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1/22更新]《iPad終極整理術》讓IPAD成為你工作上的好幫手~


bubai wrote:
綾小路 葉子:Fil...(恕刪)


的確,專案管理與資料庫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差異
所以我會覺得混用反而是讓我更混淆

Bento for iPad我一直覺得太過陽春
本身我用到最後感覺上想新增一些關聯性的連結都覺得不好用
或許Bento本身只是想直覺化使用資料庫這一類的用法
而不適著重於太過強大的功能

真的需要進階功能我當然會知道filemaker是最好方式
我本身是用Bento for iPad來當作個人的資料庫
但總覺得卡卡的,少了些甚麼,等我使用夠熟之後再來討論
我的確把Bento當作個人資料庫使用

順帶一問的是,Bento 3和Bento for iPad有不同地方嗎?


BTW,依照我對Pages來看,Pages在Mac版上做得不錯
但是Pages在iPad上根本是一個失敗之作
只是為了趕工出來的半成品而已
看不出來他有甚麼特別吸引地方
是我被Words那一類軟體使用過多還是怎樣
感覺Pages充其量不過是個進階版的wordpad罷了
完全不適用iPad上做編輯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東華大:

大大您謙虛了~小弟有看過您的部落格,您的用字遣詞與文章的深度,
絕非一般像小弟這種初出社會的鄉民可以輕易模仿的來。

現在的01說實在話,嘴砲居多...
真正有質感的文章真的不多,也許跟現下社會閱讀風氣不興有關吧...
快速的發文,大量的即時資訊,充斥了整片網海,也漸漸讓人遺忘了文字的優美...
光是錯別字與火星文,每每讓我感嘆現在人的國文程度...
不過~說來也慚愧,我自己的國文造詣也好不到哪...

在這裡要先恭喜大大順利出書,完成自己的夢想,
能有夢想並努力的完成,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
不知小弟什麼時候才能完成這個出書的夢想...
我想我還需要很多的琢磨與學習~要走的路還很長...

我還是第一次與書籍的作家交流,感覺上作家都是那麼高不可攀,
主要也是自己的肚子裡沒半點墨水,怕言不及物~
沒想到大大會來這裡回文,說真的有點受寵若驚,
不過也算圓了自己的一個小夢想^^,感謝大大的抬愛,
小弟在此謝過~



關於FileMaker的部分,真的是對大大書裡所提的內容,深表認同,
所以才想來試用看看~

小弟現於一家傳統小企業任職,一切都是傳統模式運作,
作業完全沒有標準化及正規化。
所以想藉著電腦化慢慢的幫公司導入正規流程,
這真是浩大的工程...

在我們的行業裡最麻煩的單位問題,
很多時候要在英制、公制及台制之間換算,
台吋換英吋,公尺換台尺,公斤換算磅...等
這還只是基本,最麻煩的單位換算是在進銷存的部分,
進貨以重量計價,但出貨卻以長度計價...
或是進貨為大包裝,要我們自己分裝成小包裝,
但是我們又沒辦法一次全部分裝成小包裝,
所以會牽涉到在製品的部分...



我們也參考過很多市面上的進銷存軟體與會計軟體,
如果是套裝或是軟體公司出的初階軟體,
產品管理部分只提供簡單的分類與查詢,
我們的產品眾多,登記在案經常販售的大約有兩千項...
更別說加上不常銷售的商品,應該會破萬項...
如何更快速的找到我們要的產品,查詢部分很重要~
還有規格的表示,容積、重量、長度、製造原料...等
對我們來說要有足夠的標示欄位。

再加上每家軟體公司的低階軟體為了達到產品區隔,
幾乎沒有一家有提供Excel or Access的匯入匯出...
這樣我的資料要一筆一筆打進去嗎...
請軟體公司匯入,可以,但請先繳錢...
(啊不就是資料庫的匯入,很難嗎...是你們資料庫格式不開放罷了,不然我也可自己匯入...)
而且也會有公司機密資料外流的疑慮...
會計部分大部分可以適用但是沒有票據管理...

所以這樣的初級軟體根本不符合我們的需求...



好~換上高階一點的系統,也就是所謂的ERP
BOM是可以拿來套用沒有錯,但是對我們來說太龐大,
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功能...
會計系統也是一樣,為了多一個票據管理,
升級後多出太多的功能,我們目前不需要多公司管理。
我們只是"小型企業",正確來說應該是一個50坪的小店
用這麼大型的ERP系統對我們來說有點不倫不類,
一套幾十萬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但是我們需要的功能又只有包含在ERP內,低階系統並沒有提供...
所以ERP也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最後,我們也考慮過客製化軟體,
但是軟體公司與我們討論過後,
得到的結論是:
用小型系統下去改...價格與ERP差不多,
用EPR下去改...價格更高...
完全客製化,可以~先拿100萬出來...



再來是各公司的軟體差異,
A公司有的功能B公司不一定有,
B公司有的功能C公司不一定有...
所以要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只有客製化或自行開發一途...



我也有考慮過自己開發,但雖然我有資訊管理的底子,
也會寫簡單的程式,但畢竟不是吃這行飯,隔行如隔山...
要我用C語言寫程式或是PHP寫個網頁版的ERP...別鬧了...

好吧,退而求其次就用Access來做資料管理吧~
不過雖然Access是專用的資料庫軟體沒錯,
但是表單要達到自己的需求還真是困難...
要寫一堆的程式碼,加上VB的Coding我並沒有很熟,
所以開發起來也是處處碰壁...
而且未來如果資料庫的格式或是關連要變動,
嘿嘿~那就更好玩了,光是改Coding及重新關聯資料表...
想到我就無力再碰Access了...
我只有一個人...我沒有擁有數百名軟體工程師...



所以看到東華大書裡提到的FileMaker的前置說明,
真是字字寫入小弟的的心坎裡~
沒錯,這就是我們台灣中小企業的現況,
不是不想電腦化,而是沒有適合的軟體~
要客製化成本又太高~
一套十幾萬的軟體我們是可以買的下手,
但重點是能不能符合我們的需求?
是否可以達到管理的目的?還是只是加重我們的負擔?



看到東華大對FileMaker的介紹,頓時豁然開朗,
沒錯,就是他了~

上網查了FileMaker的資料,沒想到FileMaker根本超出我的預期,
我也是到友站Oikos找到有關FileMaker的資料,(台灣大概也就這個站討論最多了...)
看到三頁書大大用FileMaker寫出POS+進銷存軟體,
雖然我是PC版不能安裝,但是看網頁介紹內部功能,
只能說驚為天人阿...簡直可以媲美專業的進銷存系統,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資料庫"系統做出來的軟體,
而且看起來好像完全不需要搭配其他的程式語言做編寫。

Access雖然不是做不到,但是要做到這麼完整,
程式碼會寫到想掉眼淚吧...
而且三頁書大大好像是一個人開發的,
如果換做是開發Access我想應該會寫到鬍子白吧...



所以我決定用FileMaker寫一個真正適合我們行業的進銷存及內部管理程式,
對我們的行業做出一些貢獻,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能做一些對社會有幫助的事
我想也不枉此生了~

但是路還很長,FileMaker我也才剛接觸,跟Access比較起來,
有些操作的邏輯不太一樣,但是我反而覺得更直覺,
甚至很多的功能都已經內建在版面了,
根本不需要像Access的表單那樣寫一堆程式碼,一整個就是好用~
不過依我現在的程度,要向三頁書大大那樣的神級人物請教還太早...
根本就是拿幼稚園的問題問博士生...
所以我有向Alesrupin大大直接購買書籍了,
等基本工練好,到時就可以向東華大、三頁書大、及Alesrupin大請教了~



這裡小小抱怨一下,FileMaker的書籍真的太少了...
我跑遍了整條重慶南路,也就一家電腦書籍專賣店有賣相關書籍,
而且都是英文版的...英文版不是不好,只是一般的英文書籍大多都是文字敘述居多,
很少有Step by Step的教學,比較不適合初學者~
感覺引進的書籍大多都是寫給進階使用者看的。

唉,總不能說市場小就完全沒資源吧...
放眼望去都是Access或是SQL的書,而且還大同小異...
為什麼不分一點點的資源給FileMaker?
FileMaker相比下來絕對不會輸給Access的,
好軟體應該要好好推廣才對。

一個企業除了賺錢,還有社會責任~
尤其是出版業,這是一個肩負著國人終生教育的行業,
我一直認為出版業背負了這個神聖的使命,
所以縱使電子化是必然的趨勢,
但是出版業絕不會在這波趨勢被淘汰,
因為出版業的獲利點在"獲取知識的正確性與深度"
編輯與一般的網民是不一樣的,
編輯被賦予社會價值與地位,
電子化只是出版的形式被改變了,
而不是"出版"這件事的本身被改變了,
希望出版業的相關業者不要辜負社會的期待,
獲利的同時,也應好好思考"讀者"需要的是什麼,
好好的分配資源,達到最大的邊際效用才是出版業未來的出路。



希望未來台灣的資料處理教育可以再精進,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這是很重要的課題,
也期待未來會有越來越好用的資料庫軟體上市,而且越簡單越好,
就像您說的,資料庫軟體不是給軟體工程師用的,是給有需要的人用的,
如果台灣每個人都可以像您提的Armani公司的設計師那樣,(我還蠻喜歡Armani設計的東西)
可以無痛使用資料庫,那就是台灣人之福,也不罔台灣資訊王國的名號。



在這裡也恭喜東華大在一個禮拜就進入第二刷,
首次出書就有這般亮眼的成績,
搞不好東華大以後可以當個專職的作家喔^^

以後東華大要再版或是出書也要通知一下小弟喔~
嘿嘿,如果可以附上簽名就更好了^^,應該會有很大的增值空間~哈

打了這麼長一段,小弟窮於筆墨...又不會排版...
東華大應該看得很辛苦,在這裡先跟東華大說聲抱歉

在這裡也預祝東華大的《iPad終極整理術》可以上百刷~
讓更多人可以好好的使用手中的IPAD囉^^
綾小路 葉子:

你說的非常中肯,Bento 在網路上評價很高,被很多外國的 iPad 網站評為十大好用的軟體,可是我試著用過幾次,我自己都覺得沒有很好用,所以當初寫書要推薦時非常猶豫要不要推薦,最後還是沒寫,如果已經會使用關聯式資料庫的人,回去用這種沒有關連的資料庫,真的會覺得很陽春,不過他可能主打是給那些只是要為自已收藏的東西建立清單的人,比如藏書清單。

FileMaker go, 其實也才剛出兩個月,也還很陽春,沒有辦法把它當作 "製作資料庫" 的工具,架構必須要在電腦上做好,然後再把做好的架構放進去 FileMaker Go, 他只是輸入跟讀取的工具,其實很多軟體都還是這樣,像您說的 Pages, 或是 Numbers, Keynote,雖然基本功能都有了,但是要整個投影片在 iPad上面製作,我試過,很痛苦,最後還是在電腦上製作投影片,iPad 拿來做臨時的修改或播放,畢竟 iPad 是個介於電腦跟手機之間的產品,要期望它跟電腦一樣好用可能太難為他了。

Bento3 跟 Bento for iPad 的差別,我對 Bento 還沒有太多研究不敢隨便回答,但是就我所知大約等於是 Pages for Mac 跟 Pages for iPad 的差別吧,他有三十天適用版,有 PC 也有 Mac 版,建議你可以先抓試用版來玩玩看。
東華 Tunghua
moon7th:

看來我們中小企業都是相同的心聲啊,應該叫中小企業協會來辦 FileMaker 的講座,讓中小企業們可以自己做資料庫,看到你寫的公司資訊化的過程,真的是幾乎國內的中小企業面臨的都是相同的狀況,我們公司也是,ERP 導入失敗兩次,每次都花了幾百萬,最後根本不能用,只有會計部門在用,那乾脆就買一個五萬塊的會計系統就好了,何必要花幾百萬買 ERP,書裡面不太方便寫的太露骨,我心裡是覺得,ERP 根本就是一個大騙局,害死了好多公司,好多公司原本紙本運作看起來傳統可是做的好好的,導入 ERP 之後變得亂七八糟,痛苦不堪,我們公司第二次就是使用鼎新的 TipTop,導入前都說可以用,導入後發現完全不符合公司流程,要他們改程式,光改程式的工程太過浩大,根本改不來,改太多就整套壞掉,於是我們拒絕付尾款,結果還被電腦公司告,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最後也是只有會計部門在用,不過我們還算好的,同行還有一個公司花了兩億導入 SAP,最後也是只有會計部門在用,真是可憐,還好你們當初只是評估 ERP,沒有一腳踩進去,真是萬幸。

其實 ERP 也不是壞東西,只是每個公司流程都不同,不可能有一套程式可以適用於所有公司,但是問題出在一些不肖的電腦公司顧問,為了業績就告訴我們可以用,導入了才發現明明完全就不能用,顧問總是說,我們的軟體在某某大企業,某某晶片廠都能用,當然對你們這些傳統的小公司都沒問題,這句話存在一個最大的矛盾,通常 ERP 系統在大企業,尤其是電腦業,組裝業都能用,但是偏偏越是傳統的小企業越不能用,我記得聽過一個科學家說,要訓練一個人打掃煙灰缸很容易,訓練一個人算微積分很難,但是反過來,要設計一個機器人來算微積分很簡單,要設計一個機器人來打掃煙灰缸很難,因為微積分只要計算不用判斷,但是煙灰缸千百種,要清理煙灰缸時需要靠人的判斷力,這就是 ERP 的現狀,要寫一套 ERP 給鴻海或台積電用很簡單,可是要寫一套 ERP 給傳統中小企用很難,就像你說的進貨是重量計算,出貨是長度計算,這個 ERP 是絕對做不到的,我們公司也是面臨這樣的問題,因為紡織業很彈性,可以先做袖子再逢扣子,也能先逢扣子再做袖子,很靈活都可以,但是 ERP 沒有辦法像我們這麼靈活,導入 ERP 之後企業的靈活度都沒了。

以你的敘述看來,可能真的是用 FileMaker 自行開發是最適合貴公司的方法,FileMaker 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像變形蟲一樣,系統可以長大縮小,資料庫架構可以變動,這個如果再別的平台寫,Access, C, Java等等,系統寫好之後要修改資料庫架構,那是等於全部砍掉重練,在 FileMaker 卻可以變形,三頁書的那套進銷存,如果要用 Java 開發,可能要請十個工程師專職寫一年兩年看寫不寫得出來,但是用 FileMaker, 三頁書只有一個人獨立開發,何況他是業餘的只是利用閒暇時間開發,我第一次接觸到 FileMaker 也是驚為天人,然後發現這個東西在歐美日本,市佔率非常高,在台灣卻幾乎沒人知道,連書都沒有,但是你用 FileMaker 自行開發,可能後面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會計知識,因為我們搞電腦的通常不懂會計,寫會計程式在電腦上並不難,但是會計知識不懂就寫不出來,這一點要先思考,也許可以買些會計的書來看,或是跟你們公司的會計討論,或是乾脆你只寫進消存,會計乾脆買便宜的套裝,分成兩套使用,或是到 FileMaker 的網站有很多範例,有些要錢的有些不用錢,拿別人的範例來參考,或是拿別人的範例來改。

對了 FileMaker 有 PC 版也有 Mac 版,不管在哪個平台開發都能把整個檔案拿去另外一個平台運作,所以三頁書那套雖然是在 Mac 開發,你要在 PC 上面跑也是可以。

有關書台灣的書真的很少,除了 Areslupin 寫的那本,其他完全沒有,唯一的那本我覺得也有點太薄資訊還是不夠,我建議看書不如看影片比較快,lynda.com, vtc.com 這兩家是目前兩大電腦教學影片公司,他們有賣 DVD,看影片直接看他怎麼操作,即使英文沒有聽很懂,看他操作也能學很快,比看書快很多,你參考看看。
東華 Tunghua
都怪我不小心把博客來的照片引用過來被管理員整篇移走了~

不過照片總是要引的啊, 我自己拍的都不好看, 希望01管理員不要那麼嚴格啦!

說到這本iPad終極整理術, 真是叫人感動!!! iPad不只是拿來破解拿來玩生氣鳥的,
它還有更實用的功能, 就是管理你的工作和生活啊!!

說真的看了作者這本書, (好丟臉大家先忍住不要笑!!) 我才開始學用DropBox和LogMeIn的~
雖然我現在沒有iPad和iPhone, 但這本書給我的概念不只是具體的操作,
還有整理術的運用觀念, 所以我的手機上都努力去找尋適合管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app,
這本書真的給了我真正工作e化的啟發啊!!!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中小企業的電子化,誠如bubai的所說的
難在其靈活與應地制宜

我家本身是買賣業,但會牽扯到維修
維修單項簡單,扯到零件就很麻煩

如果filemaker真的可以高度活用在中小企業的話
相信其市場一定很可觀
(前提自然有再教育的必要)

全部的討論,在下本該默默的看而已
但因為提到了會計
在下之前待過會計師事務所
在能力可及的前提下,如果有問題,不嫌棄的話可以pm


好感動~~可以看到這麼好的分享和討論,似乎回到之前的01了
像這種討論串才是網路的真義,大家無私、用心的分享彼此的心得,讓大家都可以成長,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to moon7th

您的痛我了解,我們是做貼合業的,對於紡織品或發泡材等等材料,每個東西的規格、單位都不同,對於管理方面真是一大挑戰,現在被各位的討論激起了熱情(只是不知道能維持多久),希望有機會可以和您交流一下
道歉有用的話,就不需要警察了

WASABI1971 wrote:
這本書昨天已經購買,...(恕刪)


沒錯沒錯~很多IPAD的書翻不到幾分鐘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所以我才推薦這本書給大家,書裡說的東西不是隨隨便便在網路上就找的到的...

話說我現在也很討厭有包膜的書...如果真的內容好就不會怕人家白看了,
因為大家是會花錢買真正有價值的書~
(有附贈品或是18禁的另當別論...)

不過說也奇怪,印象中IPAD的書全部都有包膜...除了我推薦的這本《iPad終極整理術》

我們一起學FileMaker吧~越多人學,教學資源就會越多
加油囉!
東華大:

沒錯,如果可以辦個FileMaker的講座那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前提之下公司也要有相對應的人才才行,
畢竟一個資料庫軟體再簡單,再好用,如果沒有資料管理的概念,
根本無法使用好好利用資料庫軟體的。

編號、關聯資料庫、資料正規化、使用者介面設計、多用戶權限管理...等,
這些都是資料庫開發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就算是使用FileMaker,
也只是流程較簡單,但是資料庫的基本架構還是一樣的。
如果不懂這些流程的話,FileMaker充其量不過是拿來做Excel的用途,
而且論試算表功能,Excel還比較好用...

我不認為台灣的中小企業都有具備這樣的資訊人才,
一般來說,"傳統"中小企業由於是紙上作業,
所以根本沒有資訊人才的需求,傳統的企業,
營業所需要的資訊是分別放在各部門中。

會計部掌握會計資料,倉儲部掌握進貨與存貨的狀況,
業務部掌握銷售資料,生產部門掌握生產線上的資料~
通常中小企業資訊量不大,而且資訊都掌握在各部門手上,
所以就算沒有電腦化及資訊人才,一樣可以運作...

甚至公司規模再小一點的,只有老闆、業務與會計而已...(我們公司就是...)
還是可以運作...



既然沒有電腦化也可以營運,那為什麼還要將公司導入資訊化?
這就是台灣中小企業最大的迷思與問題的所在。

"喂~王董~你們公司還沒有用電腦喔?更不上時代喔~"
"對了,請問貴公司有網站嗎?"
"聽說電腦科技很進步耶,那進銷存交給電腦就好了嘛~"
"什麼?你們公司還在用人工做會計喔?會不會太慢?"
"聽說XX公司導入什麼ERP什麼碗糕的,營業額快速攀升耶~"

這些對白很耳熟嗎?沒錯,我想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因為這樣才想導入電腦化的,
認為資訊化、電腦化後,就可以很輕鬆的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
所有一切內部的營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既然要資訊化那就買台電腦吧,買完電腦當然要買個商業套裝軟體~

老闆:
哎呀~買個便宜的軟體就好了啦~一兩萬可以打發的就好了,
阿不就是進銷存+會計軟體,俗就好了啦~
什麼?要不要請一個軟體工程師來做規劃?
不用了啦,軟體一兩萬而已,還要花一個人的薪水?
有沒有這麼麻煩阿?去去去~買軟體回來灌進去資料進去就好啦~

一個月過後
老闆:
阿這個軟體怎麼這麼難用?叫什麼資料都出不來,會計帳也是一蹋糊塗哩~
恩~應該是一兩萬的軟體太爛了,好吧~之前有聽說什麼ERP系統,應該會很好用。

軟體公司業務:
你好,我是"邸舊"軟體公司的業務,
(編按:隨便掰的軟體公司,應該沒有一家軟體公司叫這個名字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依你們公司來看,ERP系統絕對可以滿足你們的需求,放心吧~
一套二十幾萬而已啦~XX大型公司也是用這套,絕對沒問題~

半年過後:
老闆:
阿怎麼還是不能用阿?電腦裡顯示還有原料庫存,阿怎麼生產到一半原料短缺?
停工這幾天的損失算誰的?
明明交貨期是昨天,為什麼電腦沒有跳出提醒?
延遲交貨的賠償金又要算誰的?
還有還有,明明電腦顯示這批貨應該已經進入QC的流程了,
為什麼連最重要的零件都還沒有裝上去?
作業人員還說是因為電腦跑的流程與實際作業流程不一樣~
導入ERP根本是讓公司一團亂嘛~ERP根本不能用。

軟體公司業務:
那是因為我們的ERP是制式模組,所以有些項目跟你們公司無法配合。
如果要修改系統的話,可能也沒有辦法,要不然你們要不要客製化?
這樣就可以解決你們的需求了~

老闆:
也好~多少錢?

軟體公司業務:
一百萬起跳,版權歸屬本公司,分五期付款,如要再增加功能再做功能追加報價,
且本公司不保證你這套軟體可以符合你們公司,我們花了時間寫出軟體,就應該得到寫軟體的金額~
如果中途中斷開發的話,視同是毀約,本公司可以要求賠償金。
(編按:由於版權屬於軟體公司,所以如果順利開發完成,一般而言他們就會去跟你的同行兜售...)

老闆:
............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份的中小企業無法資訊化的原因,
企業主沒有真正了解什麼是ERP,
企業主只是想要導入資訊化,認為其他的事情是軟體公司的事,
軟體公司把"寫軟體"當作是事業,只想要賺錢,並且利用複製的模式,
寫出一套軟體,賣給所有的公司(成本最省),以為大公司可以用的軟體,
小公司一定可以套用。

沒有人對"問題"真正的了解並解決...
這就是台灣中小企業的現實狀況。

其實就像東華大說的ERP是很好的一個管理概念及流程,
只是在台灣真正了解ERP概念與背後的原理的企業主與軟體公司真的沒幾家。



ERP全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中文稱做企業資源計畫。

整個計畫的核心我認為應該是:
一個完整的模組,使公司各部門的資料流可以"格式化"統籌並分享各部門資訊,
讓公司的決策者可以快速掌握"全體公司"營運狀況,並重新分配資源於需調整之項目。
期待達到公司決策的一致性、有效性與正確性。

以上是我對ERP的認知與理解。

簡單的說,就是各部門的資料原本是個別管理,
但是導入ERP後可以統一各部門的資料,並格式化的做統計分析~

我常常覺得公司營運像是在開車,
開車的人是決策者,車本身是公司(各零件的運作使車輛前進),車行方向是公司的目標。
那ERP呢?
ERP就是資訊面板(時速表、轉速表等)及後視鏡

當時速表(ERP)顯示超速,司機(公司決策者)就應該放掉油門(調整企業腳步),
當油錶(ERP)亮了,司機(公司決策者)就開把車開去加油(調整金流水位),
當後視鏡(ERP)顯示後方有車輛快速逼近,司機(公司決策者)就應該把車道讓出或是加速前進(因應競爭者)。
(P.S. 順便宣導一下,高速公路請勿占用快車道...)

這樣車輛(公司)就可以安全快速(穩定獲利)的抵達目的地(企業目標)

所以就算沒有電腦化,公司也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ERP嚴格說起來與電腦化並沒有一定對等的關係,
沒有電腦化,還是可以實行ERP的原理。

那為什麼ERP總是與電腦化扯在一起,
因為當初提出ERP的產業單位是依據製造業的MRP(物料需求計劃)與MRP II為基礎所提出的,
當時在國外已導入電腦化與"正規化",ERP是加強其資訊統一性,讓資料可以快速的流通。
當然也應該說電腦化使得全公司的資訊可以更快速的分享,
更快速的分析統計,更加高度的格式化(電腦的特性)。

所以說,ERP的整體概念不是只有資訊化而已,
而是整個企業的正規化,統一格式,統一作業流程,
這些沒有電腦也能做,只是效果不彰,不夠快速。



如同東華大說的,機器人為什麼可以輕鬆計算微積分,
但是要設計出清煙灰缸的機器人很難?

因為微積分是高度格式化的演算,所有的公式是人制定出來的,照著走就行了,
但是垃圾桶卻是千千百百種,要設計出相對應的機器人,
一定要機器人有學習判斷的能力才有辦法...

不過如果把垃圾桶的格式統一呢?
所有的垃圾桶全部都是50cm X 50cm X 75cm的格式,
我想這樣就比較好設計清潔的機器人了吧?

同理,ERP也是一樣的,因為要用電腦來當載具分享資料,
所以所有的資料要格式化,所有的流程要一慣化,
這樣電腦才有辦法分析、統計及分享。

依部門來看,的確這樣會沒有任何的靈活性,
但是一旦ERP系統導入完成,變靈活的是企業,
可以依照公司的需求快速調整,因應外界的變化。

簡單的說,變型蟲只有型體及外在做改變來因應環境,
其內部化學變化與生物機能是完全格式化的,
例如生物的消化系統一定要先消化蛋白質變成氨基酸後才可以使用,
這個程序是絕對不會有彈性的,(無法直接使用蛋白質,因不符合化學程序與生物機能)
但是外在卻是可以快速的變化,只要不違反化學程序,變型蟲的外型根本不固定...

就像是FileMaker一樣,
資料的關聯可以很有彈性,
但是對於資料本身的定義是沒什麼彈性的,
文字資料是文字資料,數值資料是數值資料,
兩個不可交互運算,除非改變資料的型態。
(用變型蟲來比喻FileMaker真的蠻貼切的)



所以說,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的企業型態太過彈性,
台灣人太聰明了...
可以殺價誰要買貴的?所以售價不固定...
可以先出貨再進貨。倉庫進出貨流程可以不固定...
可以進貨公斤出貨公尺。進出貨單位可以不固定...
這麼大的彈性,電腦是絕對不能跑的...

那為什麼國外的企業與國內的大企業可以用?
因為他們大多都已正規化,所以很容易導入ERP。
君不見,國外的企業型態與台灣相比死板太多了,
甚至還有些台灣人認為國外的企業笨死了,
連投機取巧都不會...

其實有彈性並不是不好,人工作業時有彈性,的確可以更快速、業績可以更好,
但是這種彈性卻會造成管理與資訊取得的困難,
如果你問我,我們公司哪樣商品的獲利最好,
我會說"大概"是A產品,因為我無法確定他每次出貨的價格(每個客人價格不一),
也無法確定進貨成本到底是多少(因為進出貨的單位不一樣)
也無法確定他的銷貨周期,因為我沒有辦法當下確定他的庫存量(不可能每天盤點)
一切都是"大概",因為進銷與營運中太多不確定因素以及資料流存在各部門,
所以我沒有辦法像Google一樣,你問我什麼,我就"即時"搜尋給你...

我也希望有個很聰明的電腦,可以像人類那樣有彈性,
又可以準確的統計、歸類資料,這種電腦可能要在人工智慧達到一定的程度,
或是量子電腦實用化之後才能實現吧...

所以現階段只能在彈性與格式化之間做取捨,並不是要捨棄所有的彈性,
而是什麼環節可以保有彈性,什麼環節一定要格式化,這個就會依行業別的不同而不同,
這些就要企業主本身才有辦法決定。
(企業主聽到了嗎?不是導入電腦化就沒事了,要做的事還多著哩~)
所以不可能每種行業都用同一套(模式)ERP軟體,
甚至同行業不同公司的需求不同,ERP軟體的架構就該不同。
(軟體公司聽到我們的需求了嗎?)

所以軟體公司應該要做的事情,應該是開發"協助企業ERP導入"軟體,
先一步一步慢慢的正規化,調整各部門運作統一,資料流通暢。
之後ERP系統才能正式上線,而不是丟一套ERP軟體,(還沒有針對各行各業開發哩...)
然後叫企業裡的所有人照著軟體指示走就好了,
如果生意這麼好做的話,我每天上班這麼辛苦幹嘛...

如果當初我沒有這些概念,貿然導入ERP系統,
應該也會向東華大的公司一樣,陷入ERP的泥沼裡...
我當初在做評估的時候,也找了各大軟體公司洽談過,
比較有名的包括鼎新、凌越、正航等軟體公司,
但是沒有一套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
而且價格都不斐...
要是當初評估錯誤,應該也會造成龐大的損失,
可能損失的金額不會到上百萬(不是我們比較聰明,而是拿不出那麼多錢投資軟體...),
但是幾十萬是跑不掉的...
所以應該不會像那個導入SAP的公司一樣,損失那麼慘重...
SAP太權威了,我想我們也不會去找他...
先幫該公司默哀一下...我有兩億的話...我應該會直接退休養老...


真的扯得很遠了...抱歉...
回到FileMaker的問題點,我想利用的其實就是FileMaker的彈性架構,
讓我在進行公司正規化的同時,可以快速的改變系統架構,
因為正規化的初期,一定會保留企業彈性,
但是當完成正規化後,企業彈性絕對會降到相對低點,
這中間可想而知會面臨到很多次的資料庫改寫,以配合每個時程的需求...

如果跟軟體公司配合,應該會是龐大的支出...我猜大概等於客製化10次以上~
如果是用Access寫的話,我想10次以上的改寫系統Coding並把資料打掉重鍊...真的會寫到我老吧...
所以我覺得FileMaker應該會符合我的需求,
可以快速改寫版面,不需要編寫太多的程式碼,
再改寫資料庫的同時,資料庫格式可以大幅度的修正。
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資料庫軟體~

至於會計的部分,我也想自行開發(拍謝~野心有點太大...)
不是說市售的軟體不好,而是想要進而學習會計的知識,
就像東華大說的,會寫程式不一定會會計,
但是會計卻是一個企業的命脈,很多企業會失敗,
就是敗在採用的會計原則與財務調度,所以會計被我列為最需要補強的知識。
基礎的會計架構我懂,所以想要藉由會計軟體的開發,
更深入的了解會計,所以到時應該會請教我們公司的會計,
以及請教docse大,畢竟會計的細部處理是門高深的學問...
自行開發也還有一個好處,畢竟ERP的概念就是資訊的整合,
如果進銷存與會計分成不同的系統,彼此的資料庫流通性就沒那麼好了~

等系統開發完成,接下來就可以實現我的願望了,
利用FileMaker Go把IPAD當盤點機,
並且在盤點的時候直接查月銷量當做進貨的參考,
或是下次進貨選擇供應商的依據。

之前就想把IPAD拿來做這件事了,
只是苦思要如何實做,有想過用Excel,
不過資料無法及時同步到其他的資料庫,
後來看了東華大的書後,
燃起了一線的希望~東華大真是我的貴人,
讓我的IPAD可以達到最大的效益~太棒了~



我目前還沒有收到我訂的FileMaker書籍,可能等收到研讀後再決定學習的方式吧~
我有先到lynda.com, vtc.com看過基礎的FileMaker教學,
解釋的蠻清楚的,英文也很好懂,跟之前大學的Biotech lecture比起來,
好懂多了...至少沒有那麼多的專有名詞...
不過$100美金的DVD與$30美金的一個月線上版,
我還在做取捨,線上檔案好像不能下載...
這樣可能會想要DVD版的吧,看三個月就回本了,音質也會比較好~

下載範例也是很好的方法,只是我現在功力還太低...
其實我看不太懂一些範例的版面編寫方式,慢慢學習囉~
三頁書大大的神機妙算應該是用FileMaker Pro Advanced封裝的,
是一個獨立運作的Mac軟體,所以在Windows系統讀不到...
Pro Advanced可以將資料庫包裝成軟體,(所以應該也看不到資料庫架構與程式碼)
可以不用裝FileMaker就直接使用封裝好的資料庫了,光這個功能就比Access強太多了...



拉哩拉雜的寫了一堆...希望不會造成東華大及網友們的困擾...
以上所寫的純粹是小弟個人的認知而已,
如有錯誤,請各位指正,讓小弟有成長的機會~

與東華大交流,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那個掃菸灰缸的機器人還真是完全把電腦與人的差異解釋的淋漓盡致阿~
期待未來,可以跟東華大多多學習,小弟無以回報,
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請東華大吃個飯囉^^
weechia wrote:
都怪我不小心把博客來...(恕刪)


哈哈~在這裡我必須承認生氣鳥是真的不錯玩~

單價不便宜的IPAD只拿來玩遊戲好像也蠻浪費的,
像我除了玩遊戲還把IPAD當做教育的工具、導航系統、行車多媒體中心、資料瀏覽裝置...等~
以後還想當做盤點機~搾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東華大的書寫得很不錯,
主要的一些資料處理概念解釋的清楚易懂,
我也蠻佩服的~

不過下次要PO文真的要注意了,我也覺得01移文越來越頻"煩"了~

要好好的運用手裡的IPAD喔~共勉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