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這些人有休假
有乾淨的水可用
要不要去看看印度
或更落後的第三世界之類的地方呢?
西方人很糟的一點就是他們用盡了世界的資源之後
又拿著人權和衛生的帽子來扣著已開發國家的人
這些較落後地區的人也想生存
也想透過經濟的發展來改善的生活啊!
那他們這部分的權力又如何呢?
你覺得真讓他們選擇的話他們會希望回農村過著舒服無憂的生活嗎?
我並不覺得郭台銘是聖人,善人
但我覺得他能提供這麼多人的工作機會是非常了不起的
至少你我不行
那些在西方世界大力鼓吹人權的人更不可能。
1.地方政府配合廠商拆遷?
2.富士康工作及生活環境不好?
小弟認為. 對於開發中國家或是地區. 有如富士康這樣大的工廠要進入. 沒有一個政府會拒絕或是不給極大的禮遇及待遇. 這是每個開發中地區都必須經過的吧. 撇開地方政府可從中拿到多少桌面下好處. 檯面上光是大廠可以為地區帶來多少的工作機會及增加多少稅收及刺激多少消費能力就已經值得地方政府跟廠商合作.
世界其他地方都是這樣來的,比如越南.
至於富士康的工作環境或是居住環境. 如果是影片上的情況. 老實說小弟覺得很棒了. 很多傳產的工作環境時間或是可以提供給員工的居住環境更差. 富士康的薪資也的確已經比很多行業高好多. 連帶都能牽動整個中國大陸薪資的市場. 搞得我們這些傳產一片哀嚎.
至於富士康跳樓事件. 說真的. 小弟不覺得富士康有甚麼不妥. 除非今天富士康管理是集權及近乎虐待勞工導致勞工精神無法負擔. 不然外面有大把的工作機會. 待不下去的勞工大可換工作. 大陸勞工流動率高也不是新聞.
但是小弟認同一件事. 所有外表的亮麗!背後都是少數人辛苦或是痛苦換來的.
所謂的世界名牌有多少是在落後國家使用童工生產的?
一些知名大廠牌的日常用品.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其背後有多少人可能斷手斷腳才把東西生產出來?
不過這就是生活.
消費者其實也不必要抱著一股過度的正義心.
市場機制導致上游廠商的作為. 這不是理由. 而是現實. 是一種惡性循環.
就拿IKEA來說. IKEA世界知名的日常用品品牌. 他的便宜(台灣除外 = =, 台灣IKEA真的是...貴),多樣,耐用及安全性高是他生存的模式. 這樣的生存模式也是依造消費著的需求產生的.
當IKEA下單給供應商時. 價格! 材質! 安全報告! 就已經是他們的最基本要求. 尤其是價格.
如果你是供應商. 在材質,結構及一些IKEA要求的安全標準無法省略時. 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生產成本下手.
省到最後. 都是在工人的福利上做省略. (增加工時, 減少假期, 減少津貼福利..)
雖然IKEA有完整對於工廠勞工福利的要求. 可是大家都知道. 要求歸要求. 很多東西是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加上IKEA各個地區的採購辦公室主要都是靠著總公司的訂單來維持薪資. 也就是說如果總公司把單子下給其他的採購辦公室. 那他們就少一筆收入. 在這樣的制度下. 我想大家除了對出貨時間有堅持外. 對工廠的制度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人享受就有人辛苦.
不可能所有人都在享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