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要賣幾台iPad才能到達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rinconj wrote:
這倒不會, 因為需要 Mac 當開發機...(恕刪)

所以這就回到淘汰PC的思維上
如果老賈真要淘汰PC ITUNES也不用了 開發甚麼的難保也不再需要非MAC不可
因為MAC本身就是PC的一環

所以PC(含MAC)都不會被淘汰 要淘汰MAC可能也難逃
要賣幾台iPad才能到達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ipad 不在定位為是個人第二台電腦時候.
「後PC時代」影響最大,是總使用電腦人口會增加

IBM PC ,搞得 JOBS 出走 APPLE,
台商生產的低價IBM 相容PC, 讓 APPLE 營運困難, JOBS 又回 APPLE.
再來就是王子復仇記.

jobs 回APPLE 「砍掉了 PDA 產品」
只進行研發才有後來 iphone
後PC時代,會是百家爭鳴的時代,

台灣這一票做PC、NB代工的廠商,轉型後,說不定很厲害、很可怕!

質量~質量~
有一種方向叫質,另一種方向叫量
過去思惟重數量,未來思惟重質不重量(服務、使用好感)與值量(價值性)

用數量、數值分辨比較事物真的很膚淺。
請問大家認為iPad的使用者要多少才叫做""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你相信就有,你不相信就沒有

相信什麼,看見什麼
1500萬固然和51億的電腦有很大的落差。但別忘,這51億的電腦有一部份是工業用、商業用的電腦。像是Google本身就有幾萬台以上的電腦在跑,更不用說各大企業光是當Server用的電腦就可以扣掉多少。真正比較有意義的數字是手機有21.5億用戶,不過這也得扣掉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用戶,才會代表整個手機在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使用量。不過不管怎麼算,至少這數字也應該有10億以上。

1500萬vs10億差異好像很大,1500萬只占10億的1.5%。但別忘了,這1500萬代表的是在社會上的高社經地位、有發言能力的人。初始會拿iPad的,就像15年前Win95剛上市時、10年前行動電話剛要發展時一樣,不會是一般在社會中下階層,連下一餐在哪都不知道的人,而是有閒錢,有發言能力、會上網會影響週邊的人的一群人。所以iPad第一年的1500萬台也只是開始(其實這個數字已經大到很恐怖,MS的Tablet edition賣了10年,年銷售量都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接下來還有更多的運用和產能都還沒發揮。所以為什麼Steve Jobs會抱病發表,為什麼會稱為今年是iPad年,因為如果今年iPad如大家預期的賣到4000萬台,那iPad+iPad2將會衝到5000萬台,更多的使用者可以發揮出更多的軟體實力和影響力。這也會讓iPad之類的平板電腦變得更重要。
Post-PC講的,與你認知有差
Post-PC講的是非工作為主的狀態,一天二十四小時,你花多少時間用電腦在工作?
剩餘的部分,才是Post-PC所講的重點。
你會用電腦做任何的工作,但你會在開車的時候用電腦查地點嗎?不會,你會用GPS
你會用電腦做任何的工作,但你會把電腦帶進廁所內邊上廁所邊用嗎?也許你會,但很多人改用行動裝置。
Post-PC的重點在於應用,不在於工作
而且Jobs說到的Post-PC不是要讓PC淘汰,而是行動裝置漸漸地吞食過去只有PC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PC可以做甚麼?做儲存、做開發、做任何你懶得用行動裝置做的事情

沒有太多人說Post-PC是淘汰PC,只有Apple Hater才會一直認為Jobs要淘汰PC

taros78 wrote:
所以這就回到淘汰PC的思維上
如果老賈真要淘汰PC ITUNES也不用了 開發甚麼的難保也不再需要非MAC不可
因為MAC本身就是PC的一環

所以PC(含MAC)都不會被淘汰 要淘汰MAC可能也難逃
CFC in the SKY

taros78 wrote:
所以這就回到淘汰PC的思維上
如果老賈真要淘汰PC ITUNES也不用了 開發甚麼的難保也不再需要非MAC不可
因為MAC本身就是PC的一環

所以PC(含MAC)都不會被淘汰 要淘汰MAC可能也難逃


你不覺得奇怪嗎?所謂後PC時代為什麼叫做後PC時代?
為何不乾脆叫做iPad時代?Apple時代?等等其他說法呢?
因為不是要淘汰PC是後PC時代訴諸的議題
而是回歸使用者體驗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未來人們只看的到什麼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不需要繁雜的電腦安裝手冊
也不用擔心出現什麼藍白畫面
更不需要擔心硬碟資料萬一不建怎麼辦?

後PC時代所揭露的,決不是單純看到的iPad抬頭成為市場主流這回事
而是回歸消費者使用者體驗為最高原則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所有的裝置,不需要先幫你制定好規格
而是由消費者直接拿來就可以使用
簡單說電腦白痴也一樣用的瞎蝦叫

所有軟體除了透過雲端可以安裝外
所有資訊都被嚴格縝密的安全機制保密在雲端那

我們只需要了解一件事就好
這東西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EX:根據顧客的需求無痛的輕鬆的付費或免費試用來下載需要的軟體
而不是安裝一堆繁雜龐大但根本很少用到的功能在那邊
我們也不用去關心出哪一個版本時候之前的機器不能使用
之前機器一樣可以使用,無須擔心軟體相容問題
我們更不用擔心萬一裝置遺失怎麼辦
透過GPS定位追蹤我們的裝置
只要裝置開機一定會知道該裝置位在哪裡
除非裝置毀了或壞了
更不用擔心資料外洩
裝置必須透過一定的程序加密登入遠端才會看到你個人資料
裝置遺失只是代表該裝置用來顯示而已
裝置只是簡單運算而已
而實際上龐大的運算還是透過Server-Client的PC來運算
裝置本身只要把這結果接收顯示出來就夠了

如今,這個裝置有個雛形,名稱叫做iPad
未來是否有百家爭鳴的裝置不得而知
只知道哪個能深得消費者使用體驗的裝置才有辦法持續發展下去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我夢到家電(冰箱,電視,微波爐,連流理台都有)都預留iDevice的插孔
很可怕的說~~~~

不過iDevice現在不就是家電了嗎?
給了十個5分後的一個心得:
後PC時代就是,把PC時代的垃圾時間丟到行動裝置裡的時代。
後PC時代就是,讓垃圾時間多采多姿的時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