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去查證樓主所po的是否是朱先生所為的論述
只是,這些論述真的還蠻偏頗的,整個就是一面倒
個人對其中一句話比較反感點,應該說很多不喜歡iPad的人都有講到的一句話
就是「iPad不具多工功能」
小弟一言以蔽之「電腦能多工,人(腦)不能多工,所以人使用電腦依然單工」
請問你同時打開網頁、mail、音樂、影片、文件,而這一刻你要打mail的當下,你在幹嘛?
「打mail」吧,你哪裡多工了?頂多意識到有音樂在播放
另外文件不是晾在那邊嗎?影片不也是嗎?網頁呢?(如果多了flash呢?又在那邊消耗資源?)
大家都喜歡拿一個大砲在手裡,很強很強的行動裝置,什麼都做的到,什麼都能做
問題是,在那個當下,你這個人類能同時多工地享受這所有電腦帶給你的便利嗎?
同時喔!同時喔!同時看電影打mail看網頁打文件聽音樂(還聽rap勒)
電腦做的到啦!你做不到
所以iPad的才會出現,因為人本來一次就只能做一件事
ILoveToEatApple wrote:
個人對朱學恆...(恕刪)
多工的限制,應該是指iPad內建以外的程式
所以當然可以一邊打mail,一邊整理照片且一邊聽音樂了
3G的iPad其實還蠻吸引人的
希望台灣網路業者的3G搭售價補貼可以比照iPhone^_^
我其實不看好Amazon和據說打算要推出gPad的Google 要在電子書或類平板裝置的競爭,
這兩家都沒有很好的硬體製造背景,要打這種市場我想不是收購一兩家設計公司或品牌就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做為產品設計部門主管,可以想像得到跟這些開書店和搞搜尋引撆的老闆能討論得出什麼建設性的方向?
以Kindle的電子書內容,不知道有Kindle的使用者到底有沒有用過那上面的鍵盤?
Amazon從未公佈Kindle或電子書的銷售成果,這一點也讓我很納悶,
也在iPad發表後宣稱電子書不是Amazon主要獲利,或許是事實,但用意很奇怪。
至於google 的Gphone巳經趴了一次,gPad不知會怎樣,只是跟Slate有什麼差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