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屁股搖搖 wrote:
這一篇看來看去我就只看到kyota 一個人堅持用自己的「需求」來對ipad 批評,他用不到,所以ipad 是個四不像,當他有需要時,他自己連買兩台iphone/ipod touch,強烈又霸道的個性,基本上大家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對他充滿矛盾的文章做任何回應了。
kyota 兄,在下對你並不認識,所以不是針對你個人而發言,所以請別誤會。只是你這個人自我意識太強烈,實在沒有討論空間。你把自己當作是一個中心,從這個中心再去看其他事情,這樣你會忽略掉其他人的需求。東西變成,你爽你就可以買,你不需要,你就認為他沒有存在的必要。太自我,也太霸道。你可以因為一個「音質」上的需求,你甘願花錢連買兩台iphone/touch,而當你看到一個你完全想不到該怎麼用他的ipad 時,卻批它為四不像,你要其他人怎麼信服你所提出的任何觀點。
你後來打了一堆長篇大論我有太多地方可以反駁你了,而且你的觀點、提出的例子,也一直在隨著大家的反駁在做改變,事情越扯越遠,焦點越來越模糊,我也懶得做回應了。
最後給你提個醒,當今市場最熱門的幾樣電子產品:
輕省筆電netbook:價位友善,輕巧方便,文書娛樂
iphone(application):十多萬種app 讓iphone 價值瞬間提升(你連買兩台你比誰都清楚)
電子書ebook:Amazon kindle 銷售上百萬台,sony、asus 各大廠也都想分一杯羹
掌上遊戲機NDS/PSP:這兩台全世界銷售上千萬台的市場,我不需多做解釋
蘋果想的是甚麼,他想創造出一台可以把現在市面上幾個熱門商品的優點與功能整合在一台新的機器上,也就是我們所討論的ipad。如果你連這點都看不出來的話,那就不需要跟大家一起討論了。繼續待在你的「體積大小」框框裡吧。
你可以買兩台iphone/touch,你絕對比誰都了解「東西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的道理。既然這樣,幹嘛去批評一個你用不到的ipad 呢?
怪了,怎麼又一個不看文章的人? 一開始先打算來個"你沒過 iPhone/iPod Touch 的論調來阻止反對批評你標題的聲音",後來發現踢到鐵板之後收斂了一些,現在又改成因為兩個都有買,所以又變成我太霸道太主觀所以不能討論? 要大家不要和我討論...嗯...你有發現這邊不是你的論壇嗎,這種說法到底是誰霸道? 我回應你體積的問題有說錯嗎?
在蘋果的專區不去讚揚 iPad,早料到會有諸多 Fans 會有意見,但是你就這一句話我都可以反駁你,然後帶過這算甚麼? 難道沒看到之前的文章? 還是自動跳過? iPhone 和 iPod Touch 的關係你看了嗎? 我說過我應該是要買音質較好的 iPod 才對,因為現在 iPod Touch 只剩下聽音樂的功能,而且像我這樣買的人是少數。 這重點你看見了嗎? 看你現在回的文章內容,就是前文都自動跳過的最好證明。
你說我想不到他怎麼用? 好像也回應過了,我也舉出一些例子可以使用,你是記性不好還是怎樣? 我記得你說你覺得四不像這新物種的說法你是同意的,因為他是新的產品,這不是批評,不是拿來取代現有的筆電或手機,現在要翻盤嗎? 說話反反覆覆這是討論的態度嗎?
你最後提出的那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不用你來解釋蘋果的意圖,問題出在根本不可能! 這時你又開始不知道在想甚麼了,你又開始希望 iPad 能取代你提出的所有物品,還記得 iPad 不是拿來取代其他產品的嗎 ?
轉移你標題比喻錯誤的焦點,然後指稱我是待在體積大小的框框裡?? 這手法太低級了吧? 一點邏輯性都沒有,最後,我沒說過甚麼東西是壞的,不用再替我戴帽子了,我說了半天的適用性,還以為你聽懂了。
aabb大法 wrote:
kyota兄您誤會了,我並不是在質疑您同時購買iPhone/iPod touch的正當性,我只是提出一個看法,那就是每個人認為殺手級應用是大不同的,而你我所看到的應該不會比夾不死先生要遠.
而是很多東西要真的拿到用到了或許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樣更好用,所如同我之前舉的例子:想當初iPhone還沒上市時大家不也是不看好它?那是後來大家發現原來iPhone上面可以有那麼多有創意的APP以及那麼容易操作的系統後才發現原來手機可以做到這個地步,是吧?
也如同您"目前"看到的是iPad軟體的可取代性所以不看好,但在我看來這就如當初iPhone還沒上市時大家也是不看好它一樣的情況.
況且,如果真的很在意同質性的話,iPhone和iPod touch之間的同質性夠高了吧?只差在一個可打電話一個不能打電話,你也可以說Apple出iPod touch沒前途因為和iPhone同質性太高了,要聽音樂買iPod就好了沒事出個什麼和iPhone同質性那麼高的iPod touch幹嘛呢?是不是?
您提到iPad僅僅適用在室內、封閉環境的問題,我不會這麼看,室內的使用僅止是我個人想要使用的殺手級應用罷了,並不代表它只適合如此被應用.也不是帶筆電出門的人都是用在工作上,其實有很多人帶筆電出門卻是拿來休閒用的,而那些人也會是iPad的客群,況且iWork for iPad都出現了,所以輕度工作者也可能是iPad的客群.
另外一個看法,如果目前產業界也是不看好iPad的話那各大廠應該也不會有什麼相對應的動作了,是吧.
我們大都只關注於iPad在硬體上只是放大版的iPod touch罷了,而鮮少去關心硬體上的小改變對於軟體應用上面的改變可能會有多大,或許等到產品推出後一段時間等到iPad專用的APP出現後再回過頭來看看時下的討論應該會很有趣.
不管玻璃大小片,如果沒有任何保護的話給小朋友用都是危險的,所以我前面才會提到d3o高分子材質這種東西
其實昨天我打了一篇想和你討論,可惜文章送出時剛好帳號過期只好作罷,現在大略說一下重點。
你的這番話讓我沉思了許久,我在想著,我們的教育真的沒辦法教出比 Jobs 更有遠見的人嗎? 一下子忽然間覺得這真的值得好好思考,不過這又離題了。
我同意你說的,iPhone 的成功發展歷史,不過在同時間倘若日本手機也做出整合走出國門,或許以日本人從小的創意訓練,可能發展得更為強大,看看那樣多變的手機應用,都是日本首先發明,我認為 Jobs 的成功是因為剛好天時地利人和,而日本就是少了國際觀所以現在依然被鎖在日本國內,發展也就越來越被限制了。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 因為 iPhone 和 iPod Touch 是同性質的東西,所以我們常看到有人會說 "不要買 iPod Touch ,請直接攻頂買 iPhone" . "買了 iPod Touch 之後因為上網又想改買 iPhone" 這兩種說法,所以我才說,像我這樣買的人是極少數的,Apple 當時的做法眾說紛紜,但大多數人要不就選 iPod Touch,要不就買 iPhone,而我先前也解釋過我的感想,我應該是要買 iPod 才對,因為有 iPhone 的狀況下,iPod 根本只剩下聽音樂的功能,而聽音樂就應該選 iPod 的晶片,依照耳機的等級,聽起來畢竟還是有差別。
當時在 iPad 發表我是全程線上參與,從頭到尾花最多時間介紹的是甚麼 ? 是遊戲! 接下來才是搬出沙發,Jobs 作在上頭上網、看電子書的介紹,最後是週邊產品。
看到這,我已經不認為 Jobs 知道 iPad 應該怎麼應用了,他說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對全世界展示的用法卻只有在家裡的沙發上看電子書、上網比較有吸引力,然後就是另一位大師出來一直玩遊戲,拿著一塊石板在那邊左搖右晃,還有,一個被縮到原本 320x 480 大小的 Facebook 程式在螢幕正中間,說他可以使用 iPhone 的程式。
或許像你說的,硬體的一點改變,會讓軟體商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但至少現在還沒有。
我的看法是這樣:
手機的發展我假設他是往右,他的發展一直朝著筆電功能邁進,無論是速度、功能、擴充性、娛樂性、螢幕大小等等。
筆電的發展我假設他是向左,他的發展是朝手機的方向邁進,例如整合 3G、輕薄、體積越來越小..等等。
這中間一定有一道兩者都無法跨越的鴻溝,而這空間是相當狹小的,因為兩者都往中間去擠壓,不斷的向對方邁進,iPad 就是在這條細小的溝裡求生存,因此生存空間相當小,功能上很容易被左右兩邊的勢力取代。
這件事情,我想得到,各大廠商當然也想得到,但並沒有廠商敢這樣做,因為各個領域都有專精,整合的市場和必要性到底有沒有,是不是要樣樣通,樣樣鬆比較好? 還是就專攻一項發展?
但是 Jobs 認為有這個市場,所以他在發表會就說了,iPad 不是要取代這兩邊的產品,他是存在於中間的地帶,以目前看起來他是因為有 iTunes 撐腰,有了背後大批大批的程式設計師免費幫他想應用,因此他才敢推出這個平台,一個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去推的平台,但是他知道自然有大批的人幫他設計、幫他想,在 Apple Store 上的那群業者。
而你說到很多業者是支持的、看好的,我想這和我聽到的有一些不一樣。
但以Apple 的財力來說,即便 iPad 是失敗的,他依然可以繼續燒錢、繼續推展、繼續改進,還有宣傳,只要時間久了,我想他還是會被大家推崇說 " 看! 當初有多少人說我會失敗,現在我成功了!" ,就感覺像是 XBOX 一樣,錢砸下去發展,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成功,一開始難道他不是賣最慘的電視遊樂器嗎? 所以我認為一個產品要說是成功,應該要看前幾年,否則就只能算是耐力賽、燒錢比賽了。
以上這是我對 ipad 的看法,不知道aabb兄有甚麼看法?? :)
他為了"讓大家願意幫他打造軟體王國"所製造的誘因我想大家都看得到.由iPhone的成功我相信軟體自會找到出路,只是今天你我還看不出來罷了,至少目前對我而言,好用的上網對我夠殺就是了:P
其實iPod touch的上網就已經是夠殺了,但人就是這樣,如果你在用iPod touch二代上網,再讓你用iPod touch三代上網後....那種速度上面的差異會讓我不想再摸回二代機.(包括loading網頁速度的差異以及放大縮小速度上的那種差異)
同樣的如果用iPad上網我幾乎用不到放大縮小了,實在是有夠輕鬆愉快.雖然小筆電的螢幕也是差不多大啦,但是距離輕鬆愉快的境界那可是天差地遠了.
今天如果沒有app store,那iPad就會和現今的小筆電一樣一坨混仗侵蝕著公司的獲利食之無味但卻又棄之可惜,Jobs先生當然不會推出iPad了,但今天就是因為整個一條龍就只缺iPhone和Macbook中間那道"很難跨越的鴻溝",如果補齊了整個Apple霸業是不是就更是難以憾動?
而如果我們只以硬體的角度去思考,那中間那道"很難跨越的鴻溝"是真的很細小到難以求生存(這個前車之鑑太多了)
但是今天整個一條龍就快要完成了,如果是以軟體的角度來看,那中間那道就不會只是條細小的鴻溝了,這就和當初Apple想要進軍手機市場一樣大家都認為沒空間,後來才發現原來可以這樣搞.
我認為iPad的空間在於我前面提出有趣的問題,上網途徑的不同會不會影響到"願意付費看新聞"的比例?這隱含在檯面下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如果用小筆電的人比較不願意付費看新聞而用iPad的人比較願意付費看新聞的話,那iPad就不會是食之無味但卻又棄之可惜的產品了.
另外,iPad看起來拿來當作輕度工作機似乎也是蠻適合的(雖然沒USB但是以這種輕薄和亮麗的面版我想是瑕不掩瑜,Jobs應該是很怕打到Macbook吧),我想小筆電業者應該會蠻擔心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
kyota wrote:
看到這,我已經不認為 Jobs 知道 iPad 應該怎麼應用了...(恕刪)
怪的是,我看到那裡時,我不只知道Jobs 知道 iPad 應該怎麼應用,我還已經想到我把iPod Touch升級到ipad十種用法以上了...
建議你讀一讀這篇文章
Firebug作者喬休伊特論iPad
iPad怎麼用看每個人對於他要什麼這件事情想得透不透徹,以及他有沒有想像力去思考怎麼用它... 覺得iPad沒用的人,也就二種可能性,一種是他確實是需要一臺觸控式筆電,另一種是沒去思考過他需要什麼工具,一廂情願的硬要把iPad套在僵化的觸控式筆電的印象。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怪的是,我看到那裡時...(恕刪)
很感謝你提供這篇文章,這讓我有更多思考的空間,這和我研究的領域剛好有一些相關,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還是謝謝你。
儘管我實在不覺得在一個正式公開的發表會上,倘若 Jobs 早已知道有數種 iPad 與 iPhone / macbook / touch 截然不同、更好更吸引人的應用,他會刻意去隱瞞,僅用上網和閱讀電子書、遊戲帶過,因為實在不太合乎發表會的常理,要像你或樓下那位這麼有想像力的大大才能看懂,了解 Jobs 在展示甚麼之外,還能舉一反三的解讀出更多隱藏在背後的應用。
但你提的文章我簡單閱讀之後,有個疑問,那麼只要是這種大小的裝置平台,Android / WM 也能套用上他的話吧? 或許是我還尚未精讀的緣故,我會再好好想想。
aabb大法 wrote:
Jobs 先生知不知...(恕刪)
嗯,你提到的閱讀新聞從不要錢,變成民眾願意付費閱讀的這件事情,我就不以現實面、民族性、或者付費習慣來討論,倘若真的發生,那在檯面下的意義? 這很顯然的是一種風潮和文化的興起,但我想這還需要一個時代性來襯托才有辦法發生,例如大同電鍋,事實上第一個造出電鍋的並不是大同,推行不起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是時代性,一個時代還沒演進到那個階段,產品就算問世也無用武之地,買得起和需要的人太少,後來民生物質水準漸漸提高,大同公司也順勢推出了電鍋,還會派人到府教學使用,教主婦如何利用電鍋做飯,最後變成一種風潮、飲食文化的改朝換代。
會想到這個例子就是覺得倘若付費看新聞這件事情,他發生在 iPad 上面,那麼我想這是傳播界的一大福音,現在的新聞傳播業一整個慘到不行,曾經有人提到 iPad 可能是傳播業的救世主,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大概和我所說的相去不遠,但那時代性真的到了嗎? 我想可以拭目以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