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聞] 蘋果公布 "訂閱服務" 相關辦法;反托拉斯疑慮再起?


sympholin wrote:
所謂反托拉斯,到底要去反誰?

那些大聲嚷嚷的,不就是大型的發行商,它們本來就是iTunes Store的競爭對手。
像Rhapsody,有本事就把原本的web平台搞大,不然就自己去搞一個更厲害的手持平台,把iTunes打扁。
沒這本事,想靠app和iTunes的訂閱機制來擴大市場。
對不起,Apple不是Google,不是靠廣告費養家,沒這個閒錢給大家這個便利。

以單純的雜誌社或出版商來說,付給寡佔的大發行商也是30%,我付給iTues也是30%,有差嗎?

該嚷嚷的是那些書店啦,前途暗淡。


如果有個發行商只抽10%呢?
問題不再抽幾趴吧? 你高興的話抽80%也行。

問題在要保證其他管道賣的電子版本不能低於AppStore裡面的售價,這樣的確有利用平台優勢打壓其他平台的嫌疑。
真的很好笑...

1.你可以不玩app 你也可以不買app
2.來我家賣東西不用付租金喔?
3.不打壓對手平台難到要扶植對手?商人阿! 看看賣場或百貨公司都是規定零售商不可以到對手那邊設櫃鋪貨的呀!
4.在說apple 是封閉平台只有他的產品能用,不合理的話出版商都不去加入這平台自然會倒,有啥好規定他要如何做呢?不爽就聯合全球出版商都不加入app阿...帶種讓app沒有半本電子書可看,看apple會怎做
後來再看仔細,樓主所說的第三個重點:
出版商不可以在 App 內放上連結連接至 App Store 以外的網頁 (如自己的網站) 讓使用者購買相關內容產品。」。

這實在太過頭了!
Stupid!

以Amazon的kindle app來說,一直就拒用原本的「in-app purchase」機制,想也知道,它根本負擔不起30%的額外抽成。
轉圜之計,就是透過Safari登上Amazon書店,但要能做到起碼的便利。
Kindle app其實一開始就只是Amazon書店賣場的專屬瀏覽器,現在就沿用這個設計,使用者逛到想買的書,就會被轉到Safari去登上Amazon書店。
對使用者來說不太方便,但因為這是一次性交易,也不會太頻繁,倒是還可以接受。

現在加上訂閱收費機制,這條路完全被封死了,打擊Amazon事小,iDevices使用者的權益無端被剝奪限制,這才是不赦之罪。

Apple怎麼會認為他們有這個權力,禁止使用者被連結到網路商店?
iPad和網路費都是我們付錢的,app是人家花錢寫的,網路商店是人家經營的,這裡面完全不牽扯到Apple,交易過程裡沒用到你Apple半點資源,你憑什麼禁止?

你憑什麼規定Safari可以或不可以怎樣用?

這個限制,不止限制出版品,也影響影音媒體,iTunes的影音商店也是受惠者。
這樣子推下去,沒完沒了,任何競爭對手都可能遭到毒手。
你Apple如果哪天突然興起,自己辦一份報紙,不也可以為了競爭不擇手段,禁止任何app把使用者帶到任何一家報社的網站? Flipboard、Flud、Pulse這類新聞整合類的app不就被掐死了?

Apple!
你竟然貪婪到失去理智,失去常識,敢於如此踐踏消費者的權益!
你讓我失望透了!

我是你的忠誠粉絲,但這是自由這種層次的問題,這是原則問題!
在你改變之前,我拒買任何iDevices


(Amazon Kindle這類不屬於「訂閱」的應用是不是會受到這個限制,現在真的還看不太出來。如果確實只有訂閱類的應用才受到這個限制,我會回來致歉)。


ulyssesric wrote:
個人認為這個條文到最後「虛晃一招」的可能性很大,
用意在宣示 Apple 對於現在數位訂閱市場服務方式/訂價策略混亂的不滿。


確實這可能性很大

Apple 這種先丟個條文出來,讓大家吵一吵再改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
華爾街日報日前有新的報導,說根據消息來源,
美國司法部與 FTC 將對 Apple iTunes Store subscription service 規定進行了解,看是否有違反反托拉斯的地方,
日報強調,這只是就 Apple 相關規定進行初期的了解,並非正式展開調查;
歐盟相關單位也說他們已獲悉 subscriptons 新規定,會仔細監看情況如何演變:

Regulators Eye Apple Anew (華爾街日報) 連結

sympholin wrote:
出版商不可以在 App 內放上連結...(恕刪)

上面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也特別指出這一點,並附上學界專業人士評論:

Banning apps from linking to external sites "sounds like a pretty aggressive position," said Eric Goldman, director of Santa Clara University's High Tech Law Institute. "It seems like that's purely in the interests of Apple trying to restrict people doing transactions they don't get a cut from."

報導也提到 Google 在周三推出了他們的 subscription service,說應該更能吸引出版商,因為 Google 給予他們較大的空間。有興趣的就讀一下吧...


不知道能不能用這種反制法

消費者在iPod/iPhone/iPad/iTunes store上使用in-app訂閱或購買,那買到的東西就是iOS only。若消費者多花點時間到出版商自己的網站購買,那就能跨平台閱讀。

其實Apple負責金流,好好做是三贏。在美國退訂雜誌或一些定期付款的服務常是麻煩的事,有些人甚至開玩笑說比安檢還嚴格。現在Apple管金流,要退訂只要軟體內點幾下就搞定了。廠商省掉金流/客服的成本,消費者省麻煩,Apple賺錢。當然消費者很容易退訂,廠商比較不容留住訂戶,但訂戶也相對的比較不會因為怕難退訂而不訂閱。

但這種條款之下,最吃虧的大概就是已經長期經營且服務還不差的廠商,如Amazon Kindle之類的。已經有自己的金流/客服,把iOS上的客戶的金流交給Apple,省下的成本相對較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