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買不起 wrote:
搞清楚你自己的邏輯啦,我講得很清楚,難用的東西不可能熱銷,我有說熱銷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用嗎?
從頭到尾沒搞清楚,只會用二分法,我自己也是用windows、檔案總管,它可以賣那麼多,一定不"難用"
但也不是說賣最多就是"最好用",不知道這樣清不清楚
賣了三億多台,我有說就是有三億人在用嗎? 我個人就佔了三台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還用你講?
產品就是看銷售量,不然你要看什麼?
有哪個難用的東西可以賣三億台? 你賣給我看
還妥協,那為什麼你不妥協? 你怎麼知道別人會妥協? 有多少人妥協? 自己都不妥協了,還要說別人妥協
你自己不是也說了,就是不適合你的習慣嘛,所以並不是東西難用,而是不適合你嘛,很簡單的邏輯而已
銷售量大我敢說絕對可以達到"不難用"~"好用"的程度,不敢說"超好用"、"最好用"
你自己主觀的經驗,說是不適合你,我絕對贊成,要說到這東西全世界那麼多人在用,還會那麼難用
不可能啦
絕對可以達到"不難用"~"好用"的程度,閣下好大的口氣...:)
適合自己邏輯與習慣就是順手好用,非常不適合自己的邏輯與習慣就是難用,
如果閣下認同"使用經驗是全然主觀的感受",那為何不能接受人家說itunes難用?
提個銷售量出來,然後又說哪個難用的東西可以賣三億台.........
賣三億台的是idevices,不是itunes賣了三億套......
賣了三億台只代表idevices被廣為接受,不是itunes被廣為接受。
用賣了多少來當作itunes"不難用"~"好用"的支持,不嫌弱了點嗎?
到底是真正的因果相關,還是根本只是個間接相關、假因果相關?
至於閣下說的妥協那段,個人實在完全看不懂意思。
猜想應該是閣下打從第一篇文章開始就誤會了我說的妥協。
『或許只是沒那麼難用,或是在其他更大的誘因下而選擇妥協。』
這句話的前一句提到了itunes,所以,應該是要連著下來閱讀。
意思是說,itunes或許只是沒那麼難用,或是在其他更大的誘因下而選擇對itunes的不順手妥協。
我妥協啦,為了要使用ipad,我對itunes妥協啦,即便它最近三不五時當掉,
我因為ipad其他更多更美好的功能而讓自己使用一個不怎順我手的itunes。
至於閣下有沒有說三億人在用,那就要看閣下當初提全球人口的目的了...:)
itunes不好嗎?不會不好,只是不順我手,我只是個個人。
其他系統的設備不好嗎?或許也不會不好,只是不順你手。
主觀經驗感受,大家各陳己見,各抒己志,無涉是非對錯,
不是嗎?
麥克順 wrote:
1. 若真的要比的話,應該是手持裝置系統相比(電腦用的Windows應該要除外,不然HP也拿印表機出來比好了),Windows在手持裝置領域中表現並不好。
2. 對方的邏輯也沒錯誤,如果iTunes那麼難用,iOS的裝置怎麼可能會賣出幾億台,並在各項領域(隨身聽、手機,PAD)成為領先的指標?請記住,Apple推出iPod、iPhone和iPad時,市面上都已經有現成的產品,Apple是以後起之秀競爭成功的。
3. 許多抱怨的人通常只將iTunes當成音樂管理,但iTunes改變了甚麼?在iOS討論區中,很少聽見誰的資料備份完了,誰不會升級,誰又不知道該如何下載和管理軟體...,簡單的說,iTunes將手持裝置最需要的幾個領域簡單的管理好了。
4. 我以前也從不用iTunes(我音樂不多),但開始用iPhone後,才發覺iTunes的好用(以前PDA時代,只用過幾款palm),甚至我教親戚用iPhone時,幾分鐘就讓他們可以學會自己升級,管理和備份手機,這部份對過去不常用電腦的人,學習的反而更快(比較不會有成見)。
1.提到windows是因為檔案總管,在android系統上是使用檔案總管,相對於ipad/iphone使用itunes。
2.idevice可以賣出幾億台的原因不見得跟itunes好不好用有因果相關,
事實上,很多人買iphone時都未必知道需要透過itunes。
ipod/iphone/ipad的成功,個人認為主要來自於全新且良好的使用經驗,
能成為領先指標與itunes的好用與否是不是真有相關一樣是問號,
或許真正有關的是ipod/iphone/ipad這些設備的"整體表現"。
3.我個人沒意見,我從來都不覺得itunes是爛東西,只是單純不適合我的習慣而已。
4.前陣子朋友才教一位大老闆的秘書使用itunes去同步ipad,
辛苦的是,朋友教了該秘書兩次,對方還是不會.....orz..
要舉正反例子其實都不困難,相信大家都會遇到正反面的情況。
不過我個人同意閣下說的,備份手機這件事,itunes很好用,
相對android系統,透過itunes來備份的確簡單許多。
fedora wrote:
1280x800 比...(恕刪)
不過 iPAD 不支援 OTG 功能
就是:機子 USB線 連接電腦時,它不是變成隨身碟可以直接傳檔案
而是要透過 Apple 的軟體才能傳檔案
連傳個 MP3、圖片、影片 都得這樣!
而且它沒有檔案總管的概念,連磁碟機都看不到
是非常奇怪的用法,與電腦用法完全反常
從電腦傳一個檔案過去的時候
只能配給一個應用軟體,就只有那個應用軟體能開那個檔案...
這好像有軟體可以破解
但要了解 iPAD 確實有這個特性
這就是說:
電腦無法直接丟一個資料夾過去 iPad 的記憶體
不是像平常檔案總管直接拖過去就行
而是需要用到特殊的軟體去傳檔
如果要買 iPAD,這點必須先考慮清楚,能接受這種畸形的用法再買
...(恕刪)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回個文比較好
是有關iTunes和所謂的檔案總管的觀念
首先
先看看兩句話:
iDevices接上電腦後一定要透過iTunes才能作管理
Android devices接上電腦用檔案總管就可以跟隨身碟一樣直接管理檔案
這種批評,小弟見過很多次了
畸形嗎?
等你看完下面的敘述,再來想畸不畸形
iTunes是一個軟體,Windows檔案總管亦是
iTunes在Mac的環境下是免安裝的,Mac OS裡面一開始就裝了
如同檔案總管之於Windows一樣
也就是說
在Mac的預設環境中,使用iTunes管理這些行動裝置
就跟在Windows使用檔案總管管理手機一樣自然
會覺得要透過iTunes才能管理iDevices很麻煩
是因為iTunes並非Windows預設就有的軟體
何不問問自己,如果Windows沒有檔案總管,你要怎麼管理這些外接裝置
當然,有點概念的人會知道,瀏覽器也可以
我只是想表達:
行動裝置連上電腦,本來就需要一個軟體去瀏覽和管理
Android devices亦然,並沒有比較方便
你之所以覺得不方便,是因為你所熟悉的作業系統沒有把iTunes在出貨時一起裝進來
是Microsoft的錯嗎?iTunes又不是Microsoft的
是Apple的錯嗎?Windows又不是Apple的
可是為什麼明明Google就可以把Android devices設計成像隨身碟一樣方便
Apple就不願意呢?
所以還是Apple的錯?
來,繼續往下看
可是我知道安裝在Android phone裡SD卡的filesystem一定是fat16、fat32或NTFS
預設已經裝在裡面的,廠商可能已經幫你格式化好了
不然的話
手冊裡的說明一定會叫你先把SD卡插到PC上然後用檔案總管去找這個磁區並格式化
如果你要自己換大容量一點的SD卡,你也一定要這樣做
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在你用USB連接手機之後
直接由Windows辨識並掛載好
你才能直接透過檔案總管看到磁碟裡的內容
如果你使用的filesystem不對
嗯,我保證你一定得另外安裝一個類iTunes管理軟體在你的PC上
就如同現在的iDevices一樣
Android本身是源自於Linux
Linux上常用的filesystem是ext2、ext3這種的
才不是fat16、fat32或是NTFS
但是,Linux確實可以辨識這三種filesystem
這是拜開放軟體社群許多前輩努力的結果
fat16、fat32或是NTFS可不是什麼全球共通的標準檔案系統
問題來了,雖然開放社群有著很多熱血又熱心的人們努力為Linux提供對Windows的支援
想讓Linux更能被使用者接受
但是在個人電腦這個平台上Windows無論怎麼爛都無法有效降低佔有率
使得Microsoft在沒有足夠的威脅與誘因下有動力去支援其他作業系統所使用檔案系統
造成什麼結果?
你的隨身碟用Windows的方法可以在Windows及Linux下正常使用
反而用Linux的方法,沒搞清楚何謂filesystem可能會造成Windows看不到磁碟
一般使用者哪會想那麼多
直覺的就認為Linux比較不好用,不合乎原先的使用習慣
實際上的情況,正好相反,是因為Windows的支援不足造成的
Mac OS可以辨識fat16、fat32或是NTFS嗎?我試過fat16,可以,另外兩個沒試過
但是Mac OS及iDevices所用的filesystem,我非常確定Windows不支援
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非得要有iTunes On Windows才可以管理iDevices
想讓iDevices擁有Android phone的隨身碟模式
只有兩條路
1. Microsoft Windows支援iDevices所使用的filesystem
2. Apple的iDevices改採用fat16、fat32或是NTFS
你可以試著『建議』這兩間公司的高層看看
我老實說:我認為到我死之前,『這兩件事都不會發生的!』
再來討論為什麼Google願意這麼做,而不是使用Linux上常用的filesystem
1. 不作惡?
2. 作業系統市佔率考量,說好聽一點,滿足多數使用者的方便,以便有良好的使用者經驗
3. 開放!
上述都是可能的原因,尤其是這樣愛用者們和廠商們還能給Apple冠上邪惡跟封閉的帽子
其實問題是在Windows的支援不足
跟Apple封不封閉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最現實的原因是:
這是唯一的選擇!!!
Google所帶領的Android聯盟裡,有那間公司像Apple一樣擁有自己的PC OS?
Linux是屬於開放社群的,可不是Google的
就算今天Google的高層有guts學Apple走自己的路
那條路在哪?未出生的Chrome OS嗎?
在手機還沒能脫離PC之前,Windows是唯一的選擇
說到這裡,如果還是沒搞懂對iTunes錯誤的觀感其實是源自於長期被Microsoft綁架
而誤以為Windows的那一套就是行遍天下的標準規則
那我也無能為力了,坐井觀天莫如是
我可是想得出一狗票不中聽的形容詞來描述這種社會現象
話還沒說完,但如果你看到這已經不耐煩,建議就別在繼續看了
iTunes vs 檔案總管?
Mac上真正拿來對應檔案總管,是Finder
為什麼Apple在設計上不拿Finder來作管理呢?
非要弄個iTunes
看看下面這個檔案的目錄
/Users/[使用者名稱]/Music/iTunes/iTunes Media/Music/Enya/The Celts/01 The Celts.m4a
這是小弟iTunes裡的某個歌曲的路徑,還頗長
按照小弟過去在Windows上的管理習慣
我會直接將CD轉出來的檔案放在我的音樂這個目錄裡面
這麼長的目錄,用檔案總管得開好幾層,麻煩
用Finder也是
把所有歌曲都放在同一個目錄,要聽的時候,全選隨機播放,很夠了
囉哩八嗦的建這些目錄
Windows之所以能夠占有這麼高的市佔率,不可能全然靠運氣,是有原因的
檔案總管這種目錄管理,非常容易上手,複製剪下貼上,不太用學習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資料多了,硬碟不夠了,得轉移了
你就得開始尋找檔案在哪
平常有在整理的話,你可能只需要把某個目錄複製,貼到另一個磁區過去就了OK了
要是沒在整理的,你個歌曲文件可能就會雜亂無章的躺在某個角落
人的腦袋搜尋的邏輯是,你先知道你要找哪個檔,再去回憶它存放的目錄
記性夠好的,很快就找得到,記性不好的,可能就得靠搜尋的功能
你按開始鍵,選搜尋,輸入關鍵字,很快的,Windows就幫你找到了
你腦袋裡有一張有關你自己電腦檔案位置的索引表格
但是,你的索引表格跟我的索引表格是一樣的嗎?不可能
所以今天如果你要幫忙別人備份它電腦裡的資料,你的索引表格有用嗎?沒用
今天你真的人忙多忘事,太久沒復習你的表格,你找檔案還可以輕輕鬆鬆嗎?
你如何把你的索引表格告訴電腦,讓電腦按照這個索引表格去找檔案呢?
iTunes做的事其實就是這些,Windows也有,Windows Media Player
檔案總管或Finder操作檔案傳輸或目錄階層管理或許很直接
但其實他們都只負責瀏覽,沒有真正的管理
何謂管理?亂中有序不叫管理,分門別類才叫管理
iTunes建這麼長的目錄,目錄本身就是一個索引,目錄的階層分類就是各個不同的索引
使用者在iTunes的GUI上只看到檔案本身,而不會需要去管理這些目錄
iTunes並不按照你的索引表格做事,它有它自己的索引表格
這種索引有什麼好處
1. 建立不同的關聯性,我如果真的忘記檔案的名稱,透過演唱者的名字也可以幫助我找到檔案,如果沒有這種目錄的分類,你不可能透過Enya這個關鍵字找到01 The Celts,所以在Windows上,你得知道檔案的部份名稱,讓Windows在一個一個的目錄裡面找類似的名稱檔案,但是當你用Mac上的Spotlight,你鍵入跟檔案名稱不同但是有關連的關鍵字,你一樣可以找到,而且速度更快,如果你喜歡Google Search,沒理由你會覺得檔案總管的管理比iTunes好。
2. 索引表格由電腦或軟體自己負責,可以讓你在檔案轉移時,直接由電腦跟電腦溝通交換這些索引資料,而不是由你自己將你的索引翻譯給電腦知道,一個是電腦對電腦,一個是人腦對電腦,哪個比較快,你的電腦CPU再高,你腦袋跟不上也是惘然。
這就是為什麼Mac的使用者會愛iTunes而習慣Windows環境的人卻嗤之以鼻的最大原因
iTunes之於整個iTunes Store的數位資源
就等同於檔案總管+瀏覽器+Google Search之於整個混亂的internet一樣
現在回過頭去想想iTunes畸不畸形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