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一年眾多的類似的討論串,我想到一部電影”鐵達尼”,剛開始時還沒太紅的時候,大家都沒什麼意見,當賣到超賣座的時候,就一小批彷彿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刻意反潮流份子,罵說這電影多爛多爛,彷彿只要有一點缺點,就不配賣得這麼好。 然後又說不出自己喜歡的電影有比鐵達尼高明到哪去,純粹是想表現自己不削配合潮流,可是其實就算不配合潮流自己的電影品味也好不到哪去。幾年過了,鐵達尼賣得好是不爭的事實,美術技術上也在電影史上留下一點記錄,而那些批評的也沒因為批評多賺錢,多交女友,還是多快樂一點,他們繼續看他們的變形金剛,玩命關頭,別人繼續過別人的生活,看自己喜歡的電影。P.S.當年鐵達尼拿了一堆奧斯卡的技術獎,及最佳電影獎時,我看到一堆”我獨醒的”恨不得砸電視,真的很有趣。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把自己受到不合理待遇的情形合理化。嚴格來說,我不曉得你為什麼拿這兩個討論串的內容有這個聯想。去除掉討論串中許多不理性的發言,還是有許多人給了務實的建議呀...香酥雞 巴比Q wrote:『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恕刪)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我同學貼在臉書的一段話:有人問畢卡索說你的畫很棒但我卻看不懂在畫什麼,畢卡索說:你喜歡聽鳥叫聲嗎?「嗯!」。那鳥叫聲好聽嗎?「嗯!」,那你聽的懂牠說的內容嗎?很多人其實都忘了為什麼要買iPad或者是Apple的產品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因為別人都買我不買會遜掉嗎?我沒有iPad,因為對我而言我還不需要。其實Jobs很霸權式的替消費者決定什麼是該有的什麼是不該有的,而事實也證明了「大眾是盲目的群體」,Jobs很精確的掌握了大眾眼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