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賺取暴利還義正嚴詞的歪風!

Alxe L wrote:
我倒想看你心中的合理是什麼...(恕刪)

我之前早就提出來過了 若是全新未拆品 官方可取得售價(或實際市價)+運費+保險然後再賺本金的10~20%(依商品實際取得價碼及商品特性而定)。
舉例:16G Wifi版 499美金(換算台幣約14475)+運費和保險估計2000+賺的錢 所以賣18000~19000是蠻合理的。
(但並不是全部這樣算保險和運費因人而異但如果多台一同寄送省了很多運費(保險沒省不用刪減)卻跟買方收取單機全額運費或是你的運費根本沒這麼高甚至沒有運費和保險成本還照樣賣那個價就太不厚道,若是拿教育價或是整新價卻當原價賣也太不誠信,且拿32G、64G或其他較高價的商品,最後的賺取%可能需要略減,並不是全部用本金*%去算。整體而言大概就是賺個1500~2000左右稍高價碼產品賺個2000~3000是OK的,這利潤已經是許多人打工2田也沒這這個錢。但更低價的東西當然不能賺這麼多,高價品也會因為寄送風險或是投入成本可以提高賺取的利潤,以上泛指各代購商品非特定iPad2。)
其他例子我懶得一一再列,之前早就都提過了,iPad2一開始賣16G版是不是很多人都掛25000以上到了現在掛兩萬多的還是一堆,利潤高不高?自己心知肚明。
不要再一直拿什麼代理商賺多少錢、某名牌賺多少錢來比較,別人有研發團隊、銷售團隊、營運團隊、技術團隊、客服團隊、甚至包了退換貨及一堆服務...等等恕不一一列舉。而你包了什麼?
(PS:許多高價品高利潤品也是都有類似奢侈稅的機制,許多公司行號要賣高利潤的東西甚至會被課將盡快40%的稅金,請自己去查一下。至於有人說逃漏稅或是少報,那就不要討論了,那屬於非法範圍,要討論請另開一個少報逃漏稅的討論版。)

至於那些 根本不再國內住在國外、排隊代買、黃牛、單幫客、投機者...等等,要回文前請先看一下你過去的一堆文章早就都露餡了,最近台灣再打房,房仲、投機者、炒手、人頭...等等的說詞 大家都聽N次了,跟你們的說詞差不多,都是什麼市場機制啦、各憑本事啦、沒錢滾回去啦、宅男啦...等等。或許你們要說3C商品非民生必需品、LV..等等名牌也該如何如何,那建議你看一下各先進國家的奢侈稅定義範圍,在這些水貨商、單幫客拉貨近來賣的時候NCC核准了嗎?這些說法要是合情合理合乎道德與正義就不會有打房了啦!

至於我賣東西貴不貴,請自己去我的二手區看,我懶的爭辯。
不是屬於市場的絕對低價就是已經殺破市場的低價,是否有大大占人便宜之意?交易紀錄和事實會說話。
這部分我懶得解釋什麼,誰賣的利潤高,自己去看看就有答案。(還有人覺得我賣太低價像是詐騙,看到我敢面交才笑著說,是真的耶!不是詐騙!)


最後,我並不想一個一個問題回覆,太多人都在雞蛋裡挑骨頭一個一個點,但根本沒有仔細的看也沒思考他自己的發問就回文。
有人說什麼我又沒要買為何說這些如何如何,我想問那請問您要賣嗎?
有人說敢發文就要面對,不要怕火,嗯,我有面對,但不是無限上綱。
如果你與人討論一些事就要連對方的髒話都吸收嗎?不過在這裡看到罵髒話的卻不敢出來面對只敢說他躲在螢幕後找的到隨便你,對自己都不敢負責的人我又何必對你負責?
好幾個都是還在念書的小朋友,還沒出社會或是只聽聞到社會的一些灰色面和黑暗面,
我們是該學著去防範這些沒錯,但不該支持黑暗面和灰色面也不要去做這些,
不管你信什麼宗教,都有報應存在,當你賺了一些不合理的利潤,走了之後一毛也帶不走但你會面對了之後的審判,那時候你在世上賺的錢或是用你的錢所灑出來的人脈和生活物質,完全幫不上你的忙反而會成為加重你罪孽的證據。

我知道不管怎麼寫都會有一堆人在裡面挑骨頭,我也懶得一一回,也本來就沒希望全部的人能把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提升。
但 分享一句網路上看到的:
當你到了審判之日,神不會在乎你賺了多少錢,只會查驗你的錢來的是否正當合法合道德。
NT$1500-2000為之合理,多的就為之不合理?

NT$1500 不過 US$51 左右

不知道你覺得在美國修車 US$100 / 小時的工資又是否為之不合理?

大學生去打工大約US$15 - $25 一小時,要在Apple Store 拿到貨,按工時計,NT$1500 很低。

至於說如果多台一同寄送省了很多運費卻跟買方收取單機全額運費或是你的運費根本沒這麼高甚至沒有運費和保險成本還照樣賣那個價就太不厚道,

我也不同意。

賣方能降低成本是他的本事,多出來的自然是他的利潤空間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Raymond Lui wrote:
NT$1500-2000為之合理,多的就為之不合理?

NT$1500 不過 US$51 左右

不知道你覺得在美國修車 US$100 / 小時的工資又是否為之不合理?

大學生去打工大約US$15 - $25 一小時,要在Apple Store 拿到貨,按工時計,我真的看不到NT$1500 合理在那。...(恕刪)

一言以蔽之,請問您在美國賣還是在台灣賣?

台灣的工資是US$100/小時嗎?還是台灣打工是US$15~25/小時?
不要拿國外的行情價碼和薪資水準來台灣比較,若要這樣比薪水、物價、房價....比不完。
想討論台灣市場與國外市場及其生態環境請另外開版討論。

1500元已經是台灣許多工讀生打工兩天的錢了,(很多人還不到這個價碼。)許多上班族都還在領2萬出頭的薪水哩!
請問處理一台iPad需要兩天嗎?(排隊、打包、郵寄...等等一堆事項。)這個利潤不划算嗎?
你說很賤價?對,我也覺得很賤價,但這就是台灣,需要一個合理薪資待遇環境,但就目前而言,請您用台灣的薪資條件下去估算你的薪資條件吧。

michael.gallery wrote:
一言以蔽之,請問您在美國賣還是在台灣賣?

台灣的工資是US$100/小時嗎?還是台灣打工是US$15~25/小時?


在美國 Apple Store 排隊,自然是按美國的薪資水平計算,
因他花在排隊的時間也可以花在上班上,賺取US$15~25/小時的薪資。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同言而回之

你是在美國買還是台灣買?

包裹寄丟或是被扣關算誰的?

現在就是台灣沒賣 他敢賺這個錢有他本事讓你在台灣拿到貨

按這樣看一堆賣水貨相機不得下地獄? 即使他賣比公司貨便宜也符合你說的暴利阿
Raymond Lui wrote:
在美國 Apple Store 排隊,自然是按美國的薪資水平計算,
因他花在排隊的時間也可以花在上班上,賺取US$15~25/小時的薪資。

這就要討論到另一個層面了,去排隊的都是學生嗎?
據我所知很多都是排隊工,還被新聞拍照爆料,批判這些排隊工幾乎都是黃皮膚人種(我沒種族歧視,不過照片確實會說話)。
而學生在國外都有US$15~25/小時的打工機會嗎?
據我所知沒打工機會的也是一堆。(這個部分請延伸看,機會成本。)
排隊到了,只買了一台嗎?
據我所知和很多在網路上發文說她買了幾台又幾台甚至被Apple警告還不高興貼文上來的人來看,並不是。

另外一個問題,修車費或許很貴,但這跟快遞的意思一樣。
如果您托送一件物品100塊台幣,但快遞半路車壞了修了三千,請問他該要跟客戶收多少錢?
100還是3100?
蔥油餅大叔 wrote:
包裹寄丟或是被扣關算誰的?...(恕刪)

搞丟部分已經在裡面加上保險費了,您有看到嗎?
而扣關通常是貨品有問題,例如NCC未審核通過,至於這個我想問您,NCC未審核通過的話可以合法轉賣嗎?
仔細看再回,謝謝。
你也請看看我說的第一句 你在哪裡買?

結果你說了一堆別人賺取不義之財又說末日審判云云之類還是不敢回答問題的核心

憑什麼你要別人用你認為合理的價格讓你買到你在台灣沒門路買的東西?

嫌太貴就是不買拉倒

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自然會解決衝突

他有詐欺你還是囤貨獨佔牟取暴利嗎?何來不義?

michael.gallery wrote:
而學生在國外都有US$15~25/小時的打工機會嗎?
據我所知沒打工機會的也是一堆。(這個部分請延伸看,機會成本。)
排隊到了,只買了一台嗎?
據我所知和很多在網路上發文說她買了幾台又幾台甚至被Apple警告還不高興貼文上來的人來看,並不是。


有沒有機會看什麼學生和甚麼地方吧。

Apple Store 是限 一人兩台 / 次。

BestBuy 是一台 / 次。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蔥油餅大叔 wrote:
你也請看看我說的第一句 你在哪裡買?...(恕刪)

我有看到。
在美國買,所以可以在台灣依照美國的工資和利潤來計價?所以如果我今天去了英國留學,不管是否已經有了找到了工作,只要去排隊代買都該依照英國的薪資來計算嗎?(我有去查過新聞那些排隊工的價碼並不是樓上網兄說的那麼高)然後連同到了台灣還是依照昢國的工資計算?
另外排隊工或是學生排隊的思考我在上面已經回過,請看看。

Raymond Lui wrote:
有沒有機會看什麼學生和甚麼地方吧。...(恕刪)

您這句話我認同,確實每個人的機會和際遇是不一樣的。
至於購買條件,據悉很多店家也是認錢不認人畢竟不小為了那一兩台跟客戶起爭執,除非你真的來過太多次被認出來。

至於排隊代買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077185&p=1
無法苟同

如果我今天工廠產地在台灣 我賣美國算台幣還美金?

我成本算國內物價還是美國物價?

照你說法 商業不必存在 你還是回去搞共產吧?

前幾樓有大大提出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如果打打電話就有那麼好賺誰要去工作?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