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蘋果中國網站 vs 蘋果台灣網站

benzLiao wrote:
都願意去學去看簡體中...(恕刪)


照你的意思是不會英文的就傻了嗎?那乾脆中華民國把官方語言改成英文不是更合你?
Meow穿白色泳衣又溼又透,大家在泳池看她暴露誘人身材,搞得這隻性飢渴貓咪更溼了。
這就是大國的先天優勢
別人會自動去注意你

很遺憾但無法改變事實
台灣只是個小國
而且是東方的小國
不被西方公司注意實屬正常
板大別這麼激動,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如您看到的就是全貌
蘋果對於台灣的市場並沒有不重視,或是漠視,以下就我所知的跟理解的來表達一下我的意見,還請板大耐心觀看。

首先,Apple Store上面已經有網友說了,全球那麼少的國家才有直營店,相較於整個世界市場,台灣真的只是個很小的市場,蘋果這麼精明、精算的公司,要開一間規模相當,又能夠回收的直營店在台灣,那肯定有考慮過投資報酬率...等等。

再者,不知道板大有沒有去過國外的直營店看過呢?那樣的硬體規模、場地空間、人員訓練都還不是最近新開全台最大的八德優仕APR能夠比擬的。
我去過的還只是小城市的直營店,都已經被那樣的氣勢給嚇到,更不用說規模更大的直營店了,首先要是台灣能夠提供那樣的空間,還有足夠的後勤才有辦法養活那間店。
另外,台灣的3C市場非常的混亂,很多經銷商不能夠按照官方制定的價格銷售就算了,台灣人的消費習慣不跟店家凹點什麼就不爽的個性,肯定不能接受直營店沒有折扣、沒有贈品以及大家最喜歡的「軟體」服務,而且,直營店的一對一預約教學是要收費的,你覺得這是喜於貪小便宜的我們能夠開心付出的嗎?(當然還是會有這樣的朋友,但我敢說,絕對不會是多數) 而且剛剛說得「軟體」服務,在直營店是不可能會有的,對於正版軟體觀念尚未大量普及的台灣消費者,又是一大挑戰!我自己覺得奇怪一點的是,很多買PC/windows電腦的使用者不會跟店家凹軟體,為啥變成買Mac就會了? 要是台灣的消費者可以像國外直營店一樣買了就走,我想經銷商會好做更多。

回到您說的網頁問題,蘋果台灣一定還是有要進步、更改的部份,但我覺得不要什麼問題都怪到「蘋果台灣」身上,而且,
我只能說:您確定www.apple.com/tw的內容「一定是蘋果台灣所負責修改、翻譯」的嗎?

iPod價格比國外貴,不一定是「只有AT」的問題,首先政府要抽的關稅品項就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放在那邊了。
iPad沒有繁中不等於蘋果就不重視台灣市場了,真要不重視,連官網都不會有iPad的介紹網頁了,且,很多朋友也早在別的討論串說過,第一代iPhone出來的時候也沒有內建繁中輸入法呀~等真的台灣上市了,還沒有繁中那才是該鞭!

就目前台灣的整體市場,是已經比過往幾年在提升了,而且,蘋果台灣在台灣的努力真的很多,像是
Apple Shop,這種店中店的銷售模式,提供給台灣使用者嶄新的體驗方式,就夠讓人稱讚了!而且不只北部使用者,新竹、台中甚至遠在台南的消費者,都可以去Apple Shop體驗這種專櫃,甚至還培育了不少原廠人員直接對消費者服務!(因為我之前常常跟北車站那邊的原廠人員買電腦,所以認識了Apple Shop)
且,APR也是一間一間開,還提供了大學的校園店,這幾年還有了線上商店,一個在世界這麼小的市場,可以在這幾年之內就把硬體提升到目前這樣的環境,真的很不錯了,過去鳥了二十多年,這幾年的誠意真的是越來越高了。假如您知道apple現在在台灣的市佔率,你肯定會覺得這個市場是有希望的,而不是您認為的那樣低迷。

還有,我很想表達一下一個不滿的地方,每當有新的使用者上來發問該去哪邊買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去官網買教育價!之前還有ADC的時候也是很多人說去買ADC,如果良心自問,真的是大學生的有幾個?這麼喜歡刷卡給新加坡人賺?消費者都不支持自己國家的經銷商,然後猛凹贈品、盜版軟體,跟「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又什麼不同呢?

鼓勵一個人,永遠比責備一個人效果來的大,一昧的指責並不會令您好過,多看優點會讓你看到更多。
我自己用電腦沒啥需求,上上網、拍照回家修飾一下、聽聽音樂,都是在前年踏入apple shop閒逛之後得到原廠人員的開釋之後,甚至我還很聽話的買了iWork跟apple care,因為他讓我覺得這錢花的爽,那時後我也還只是個打工的學生阿!要說我太挺Apple taiwan,只能怪他讓我覺得蘋果很好用!

一些淺見,希望板大可以息怒一下囉!
其實有apple store 也沒啥
服務品質有夠爛

店裡一堆服務人員 每次去都沒人理我
第一次去 在裏面玩了20分鐘 沒人理我
我直接走去櫃檯 買我老婆要的imac

前幾天最妒爛
ipad 出了 想去apple store 買個保護的袋子
走進去 一樣沒人鳥我
我就自己拿了商品要去結帳
走到櫃台前
旁邊冒出一個服務人員
指著遠處某個人A可以幫我結帳
不需要來櫃台

好那我就走去A那結帳
此時這位A正跟另外的人結帳
要我等一下
沒想到過個幾分鐘
A她居然結完前面的那位顧客
就走人
完全沒理我
我呆站在那好幾分鐘
附近一堆服務人員
都沒人鳥我

最後是 apple store 的保全人員來問我
有甚麼需要 或是問題

靠 全店最少20~30個以上的服務人員
沒人理我
居然是全店唯一的保全人員注意到我

最後我決定不在apple store 買
跑去best buy
如果台灣總人口是兩億三千萬 不是兩千三百萬

蘋果大概會想辦法幫你中文化吧

這就跟汽車一樣

中國說 老子這款車 我要2.2 TOYOTA馬上可以生一顆2.2的引擎給你

道理是一樣的

我倒是認為 看看英文介紹影片沒什麼不好

話說小弟都看那個來練英文 雖然她念的蠻快的

但是英文其實還算蠻清晰的 而且抑揚頓挫都有做到

但是沒有APPLE的直營店 這點讓我有點不爽

因為台灣代理商感覺都很兩光....(看很多大大維修的紀錄就知道了)

noran wrote:
板大別這麼激動,有些...(恕刪)

老兄把我先前所說的又更進一步詳細解釋,給你加分!

的確如此。我在台灣買貴重的3C產品就一定要坳價格,坳贈品,坳....。因爲看到所有人都是這樣,如果我不照做豈不吃虧了嗎,被人當成肥羊。

可是在美國我就不會(有時還是會試一試,不行也罷),因爲知道美國的消費習性。

老兄的看法和我一樣,如果Apple Store完全把美國的那一套拿來台灣,恐怕消費者不會買單。
我去過紐約第五大道的玻璃方塊店幾次。店中的氛圍真的就會讓人心中湧起購買慾。我覺得蘋果直營店可能就好像3C的誠品書店一樣,你可以舒服地在其中自由地試用所有的機種,不會有店員來煩你。當你有任何問題,到處都有的親切店員總是會耐心地幫你回答。當結帳的隊伍排得比較長,就會有拿著手持結帳機的店員來隊伍中幫你結帳。

蘋果一開始開直營的蘋果商店時,業界大多不看好,認為一定會虧損,可能只是用來做形象。沒想到後來的結果跌破大家的眼鏡,直營店在美國一家一家的開,到現在美國已經有222家店,全球總數有287家,而且數目還在持續增加中。蘋果直營店的營利超過市面上大部分的3C商店,成為蘋果一個主要的獲利來源,以及行銷產品的利器。蘋果直營店的成功,搞到後來連微軟都要模仿開Windows商店,第一批員工有些還是從蘋果直營店挖角來的。

蘋果的成功已成為業界的傳奇。從13年前瀕臨破產邊緣,Steve Jobs回到蘋果後,帶領蘋果一路成長。今天蘋果的股市市值已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微軟,超過沃爾瑪超市和奇異公司。預計今年內市值就會超過微軟而排名第二。十年前有誰能預料到這天呢?Steve Jobs也當然被評選為全球最佳CEO的第一名。

我覺得蘋果的成功首先就是它能做出最具創意、領先時代的優秀產品。好的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行銷。但除了優秀的產品外,我覺得蘋果的成功還來自其他幾個方面。第一就是他的服務。蘋果不但產品滿意度在業界排名第一,客戶服務也被評為全美第三名(3C界第一),其他的電腦公司的排名都遠遠落於其後。

Get a Mac(就是PC vs Mac的廣告)的系列行銷,也被評選為十年來最佳行銷方案。此外,蘋果官網上豐富的產品介紹和使用教學,我想也是業者之最,市面上沒有任何其他產品做到這種程度。

所以蘋果的成功是具備多方面的因素。但在台灣除了優秀的產品外,我們還有什麼?優秀的客戶服務、網站教學影片、行銷、蘋果直營店,一樣都沒有。在美國蘋果的客戶服務在3C界是排名第一,但在台灣,蘋果的客戶服務有達到業界平均水準嗎?惠普和宏碁都有筆電快修服務,蘋果台灣有嗎?

看了我的文章的人,應該會知道我寫這篇文章的立場是對蘋果台灣有所期待。我們只希望蘋果在台灣的服務能維持美國的水準,或者至少不該低於中國的水準吧!我不認為這是過份的要求。語氣中的失望之情,應該是來自許多老蘋果迷15年來對蘋果台灣的失望和無力感吧!

但我們當然不應該只是隨口批評,而是應該設法去改變現況。我已經寫了信給Steve Jobs,現在就看會得到什麼回音。我會持續的推動這件事。我也希望大家能在此提供你對蘋果台灣的寶貴建言,我整理後會再反應上去。
parseus wrote:
店裡一堆服務人員 每次去都沒人理我

這位parseus可能習慣了台灣店員緊迫釘人的做法。你應該把蘋果直營店當做誠品書店。有問題請主動找到處都有的店員,店員胸前都會掛著脾子,他們都會親切幫助你的。
Tony1989 wrote:
如果Apple Store完全把美國的那一套拿來台灣,恐怕消費者不會買單

蘋果直營店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形象、行銷和服務」。

雖然有些斤斤計較的人,在直營店試用之後,可能會跑到有贈品的經銷商購買。那有什麼關係,只要能增加銷售量,蘋果就是賺。但我相信大部份人還是寧可在服務好的地方購買。

蘋果直營店的目的應該是要擴大知名度與銷售量。如果繼續保持今天的現況,那麼蘋果產品在台灣的情況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蘋果產品愛好者都知道,蘋果產品的好是在於非常微妙的使用時的流暢度和愉悅感。沒有親身使用的人是很難瞭解的。連Steve Jobs自己都是這麼説。我想這也是蘋果大量開直營店的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有在舒適的環境中親身使用的機會。

此外,有了直營店,服務就會大大加分。大家的機子有問題,隨時都可以抱去直營店解決。這樣就不再會有今天許多人對蘋果台灣服務的不滿。
noran wrote:
您確定www.apple.com/tw的內容「一定是蘋果台灣所負責修改、翻譯」的嗎?

如果蘋果台灣不對此負責,那麼我們要蘋果台灣做什麼?如果蘋果台灣只是負責經銷和有限的維修服務,那麼一家代理商就可以做到了,幹麼要蘋果台灣?蘋果台灣應該要有責任針對台灣的市場,提出行銷的方案,向總公司爭取。我不知道今天的情況是因為蘋果台灣的問題,或者蘋果總部不重視台灣市場。我寫給Steve Jobs的信中有問到這點。不管問題在那,作為蘋果產品愛好者,我都會積極去爭取。
noran wrote:
剛剛說得「軟體」服務,在直營店是不可能會有的

雖然我們是鼓勵正版軟體,但那些不用正版的人還是永遠不會用正版。在今天的網路世界,有torrent的存在,誰還需要「軟體服務」?
noran wrote:
像是Apple Shop,這種店中店的銷售模式,提供給台灣使用者嶄新的體驗方式

這就像是Bestbuy的店中店。我肯定這種做法。但這是不能取代直營店的。
noran wrote:
消費者都不支持自己國家的經銷商

又不是選舉或搞崇拜。廠商的責任就是提供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價格、最好的服務。消費者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雖然我算是蘋果迷,但那是蘋果能持續推出令人驚艷的產品。如果那天蘋果不爭氣,我們照樣會選擇其他更好的產品。
noran wrote:
鼓勵一個人,永遠比責備一個人效果來的大

我不光是指責喔!我有實際的行動,有提出合理的實際要求。如果大家認為這些要求不合理,可以提出討論。
雖然我們是鼓勵正版軟體,但那些不用正版的人還是永遠不會用正版。在今天的網路世界,有torrent的存在,誰還需要「軟體服務」?

版大您說的其他點有些我也都能夠認同,但是,引言這一段,真的無法完全認同一下,需要「軟體服務」的人,真的很多,假如您有機會,可以自己或者請親朋好友去經銷商打工、甚至可以聆聽其他想買的消費者會不會問軟體服務時,就知道了...真的很多買電腦的消費者,會需要「軟體」服務....
而且,您要想到一個點,您懂BT下載,不代表所有人都懂、都會,所以有才會有那麼多人去店面詢問「軟體服務」

至於蘋果台灣這個公司,你我都不完全清楚他對於網頁能夠有多少的權限修改,又或者美國給非美國本土國家對於網頁修改多少的權限,這個部份只能說無解。
當然很歡迎您去寫信給SJ,,也很贊同您對於台灣蘋果市場更好的作為!希望可以讓這個大環境更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