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這一次iPad Air2 也是有分TLC或MLC嗎?


大毛吳 wrote:
請問所以買16g就沒...(恕刪)

基本上,
Apple還沒那個膽讓16GB的採用TLC NAND Flash,
因為光是系統以及使用者安裝的App就會佔用掉不少容量,
剩下的容量不夠多,
短時間有機會把剩餘容量的 TLC 的寫入次數給消耗光,
搞不好還沒過保固期就會出現一堆死機的情況,
相反的,
128GB由於算準了大多數使用者不會用太滿,
剩餘的容量拿來作為平均寫入至少夠撐個1~3年,
才會做出這樣的配置考量...。
這讓我想到以前播過紀錄片《電燈泡的陰謀》...

另一個ipod篇




forvaio wrote:
基本上,Apple還...(恕刪)
人權,是一種很抽象的議題,因為你首先得拋棄一 些你想堅持的理念,然後擁抱一些你想讓他人過的更好的概念
宏大濕 wrote:
剛去查下 快閃記憶有...(恕刪)



其實, 感覺這就是經過 "精算"的, 廠商加速搶錢的新策略; 很正常, 純粹是供需+願打願挨:

1) 錢多/手頭鬆/捨得花-的大戶消費者, 配上短命的TLC (64G or 128G), 正常應該絕對夠

使用到過保; 接著當然要隨時準備銀子再追買最新一代啦 !

----- 如果她給你裝MLC,(當然知道你也捨得付TLC的零件價差); 這麼耐用又先進的配備

都用不壞, 那她以後新一代的炫產品到哪兒去再找 大戶消費者 ??

2. 為啥不出32GB規格了 ?? 就是因為不上不下(非容量也)! 用MLC: 容量還尚可, 正常絕對可用到過

保, 有些還可再戰五年(因為Air 2規格實在很先進; iPad 2 /3 /4 都還很多人爽爽用就可證

明.); 用短命TLC: 可能很多要在保內換新, 太冒險,不符利潤.

3. 16GB一定全用MLC,"不能"用TLC, 以免增加大量的TLC保換; 會買此規格的消費者, 可

能是想省點錢(或錢不多), 但又要享受先進吃新蘋果, 一定可正常用到過保; 但很多嚐鮮的

絕對會嫌16G不夠用. 這就是: 釣魚 , 培養新大戶.
呵! 呵! 小弟就是等在此級.

至於有網友說 : IPAD 上用TLC就真的很不明智了. 小弟倒認為廠商是超級明智厲害 !! 高啊!!
沒什麼, 立場不同罷了!
原來如此 16G對我來說就很夠用了!也不用煩惱買到TLC
對我來說iPad air 已經夠用了,昨天去燦坤買了一台air 32G,查了一下是MLC,而且現在又降價,如果不追求速度可以考慮看看。
這樣想吧,基本上一台新機回來,買的時候同時加買applecare+,兩年保內記憶體真的操到出問題就拿回去出保固換一台整新,到快過保的時候幫它來次drop test,然後拿去出applecare+的人為損壞保固,用少量錢再換一台整新機,這樣下來要用3年應該不成問題,而3年後也差不多該換機了,所以對我來說管它是TLC還是MLC都是一樣這樣用沒影響
PS:除非有JB的考量不去換機,不然我覺得apple可以讓你到快過保時還換台整新機真的不錯
CANBURNABY88 wrote:
其實, 感覺這就是經...(恕刪)

WingC. wrote:
這樣想吧,基本上一台...(恕刪)

Applecare有人為保固?應該沒有吧?
有沒有Applecare砸壞了都是貼一樣的錢吧?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看到很多人都幫忙解釋TLC的壽命也夠, 加上apple的控制就沒問題



我覺得一家廠商應該要是一年推比一年還要好的產品
而不是一直在挑戰壽命的下限, 用可能的最低成本來賣東西
因為消費者也不是花小錢在買這些東西

如果是一堆阿沙不嚕的小廠就算了
apple是一家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的公司

如果連apple都在搞這套和消費者拉距, 搞到容許度的下限

想一想, 是不是就像全世界的3C那相當多的產品搞的那套,
就是那一些costdown的東西
這不是消費者想看到的



今天apple如果是推出256或512GB, 然後用TLC, 我覺得合理, 因為TLC易做高容量

但今天apple是用在64和128GB, 這都是以前都有的容量
也就是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 而是硬體下修

apple再怎麼神, 都改變不了TLC劣於MLC的事實

有人說:apple可以把TLC弄得和別家MLC一樣的壽命
那為什麼不是:apple可以把MLC弄得比別家MLC還要更長的壽命
我這邊買applecare+是有包兩次人為損壞,每次付HKD348
台灣的條款我就不清楚了
hsu4886 wrote:
Applecare有...(恕刪)
可惜整個行業的生態都是一直cost down,從商業角度來看上市了的公司更是如此,因為他們要跟股東交代,而股東看的只是財報上的帳目
所以我一直都不願看的一些我喜愛的公司上市,一上市很多時候產品都會受制於財報
Oscar Shih wrote:
我覺得一家廠商應該要是一年推比一年還要好的產品
而不是一直在挑戰壽命的下限, 用可能的最低成本來賣東西
因為消費者也不是花小錢在買這些東西

如果是一堆阿沙不嚕的小廠就算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