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為何蘋果總能走在最前端?

5218201A wrote:
但是事實證明數位內容目前是沒辦法賺錢的
這樣的商業模式無法產生利潤
因為建立平台也要錢 要時間
單單server就要上億元
宣傳與教導大眾付費所花的成本更不用提了
沒人能夠承擔這筆費用
大家都最好燒人家的錢不心痛


蘋果收取30%來承擔這些平台費用成本,蘋果在宣傳與教導大眾付費買歌曲,"假如你喜歡你的i裝置,就買幾首歌,下載到你的i裝置去聽聽吧"

唱片公司只要把音樂轉好送上蘋果的server就好了,然後就可以躺著等收錢。

不知道唱片公司在耍什麼呆啊!

唱片公司想要自己建立平台,架設server,做宣傳?也不照照鏡子,秤秤自己的能力?然後怪說數位內容無法賺錢,

iTunes Store的數位內容現在賺死了,華文市場也許沒有歐美日本廣大,但是總比一毛錢都賺不到要好的多。

唱片公司一直在"懲罰"那些願意合法購買的人,任由盜版坐大,然後怨天尤人。



只是音樂內容做的好不好,很快會從銷售數字反應出來,不容易含糊過關。

5218201A wrote:
PS
再度補充
一張300圓的CD
製造包裝運送加通路利潤的成本約在50-60元之間
itunes 目前的上架費是30%


問題是一張300的CD
我海外買不到
itunes一首30的曲子
我隨手一點就可以買到, 也不用上網找

雖然海外市場也許不大
我只是想舉例說:有時候 這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在賺一張CD 300-60=240 的同時, 一首歌30*0.7=21的錢 也不用放棄呀

消費者真的不願意花錢的話
300或30差別不大
都不如Free的xx來的好

但是提供數位版本
卻能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項
讓願意買的 或容易衝動手滑買的
都有機會幫你增加銷售量
有何不美

至於 server , 平台那些
不是都有現成的嗎?


根據我接觸過的那些唱片圈的人
我感覺的出來他們有兩個大問題

1. 不想分別人(平台)賺

2. 怕技術沒掌握在自己手上被吃掉

說穿了,就是不信任任何人

更好笑的是,還要防同業
不能跟別家唱片公司用同樣的加密技術


Kirin456 wrote:
至於 server , 平台那些
不是都有現成的嗎?...(恕刪)
抗議Mobile01站方黑白不分亂停權,即日起關閉帳號不再參與討論

sickfoot wrote:
開發環境,不全然是指你所說的使用語言,在多數的情況下提昇不少開發的效率

你開發過iPhone app就知道,就不會以為我在說沒根據的話了


我本身目前就是iPhone開發者,
簽名檔的連結就是小弟AppStore上架的軟體,
出社會之後從DOS的Clipper寫到現在用約近10種開發工具(學校用過的還不算),
您的說法從[非常簡單]變成[提升開發效率],
從[用過iOS SDK都知道]到[您開發iPhone app就知道],
但我個人卻不這麼認為,
明明只是您個人意見,怎麼老愛用[大家都...]自動幫您背書?
傳達訊息要力求正確,過多不當包裝經不起考驗,隨便一問就倒。

我個人的經驗是,iOS絕對不是您說的[非常簡單]與[在多數情況下提升不少開發效率],
更不是[開發過iOS都知道]的事,
每一種開發工具都有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也有有效率和沒有效率的部分,各自都有強項與弱項
這些都和對工具熟悉度有密切的關係。
本人參與在跨平台專案團隊,其中自然包含iOS及Android
我的職責在於整合及視覺設計統合
雖然不直接執行程式設計,程式語言和程式開發資歷也尚淺
但是無論是工作內與程式資訊工作人員的互動或是工作外語其他開發者接觸
幾乎所有人都會iOS SDK持正面態度(雖然也有缺點的言論,但都不是工具的問題)
相較起其他的開發平台,開發iOS經驗和效率都比較好
(雖然台灣iOS開發資源比較少,但也漸漸被克服)
如果你說團隊偏好iOS,我不認同,因為我們是從Android開始,初期Android機子也較多
或說設計師功力不足,我也不認同,相信也有幾位資歷不輸您的夥伴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裡,或許你說的「每一種開發工具都有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也有有效率和沒有效率的部分,各自都有強項與弱項」才是最貼切的解釋
不過單就我自身經歷,iOS開發確實較多團隊與設計師所偏愛,
絕對不是以訛傳訛、錯誤資訊會誤導視聽等偏頗的指責
雖然被扣上「大家都...」對我有失公平,但或許我可以請10位開發者為我背書
應該會比一個人的經驗有公信力吧
benjenq wrote:
我本身目前就是iPh...(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拍郎 wrote:
就是因為如此
所以我才說開不開放數位銷售根本沒差
不會買實體CD的還是不會買
但是不買實體的這些人有可能懶得去找非法下載的途徑
而選擇花30/首的衝動性購買
這對目前的情況來說
是多一筆收入而非減少收入

確實是如此,就好像App Store上面的遊戲要找非法下載的還是找得到,App Store上面一堆0.99的遊戲為什麼還是賣得很好?
因為只要按一下就可以玩真的是太方便了,方便到許多人寧願花0.99元按一下也不想花時間去搞JB下載什麼的,這種心理關卡國內唱片業者似乎還沒察覺.....



0.99元真是恐怖阿
每次抓app不小心就破10美元 相當一張唱片的錢
而且又可以挑歌
唱片? 繼續那種永遠只有主打歌能聽的陋習吧
消費者會買還是會買 不會還是不會 說得真好阿
一樣可以套用在廠商身上 反正會活下來還是會活 該淘汰還是會淘汰



sickfoot wrote:
本人參與在跨平台專案...(恕刪)


抱歉,我也來插句話。
我個人是承接移動平台開發的程式設計師,因為接案對象常會有跨平台的要求,所以我個人來說,就先後寫過Windows Mobile、iOS、Nokia S60和Android上的程式。
每項都專精,我不敢說,但都有過開發經歷,應該有點小資格對不同開發平台做點心得感言吧。

iOS的開發,因為綁定XCode,所以沒什麼選擇。XCode的整合度高,幾乎各項開發作業都能在XCode中完成。但XCode和Objective-C並不是個好入手的東西。雖說設計理念和C++一樣,都是用物件導向,但流程和架構則大異其趣。個人覺得,Objective-C和C++比起來,有些觀念和想法比C++先進。但近幾年來,似乎都沒有進一步的修正,而C++ 0x中,則更正了許多原本C++不太"人性"的部份。

我個人目前在iOS上,仍以C++為主開發程式,但把Obj-C當作上層UI界面轉發。幸好XCode SDK有保留這樣的彈性,我才能保持跨平台的便利。

再說到XCode自已,我其實不是很喜歡;但這可能是我個人感受~就像我不喜歡Eclipse一樣。怎麼樣都用不習慣,但一堆人用eclipse用的很開心。

所以,我覺兩位也別爭了,這根本就是習慣問題而已。
我個人主力開發平台,是Linux;次開發平台是Windows,接下來才是Mac。
所以我用的工具跨平台很重要,常常vi+Makefile就開工了,連iOS的程式我都有這麼寫過。

vi和Makefile好用嗎?......不用我多說了吧。(為免有人不知道,和現代工具來說,那是石器時代的東西)

習慣是很主觀的東西,兩位可以比較開發功能、編譯速度等。開發效率如何,那是很難量化的。XCode確實是高度有高度的整合性。如果指效率是指這部份的話,我也同意。但整體環境太過受限於Apple Style的開發環境,我這樣跨平台的設計者,並不喜歡。
謝謝你的分享
我想我們兩位目前還只是在「討論」階段,還沒有到爭論的程度
不過我會反省自己的態度,在未來的發言會多些注意
SuperCake wrote:
抱歉,我也來插句話。...(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智慧型手機的熱潮並不完全是apple帶出來的
雖然apple帶起的熱潮也很大
不過真正帶領熱潮是windows
原因是因為那時windows phone 7已經快出而且windows mobile 6.5也出一大段時間
所以幾乎windows手機都在促銷有些智慧型空機一支才4000多
雖然android有些也沒多貴
不過比某些windows機種貴一些而且也要6000多
低價就有很多消費者買進
而用一般手機的朋友看著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就會想跟進也想買一支智慧型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