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瑜亨 wrote:
自用且順便帶給家人用...(恕刪)
自用順便帶給家人用?您賣場有那麼多IPAD2都是給家人用?
買賣本來就是你情我願,這東西水貨本來就沒有固定價錢,買家殺價就要被賣家說成"沒錢就不要買"?這種態度的賣家若是若是開店做生意,有顧客會接受嗎?
取得成本本來就每人不同,買賣雙方心中都有自己認為合理的售價。"嫌貴可以不買,認為不合成本可以不賣",
賣家取得成本比別人高,就要轉嫁給買家?還說什麼運送風險要轉嫁給賣家?....誰說這是一定的道理。
如果賣家認為成本太高,賺不多少錢,可以不要做這生意,沒必要發個文抱怨.......再說賣家說的成本就一定是真的?
最近看板上有人發文認為水貨價太貴(當然特別開個版發文沒必要),結果就被某些賣家炮的體無完膚,真不知道何時賣方可以屌成這樣,若是開店做生意,這種店家還有人光顧嗎?
powerkk wrote:
其實我是搞不懂發這麼...(恕刪)
習慣就好啦~
這棟樓已經歪了....
公司貨快上市了,一些水貨商和單幫客已經感受到屯貨壓力...
上來吐吐苦水好滅火洗腦也是很正常的事....
等不了那兩個月的人就讓他們賺一下享受那快兩個月拿到貨的快感吧.
說實在真不曉得生活少了IPAD有這麼慘嗎?一定要急著拿到水貨?虛榮心?

一些必要的成本加一加,售價就不漂亮了
之前美國親戚來台灣,還會指名一定要去光華商場買東西,
為什麼?
因為台灣3C比美國便宜,之前台幣匯率32左右時,便宜的程度更誇張
所以要去美國買3C產品回來台灣賣,
頂多就是挑那些台灣還沒上市的東西,而且目標顧客也僅限那些"不顧一切代價要嘗鮮"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對價錢不會太挑剔,只要能讓他們很快使用到最新的產品即可
所以即使售價不漂亮,也還是會有人買單
從他們身上也比較好賺錢
當很多人發現這樣很好賺之後,也越來越多人跟著從美國買iPad2回來賺點小錢
但是原先這些急著想要的消費者人數有限,很快就都買到了,
於是就剩下
"可以的話希望能嘗鮮,但代價也會考慮"的消費者,以及
"能嘗鮮也不錯,但價格不漂亮就不會買單"的消費者
所以原先跑單幫的賣家,就發現越來越不好賣,價格也被迫下修
但因為剩下的買家對價格也越來越在乎(比較不在乎的都買了),
所以雙方對價格的看法也還是有段差距
造成賣家覺得買家搞不懂行情
買家覺得賣家賣太貴
其實真正的3C水貨聖地還是在香港
從香港進貨,賣價很容易就比台灣低,買家對這樣的價格也比較不會排斥
目標顧客群也可以換成"希望能用更便宜價格買到東西"的消費者,這類顧客群絕對少不了
從美國進貨,真的是吃力不討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