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看到ASUS Eee Pad有點動心了...

這邊我只分享一次
如果沉了就算了~~

讓iTUNE的資料庫全部不會佔用到C槽順利移到D槽

P.S.有人分享過了..那我不重複提供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swpoker wrote:
其實我並沒有額外再去...(恕刪)


就算windowe
Itunes的備份檔也很多人教如何改路徑

有人就是為反對而反對
只了解一半最不好
其實也還好
我的備份檔案中有iPod touch, iPhone 3G, iPhone4, iPad四個設備
四個設備的備份檔加起來7.1G,包含有另存一個額外iPhone的舊備份
其實對系統硬碟的負擔並不大(如果我把不用的設備備份清除,會省下稍微多一點空間)

yuxian wrote:
但是iDevice的備份呢 ? 他還是在C槽
那C槽可能永遠都不夠大...(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idevice的備份檔,其實不大(並不是32g就需要32g的空間)

我認為放在C槽也ok,就算C槽掛了,也沒關係,畢竟那只是備份而已

C槽重灌後,再把手機拿出來備份一次就好了,

除非電腦、手機一起壞,那就是天要亡我了,不太可能啦,但如果硬碟有再做一次備份的話,就更保險了
爸爸買不起 wrote:
我認為放在C槽也ok,就算C槽掛了,也沒關係,畢竟那只是備份而已



我的備份檔總共25GB...持續增加中
C槽早就空間不足了才移到D槽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不要說你提供的啦,這個移動的方法老早就有網友分享過了,你LAG很久了,但是我也沒用

我只能說你的電腦真的有問題,不是你的ITUNES有問題,就是你的WINDOWS有問題

我的備份資料才3G多,兩台IPHONE+1台IPAD,一共有三個裝置、四個備份檔,

而且IPHONE、IPAD上的空間幾乎都是滿的,

我的C槽才割了25G,系統是XP,應用程式不多,25G綽綽有餘,根本就不需要移動到D槽。

爸爸買不起 wrote:
不要說你提供的啦,這個移動的方法老早就有網友分享過了,你LAG很久了,但是我也沒用


這麼酷

那我移除該分享.Mobile01我就不貼了


我怎麼印象別人分享的方法沒那麼簡單




爸爸買不起 wrote:
我的C槽才割了25G,系統是XP,應用程式不多,25G綽綽有餘,根本就不需要移動到D槽。


你裝Win7來試試看
另外我光是iTUNE備份檔就吃了25GB了

不是我iTUNE有問題
而是我iPAD滿滿的電子書跟影片還有照片...備份檔自然就那麼大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這麼酷

那我移除該分享.Mobile01我就不貼了


我怎麼印象別人分享的方法沒那麼簡單


沒必要砍文啦,這樣太容易受人影響了

老實講我沒有用過VISTA、W7,我也沒移動過備份檔,別人分享的方法有沒有你的那麼簡單,我也不確定
你可以鑑定看看:(第7樓,適用VISTA、W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3&t=1885832&p=1
爸爸買不起 wrote:
這麼會鬧彆扭? 還會砍文喔,不要因為別人隨便的一句話,就改變自己的作為,這樣太容易受人影響了
讓我想起了父子騎驢的故事。

老實講我沒有用過VISTA、W7,我也沒移動過備份檔,別人分享的方法有沒有你的那麼簡單,我也不確定
你可以鑑定看看:(第7樓,適用VISTA、W7)


感謝引用


我倒是沒看到那篇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tkboxlee wrote:
itune這麼好用,為啥我以前公司的老闆用了IPHONE又用了IPAD,然後老是跟我說,為什麼我在IPHONE上拍的照片,老存不到硬碟裡面,再轉去給IPAD用...

然後又跟我講,我在IPHONE裡面灌了一狗票歌,不過IPHONE怎不讓我在手機上把不想聽的歌殺掉?非得要接上ITUNE才行?

雖然我蠻喜歡IPHONE和IPAD,但是有誰能跟我講一下以上的邏輯為啥要這麼辛苦?


比較不囉唆的答案是
在iPhone或iPad上播放音樂的那個程式叫iPod
為了完整移植iPod的使用者經驗
既然過去iPod上不能直接刪除檔案
iPhone、iPad也一樣
讓以前iPod的使用者也能直接將使用習慣帶入新的裝置

如果要談系統,那就很囉唆了

yuxian wrote:
...
Android Market買過的APP都會出現在MArket整理好的購買清單中
只要按下就可以隨時選擇要下載哪一套APP安裝

但卻不用自己回頭辛苦的去找曾經買過哪幾套APP

而iTUNE呢 ? 購買清單呢 ? 從那不可複製的信用卡刷卡清單中一筆一筆核對
偏偏很多更新的都會進去刷卡清單中
每次核對還要去剔除這些重複的APP清單

假設今天我Android購買軟體少了一套忘記下載
我可以馬上找到並馬上下載安裝到手機裡面

但如果有天朋友誤砍我iPod某一套軟體呢 ?
我裡面有七百多套APP...偏偏iTUNE資料庫又出狀況
請問我要核對清單到民國幾年才核對的到我被砍掉哪一套APP ?


先就這個東西提供我的看法:
700+個APP,用iTunes的購買清單一個一個對,非常麻煩,同意

但老實說,轉個念頭想,已經購買過的App,再一次下載又不多收錢
你抱著700多個App,也不可能全裝到iPhone上
放在電腦上,一次更新個四五十個到iDevices上
你一天能用到幾個?一週能用到幾個?一個月能用到幾個?
何不這樣,放自由點,你想到你要用哪個App的時候,再去下載
當沒有用了,App刪不刪隨你
對我而言,iTunes Store本身就是我的資料庫
你買過的資料非得躺在你的硬碟裡?這樣比較安心?
你是擔心iTunes Store倒了,還是9.0的地震正好發生在Apple總部?
有用過Gmail嗎?沒的話,知道什麼叫做網頁郵件吧?
所有的信件都在廠商的Server端
需要看信件的時候,再連線去看
你問我這樣沒有網路的時候怎麼辦?不好,所以一定要下載離線看
那我問你你硬碟滿的時候怎麼辦?再買一顆是吧
小弟以前也有不少外接硬碟
你知道這些硬碟到最後最麻煩的是什麼嗎?
傳輸埠太舊新的電腦沒支援,你得另外買轉接頭,就算給你買最貴的,傳輸效率也提升不了
沒壞丟了,既浪費又不環保
我所謂的轉個念頭不是要你妥協當教徒

雲端雲端
這是政府的口號
是商人的鈔票
是你的什麼?
教條嗎?流行口號嗎?
每個人都會喊,每個人都是專家
但我是很懷疑有多少人真的開始接受雲端融入你的電腦使用習慣裡
只要我有Apple ID,只要相同的數位資料重複下載不用重複收費
檔案躺在我的電腦裡等待iDevices臨幸,跟躺在廠商的data center裡等我下載
有什麼不一樣?
躺在你電腦裡的才算是你的?
資料放雲端不安全?
像Apple、Google這種等級的公司,那些存放資料的電腦
理論上應該都是放在恆溫無塵的冷氣房裡,有不斷電系統,有Raid
有完整的備份和備援方案,進出機房的人員理論上也是有監控方案的
(當然,我沒機會去看過,我是猜的,書本講的,理論上這些公司應該要作的)
你手頭上有多少錢可以這樣保護你的硬碟?
雲端只是個名詞,跟著大廠喊一喊玩一玩
試著多思考這會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我沒叫你現在就接受我提供的想法
如果Google、Apple概念中的雲端真的落實到我們周遭
很快的你就會習慣這個生活方式
不需要我教你
你說你沒有被制約的使用方式
但以我的角度去看你的抱怨,你被制約在傳統使用者端的概念裡
這不是批評你過時,只是告訴你Google和Apple給我的啓發
如果你還要跟我爐個什麼「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網路的」
省省吧,那是中華電信的工作,不是Apple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有關中華電信打算在所有的公共電話提供Wifi網路
讓已經快要沒人用的公共電話提供新的意義
我只能說,這麼多年來我總算碰到中華電信開竅的那一天
還有什麼「手機下載還有大小限制」之類
有太多啦,小弟沒辦法一個一個回應
容我懶惰一下:科技是循序漸進的
鋼鐵人的老爸也是限制在他那個年代時空的科技不夠進步才沒有鋼鐵衣的

至於下面提的:
yuxian wrote:
而且每次iTUNE更新都出現狀況
不是資料庫亂掉無法安裝程式,就是同步照片還得先在電腦整理一份資料夾去同步
而照片要分享又有問題,只能進不能出....
另外匯進去的照片被強制按照日期分類..而最近更新後發生的是當電腦端資料夾更新
但同步後卻無法去同步更新資料夾檔案的問題


幾年前我用Linux架server玩apache+mysql+php
我曾經試過用索引的概念備份和還原資料庫
我所謂的索引,它不是一個虛幻的概念
而是實際上有一個檔案真實存在,並記錄你要管理的東西
小弟當時發生過一件事
提供給你做參考
有一天,我想把我上個禮拜備份的資料叫出來看
我把我目前的資料夾同步(第一次同步)到我用來備份的磁碟裡去,簡單來說這就是備份嘛
為了避免這個備份不見或被覆蓋,我先把它的目錄改個名字
接下來我把上禮拜的備份目錄複製到同樣的位置,同步(第二次同步)
上禮拜的資料就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了,很好
看了一看,我要的資料找齊了,我把複製過來的上禮拜備份目錄整個砍掉
把改過名字的目錄改回原名稱,同步(第三次同步),想把剛剛備份的資料還原回去
接下來呢?
我原先拿來備份東西的磁區,所有的資料全部不見了
實際上的情況比上述複雜點,但大約的流程沒有什麼不同
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搞清楚我哪裡搞錯,但是我的資料則是再也沒回來過了
我不知道光看上面有多少人能理解
我約略的說明一下
問題是出在第二次同步的前後
假設第一次同步的時間是1:30好了
當我將目錄改名字的時候,目錄裡的索引檔,是1:30的時候建立的
而我複製舊的備份目錄過來的時候,假設是1:31好了,由於是複製
目錄裡的索引檔時間會更新成1:31(這是我故意的)
同步的時候,會以時間較新的索引檔為主來處理檔案,結果就是
我原先放資料的目錄下的索引檔也更新成1:31分了,可是這時候其實是舊的資料庫
然後呢,我又把1:30的索引檔取回,又同步
原先是預期新的會蓋過舊的,結果電腦把舊的資料庫當成新的(因為索引檔比較新)
負責同步的程式,便試圖把舊的檔案覆蓋過去
原本是期待aaa放到bbb
結果正好相反,變成bbb放到aaa
而由於目錄的比較傳回一個不預期的空字串
rm -rf /[備份磁區]/[備份目錄] 就變成 rm -rf /[備份磁區]/
....
很亂,不太瞭解,沒有關係,我發生的問題不見得跟yuxian所發生的情況一樣

我只是要說明
透過索引檔的觀念來管理目錄的時候,手動管理目錄會帶來很高的風險
最容易出問題的情況,就是你無意間去touch到索引檔
為什麼,因為電腦笨
電腦在處理索引的時候,兩個索引檔它並不知道哪一個裡面的內容才是最新的
最不麻煩的判斷方式就是看看兩個索引檔哪個比較新
也就是檔案最後更新時間
你去touch到舊的索引檔,進而更新檔案的最後更新時間
下場就是電腦以為舊的檔案比較新

我前面已經提過了,Windows的成功其來有自
檔案總管也好,Finder也好,那是一種跟人的大腦很接近的操作模式
複製剪下貼上也是
檔案總管或是Finder,它通常就是作業系統一些簡單的核心指令實作在GUI上
例如cp, mv, rm...等
這些指令在呼叫的時候
就我瞭解,不太可能會順便去幫你更新像iTunes管理檔案用的索引檔資料庫裡的內容
你看似無害的動作,可能就是打亂電腦管理的元兇
我在說一次,電腦很笨,程式碼裡規定他要去哪個目錄找檔案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它不會順便一起逛逛其他地方有沒有一樣的東西的
我並沒有深入研究Mac上iTunes的索引管理的機制
不管他的機制跟我想的一不一樣
我過去的經驗就是告訴我
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的話,就少去自以為是的更動那些目錄下得結構或物件
只有真的透過iTunes刪除檔案,iTunes裡的索引檔才會被真的更新

這也是小弟對Apple不允許你在iPod、iPhone、iPad上刪除檔案的另一種解釋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