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zer wrote:
其實就是usability的問題,現在的設計能不能用?能用;但是設計的好不好?不好...
usability易用性(from Wiki):
易用性是一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概念,易用性設計的重點在於讓產品的設計能夠符合使用者的習慣與需求。以網際網路網站的設計為例,希望讓使用者在瀏覽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壓力或感到挫折,並能讓使用者在使用網站功能時,能用最少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能。易用性是「有用」(usefulness)的一部分,而且包含下列元素:
可學習性 (Learnability)
效率 (Efficiency)
可記憶性(Memorability)
很少出現嚴重錯誤 (Errors)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會很要求使用者是不是了解自己在網站/軟體的哪一層,為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誤擊,降低了使用的效率。我們會對使用者錄影,計算按了幾次滑鼠翻了幾頁才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自己也是安桌椅的使用者,從ios轉過來後確實發現錯誤的機率確實有增加。當然,習慣之後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反正重開就好,但就因此了解到安桌椅在usability方面的缺陷。
其實安桌椅的毛病不止於此,按鈕的設計以及左右滑出的選單也都有些設計上的問題,不過要講起來就太長了。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不知你的認知能代表多少族群?
iOS在沒有人教,沒操作說明只靠自己摸索的情況下...我個人是覺得並不好上手
Android反而沒有這種障礙
所以是不是夠直覺易用,還跟每個人的學習背景有關
除非是很入門的初學者,不然一直強調使用者不了解自己在網站/軟體的哪一層...我認為是有點小題大作
了不起就是退出再重點...
你一直推祟iOS的那個可點選APP的設計,不也有人說Android一樣有類似的邏輯設計
而那種功能講簡單點,不就是一個"準HOME鍵"...只是它跳出來的地方是在執行APP上一層的位置
其實我覺得是這樣
也不是每個人都對每一個系統都摸的很熟,所以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實難免變成以偏概全
一樣再講WINDOWS好了...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會用
但絕大多數的人根本就只摸索到WINDOWS 30~50%那些常用的部份
所以其實你也不用這麼武斷的說什麼高下立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