碼。

以廣義的角度來看,智慧型手機算是後PC時代的先鋒。


先舉一個"古老"的例子,GPS衛星導航,運用GOOGLE的地圖(這裡先不提GPS專用導航機,因為他沒有運用到雲端伺服器)。

今天若要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不論是開車或是走路,可以利用終端設備替你導航,到了目的地,你也可以查詢附近的景點、餐廳、或是其他的資訊。


或是,今天去植物園、博物館、或是任何展覽,對於不了解的東西,可以利用二元條碼或RFID查詢,透過無線傳輸,從雲端伺服器下載相關資訊,除了瞭解這是什麼東西外,甚至可以知道這植物要如何栽培,古蹟的歷史背景..等等。


以工作來說,今天你出門開會,或是見客戶,不再需要帶一大疊的資料,可以直接透過WIFI分享(人手一台的情況,也可以節省紙張的使用),萬一有需要用到額外的資料時,也可以連回公司的伺服器擷取資訊。


當然要再舉更多的例子還是有的,但不變的是....

終端設備:不論他是智慧型手機,IPAD,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或是筆電也行,重點是你用的"順手"帶在身邊"無負擔"的。

無線傳輸的使用環境:這就跟手機一樣,現在有耐心找公共電話的人不多了。

雲端伺服器(資訊整合供應商):整合提供你所需要的資訊,以APPLE來說,他可以提供音樂、電子書、APP上的軟體。

-----------------這是分隔線-----------------

不好意思,打的內容多了點,所以分隔一下,上面說的是一個狀況。
接下來是一些比較主觀的見解。

延續上面所提到的

終端設備:台灣的企業幾乎在拼的都是都是這一環,硬體的競爭,人機介面的"改良"。

其實這個東西長什麼樣子都沒關係,重點是要用的順手,以平板電腦來說,雖然微軟早在以前就推行過,但那個時候觸控技術還沒那麼發達,幾乎都還需要鍵盤,體積不小,速度慢,使用時間又短,約2~3個小時就很厲害了,所以感興趣的人不多。

而現在的平板電腦好用多了,雖然對於尺寸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資訊整合供應商:APPLE他做了什麼?他"整合"了資訊,然後"提供"給你,軟體、書籍、音樂..等,是APPLE創作的嗎?都不是。

目前有在做這環的,就APPLE與GOOGLE,NOKIA有在搞,但規模目前太小了,就不提,而微軟呢?還沒看到。


而後PC的觀念是,人性本"懶"(這是自己亂加的啦),用戶在意的是,如何能夠很便利的取得與應用他想要的"商品"(這包含"質"與"量",前面有大大提到)。


DAVIDC2924 wrote:

醫院是救人的,不是賺錢的? 在健保費上就沒人相信.
健保IC卡,都擔心IC卡中持卡人就醫紀錄或重大傷病等病歷外洩 ...
醫生真正要用的是完整病歷資料, 沒有醫院會這樣做.
法律責任問題,文件都需簽名或蓋章
太依賴電腦,還發生開錯刀事件....(恕刪)



可是我去醫院看病時
我看到有些醫院是在電腦上面開我的藥方
等我走到藥局領藥時,藥都配好在盒子裡面
這個過程沒人印文件出來簽名

大家打從一開始就會錯意了ipad的取向
沒有什麼取代PC或MAC的意思
如果您很仔細地關切APPLE Ipad
當初其設計理念是將這項產品定位在介於
一般攜帶型電子產品(手機ipod之類的)及筆記型和桌用電腦之間
他絕對沒有欲取代PC之意思
Jobs很厲害能在電腦產品充斥的年代裡自己創造了一個嶄新及全新的市場
多數的公司都只能在既有的潮流中競爭
但Apple卻是創造潮流來競爭
孫子說過:
勝兵求勝 然後求戰
敗兵求戰 然後求勝

我去年也是一位不看好ipad的個人
我也績效他是放大版的ipod touch
但依但我發現我要看電影只能用ipod小螢幕看時一點也不過癮
要開啟我的MACBOOK看電影又太大費周章電池又稱約兩小時又笨重時
我想到了ipad
那我也試著回答你

話出必有因
有時候試著去想想別人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才會知道為什麼他能成功
Elton3646 wrote:
題外話,我覺的這就是一句十分簡單的商業用語,怎麼那麼多人這麼當真,甚至還幫Steven Jobs "代言"了...
CFC in the SKY
後pc時代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一種新的思維
一種新的便利性…這不是什麼硬體的問題

Elton3646 wrote:
題外話,我覺的這就是一句十分簡單的商業用語,怎麼那麼多人這麼當真,甚至還幫Steven Jobs "代言"了......(恕刪)


我覺得其他公司商業用語也不少
怎麼這些人不幫其他公司代言?

apple也推出過失敗產品 apple tv
沒人怎麼幫Steven Jobs代言

很明顯這不是當真不當真的問題
而是ipad有沒有幫助到你的生活
也許你的生活ipad沒幫助到
就目前來看 至少有1500萬人生活有點變化 並且應用到ipad
要不然半年前應該看到一狗票拍賣網賣ipad了 更不可能衝到這個成績
第十三個5分,感謝提供實際使用情況
M1KGMGN3K1 wrote:
如果一般公司行號常用的WIN專業軟體,開始支援用ipad透過WIFI做終端的存取及少量資料的修改
應該是件大事了
其實以我目前工作來講
已經可以用IPAD來處理E-Mail,客戶端的訂單管理及庫存量的資訊取得
期待下一步是,能手持IPAD處理出貨及庫存的盤點
至於能做到BOM清單的展開、查詢及現場進度的掌控,就是美夢了。

個人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使用iPad在工作中,
但公司要接受並開始用可能還得再等一下。
這沒有什麼好爭論的,是不是後PC時代,只要看看回應或者閱讀這篇文章的人,有多少是通過ipad(或者其他平板)去進行就知道了。

也就是說,平板是不是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不是確實在生活中運用到它。我們有多少工作或者生活,開始轉移到平板上進行。

這應該是最客觀的判斷方法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