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 wrote:
我只想知道...為什...(恕刪)
很簡單,你要想像你的電腦是一個家裡的伺服器,所有的資料要放在家裡的小雲端中,這是大雲端的環境還不成熟時不得已的作法,也是Jobs在數年前就提出的Digital Hub的觀念。
我不知道Jobs是不是很會玩棋,不過他做生意的方法就像是在下棋,從他回來Apple開始,他就著手在策劃Digital Hub的動作,先從iMac開始,把家庭的小雲端中心放到每個人的家中(這點他還沒做到),再慢慢把hub的觸手iPod,iPhone,iPad等等慢慢延伸出去,每一步看起來都沒有關連,其實他是順著時代科技能做到的慢慢在實行他的改變家庭生活的大計劃,想像後PC時代,並不是沒有PC,而是每個家庭只需要最少的PC,而後PC時代的裝置,也就是Digital Hub延伸出來的裝置,才是影響每個人生活的主要裝置,而不是這個PC主機,或是小雲端。 而他的下一步應該就是把小雲端再省略掉,剩下大雲端,消費性的家庭電腦裝置從此完全進入Worldwide Digital Hub的狀況。
後PC時代影響的是人的生活,家庭的中心,而不是工作的環境,Jobs對生活跟工作的設想是完全不同的,也許他根本就放棄想改變人們工作的習慣跟環境,他想對”家,人,生活”的改變才是他真正要做的革命,要工作就留給MS去吧,他想做的是影響每個人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工作以外的東西,你的家人(iPhoto,iMovie, iDVD),你的興趣(iTunes, Garage band),你的數位生活。
我雖然不喜歡Jobs的處世作風,不過對他看未來的眼光,及下棋算到快10年後的棋步,真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順道一提,Jobs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iPad2有多少RAM,而且在廣告文宣及台上的發表也都只提到用A5 chip,可是完全沒有提到多快的A5,這就是後PC時代的思維,不管規格數字,只管能得到什麼,Ram很多,A5很快,多快? 兩倍快。 這在iPod時代他就漸漸的開始使用這種宣傳,iPod xxGB,可以放1000首歌,XXGB根本不重要,放多少首歌才是你該關心的,他從十年前的iPod時代就想要教育消費者這個後PC時代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