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er wrote:
>容易耗電有比...(恕刪)
你可以參考這篇
人家寫的很公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3&t=2425042&p=6#31774824
轉錄:
關於flash與html5
與其說這是Apple的政策,倒不如說html5本身就是一個需求
一個過去Netscape來不及完成的需求
最早提交這個標準的,是製做瀏覽器的公司Opera
印象中,Mozilla也有湊一腳
在這個議題上,Apple並不能算是先驅者
我想先用個例子說明flash和html5兩者在本質上上的不同
是關於『開放』這兩個字的
實在越來越不能忍受為數不少的人在這個議題上錯誤地詮釋
想像你擁有一間剛起步不起眼不受重視的小公司
由於不願意受制於這些大廠
你籌資金找人才,開發一個全新的作業系統
辛苦努力,好不容易完成了作業系統的核心架構
接下來,為了跟上網際網路的腳步,你的系統需要一個瀏覽器
沒有瀏覽器的作業系統,哪來的競爭力,是吧
你很欣賞Google Chrome的效能,於是你去拜託Google
希望Google能移植Chrome到你的平台上
結果,Google以人力不足為理由委婉的拒絕了
退而求其次,你找了Opera和Mozilla,結果都不盡人意
怎麼辦?沒有怎麼辦,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做就好了
做得出來嗎?當然
W3C的標準是公開的,只要你願意花時間
要做一個跟W3C標準完全相容的瀏覽器絕對不是問題
又經歷了一段辛苦努力的工作,你的瀏覽器完成了
結果,你發現一堆用外掛物件寫成的網頁,你的瀏覽器完全沒法運作
你只好去找Adobe,也希望Adobe能開發在你的系統與瀏覽器上能運作的flash player
很不幸的,你沒能說服他們
怎麼辦?自己來嗎?
抱歉,這次沒辦法了
不提技術上有沒有可能,或是相容性能有多少%
真要給你做出來,接下來你搞不好要跟Adobe法庭上見
上述只是個舉例,基本上我不認為這些廠商真的會這麼拒人於千里之外
我要強調的是
html的規格是『公開標準』
而flash呢?它是一個因為很多人使用而約定成俗的『業界標準』
正如同以前台灣這邊最常用的文字編碼格式Big5一樣
都是一種很多人使用而形成的的業界標準
實際上,它根本不是一個標準
它是一個Adobe這間公司買來的私有的技術
它看似跨平台,但實際是看Adobe想不想要支援那些平台
他是個很不錯的solution,但只要Adobe把持住這個技術一天
它就不能算是網際網路的perfect solution
如同微軟的ActiveX,或是現在被甲骨文收購後的Java
這跟微軟的office或是Apple的iLife這種安裝在電腦本機上不屬於網際網路一部分的的軟體不同
這些用外掛的方式綁在html身上的東西
他們都是在過去的年代因為html的不足而延伸出來的產物
他們都可以算作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功臣,但他們都不能算是網際網路的主要架構的一部分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是屬於某間公司私有的規格
html本來式設計成大家都可以自由進出的共有的領域
這些外掛就是各家廠商自行劃地圈起來並規定你得穿他們能辨識的衣服才能進來
雖然,那是合乎html本身規定的,但這對html的發展,怎麼看都不是件好事
看看上頭我舉的例子,再仔細想想,支援flash player比較開放?
這種自願把腳伸個某個公司抓緊的心態比較開放?
很有趣的是,Steve Jobs在之前發表的有關flash的公開聲明就已經有說明
Apple對網際網路的發展政策是支持公開標準的,但flash是封閉的
結果呢,多少因人廢言酸言酸語批Apple自己封閉卻好意思說別人封閉
十足是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的代表
而在我看來
這是完全沒搞清楚作業系統的封閉和網際網路規格的封閉根本是兩個不同層級的事
那樣的一篇聲明,讓我知道這間公司是在瞭解事情本質的情況下規劃未來的藍圖
我是真的不清楚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樣看的背脊發涼
我原先一直認為Apple是為了確保開發者沒法繞過App Store的審查才持續禁用flash
當我們還在爭論技術、效能、耗電、商業利益的同時
結果,Apple想得比我(或者說我們)以為的還要深入
沒錯,商業利益的考量不可能消失,這是對一間商業公司的合理懷疑
但Apple對這件事情的考量,至少跟我比起來,是不同等級的
偉不偉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們作出了選擇,選擇了一個方向
到底台灣有多少企業或是我們偉大的政府能有這樣的智慧理解『方向』的含義
這方向有多重要?
別說Apple,Apple爭議太大
看看Google在做什麼,看看Google有多重視瀏覽器
甚至作一個以瀏覽器為主的Chrome OS出來
用開放或跨平台作為理由攻擊Apple對flash的政策(這是之前Adobe的說辭)
其實是很不妥當的
因為Apple在做的事,其實是解決跨平台問題最釜底抽薪的辦法(被抽掉的當然就是flash)
只是他們的方法,很激烈,很多人受不了
我在文章一開始就表明了html5是一個需求
一個什麼樣的需求?
一個因應著『雲端』而產生的需求
一個發展到極致的雲端系統,瀏覽器就是你的檔案總管、你的多媒體播放器
以我的觀點跟還能記得的IT歷史而言,這個需求最早的實踐就是『網頁郵件』
outlook express算很夠用了,MS office的outlook功能更強大
不想被微軟綁住也有一狗票第三方的收信軟體供人選擇,很多都不輸給大廠做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把私人信件放在廠商的伺服器然後用瀏覽器去看?
理由我想不需要我多說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媒體化
標準制定的腳步跟不上變化,當然就造成各家廠商各搞各的
但是到頭來,只要消費者有整合的需求,標準就不能永遠擱著不管
簡短地說,網頁郵件的概念產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總有一天html得什麼都吃下去
郵件、文件、簡報、音樂、影片甚至是高畫質電影
所有的數位資訊,都透過瀏覽器去瀏覽、管理甚至於是創作
Any time, Anywhere, Any platform.
如果雲端是一個避免不了的趨勢,那html5就是必然會存在
html5到底有什麼好處
這麼說吧,如果html的標準發展到可以負荷現階段的網際網路需求,包含安全性的需求
那只要微軟願意好好做IE,或Google好好做Chrome
Apple就不用開發那個做到流汗又要被人嫌到流口水的iTunes windows版
想想Apple已經把多少原先iTunes在負責的工作做進iCloud就知道了
重點是,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以在沒有其他公司的影響下做自己的瀏覽器
而且可以瀏覽任何的網頁
隨便一台電腦你都可以安全的存取你的資料的時候
哪怕這台電腦上沒有你自己習慣使用的軟體
iOS再封閉,看office文件一點都不方便,但你還是一樣能正常瀏覽別人的Blog
這就是標準存在的意義
這樣一來Windows或Mac OS X有多封閉又奈你何
當然,這個夢想還有點距離
而關於flash的跨平台......
我用linux的時間不算短,從來就沒覺得Adobe支援的很有誠意
很有誠意的話,不會我現在還在用10.x的版本
Firefox一直跟我講有安全性漏洞,我卻一直更新不了
每次都要我自己去找檔案來替換是那招.....
iPhone 2007年上市,那時的Nokia還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我的s60手機號稱有flash支援,實際上是一個版本1.x的獨立flash播放軟體
一直到我換手機前,Nokia放出來的更新我也都有更新
它依舊躺在那裡,從來沒有變也一直都沒有用
因為它根本吃不進最新的格式,也沒辦法直接播放網頁上的物件
這就是Adobe宣稱的跨平台支援?
如果Adobe真的有心,我相信當時Nokia的symbian上flash的支援絕對不會只有那樣
說穿了,是他們自己低估了行動裝置市場也低估了iPhone對行動裝置市場的影響力
我自己是一直覺得這些外掛才是跨平台最大的障礙
flash能做的事情很多
但糟糕就糟糕在不是每個平台每個瀏覽器都能有flash player完整的支持
一般私人機構做的網頁要酷要炫,我沒意見
政府呢?
花人民的納稅錢編預算發包發標,承辦人員或是不專業規格亂寫或是不想多管事隨廠商搞
用一堆外掛物件來實做一些公眾訊息地呈現
好死不死Apple搞了一個不支援這些非標準物件的裝置偏偏又熱賣
不就政府又要在花另一筆預算改寫系統讓系統支援新的市場
花錢回歸標準,不覺得浪費嗎?何不一開始就跟好這個標準呢?
怪當時標準還沒寫好?這些做頭的不要求,標準會自己生出來?
如果政府規劃這些資訊時拒絕這些非標準的東西,廠商為了得標自然得去找solution
找不到solution才會化成標準催生的動力
這樣不好嗎?
沒錯,反過來說,只要Apple願意支援,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解決了嗎?不,不是,那只是延後問題發生的時間,不叫解決
『從盒子裡拿出來,就可以開始用』
這是Apple之前Get a MAC系列廣告中其中一則想傳遞的理念
認不認同都沒關係,但我覺得這至少是個值得思考的點
Windows做不到嗎?做得到的,只要想清楚方向在那即可
在Google的Android 3.x問世之前
這世上沒有任何電腦裝置是出廠時就預先裝好flash player並且確定能用的
既然如此,如果要讓使用者把電腦拿出來就可以直接獲得網頁提供的訊息,試問該如何做?
過去就是微軟空有市佔率但相關的作為卻不足,這標準才會至今都不夠完備
而當時他們哪個怪獸瀏覽器IE6,到今年,終於有點像是要進入終點了
想想看這是多大的包袱,又拖了多久
如果像Apple、微軟這種這麼有影響力的公司都懶得去push
那.....不過就是過去PC上曾經有過的混亂原封不動地在行動裝置上重新演一次罷了
Google繼續支援flash當然不是不好
說得好聽,這是個過渡時期
但,要過渡多久呢?這個過渡時期可不是最近一兩年才開始的
flash,我懶得去查了,但這個因為html不足而產生的解決方案
我能記起來的時間,至少九年了
消費者不會去關心他們看到的東西是用什麼技術做的
只要有solution,誰會想要認真並早點去渡過這個過渡呢?
html5可以取代flash嗎?
現階段,一句話,不可能(就是因為不可能,我才覺得這些大廠動作要再更快一點)
flash可不是只拿來播影片而已
而W3C定義了video標籤,卻沒規定影片的編碼格式,以後一定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當然,這部分Apple要負責
Opera最早提交的規範裡是有把Theora作為視訊編碼標準的
但Apple說什麼都不願意妥協,才迫使W3C退一步
是因為Apple就是H.264的專利持有者的關係嗎?
說實話,我雖然跟Steve Jobs不熟
但我覺得我猜得到Steve Jobs看到Theora編碼後的影片是怎樣的光景
大概就是滿嘴垃圾狗屎之類的
兩邊的堅持都是正面的,只可惜是衝突的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出現有意義的交集,那就留給現在還在台面上的這些人努力了
這些有關多媒體技術的東西,又牽扯到錢、專利
想說明清楚,真的是在小弟的心力所不能及之處了
抱歉我就不再多做評論了
HTC Diamand > HTC Magic > HTC Desire > Samsung Galaxy S > Galaxy Tab > iPhone 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