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那些認為第三代 iPad 缺乏創新的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


u5321007 wrote:
iPhone 橫向(640px)開mobile 01 剛好一樣寬耶
iPhone 縱向(960px)開mobile 01 剛好一樣寬耶
iPad1 橫向(1024px)開mobile 01 剛好一樣寬耶
iPad1 縱向(726px)開mobile 01 剛好一樣寬耶

你說為什麼啊?
你說為什麼啊?
你說為什麼啊?
你說為什麼啊?


你到底在鬼扯什麼啊?...(恕刪)

留存一下,
有時間再說
mqazowsx wrote:
和Retina Di...(恕刪)

現在的iPad看網頁,跟有Retina Display的iPad看網頁,
不用縮放、一比一,大小就是一樣的,根本不會出現你模擬圖那種大小。

如果還是不懂那我放棄了...
請自行Google有關Retina Display的介紹,
或等新iPad上市你自己去店裡玩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還有上面fedora網友的說法好像也有點誤解Retina Display,
要分割畫面的app現在就有了,不過重點還是「Retina Display不會影響螢幕上的物件看起來的大小」。
有這麼難理解嗎?
拿個3G/3GS對比一下iPhone 4/4S就知道何謂Retina Display了。
L.H.O.O.Q. wrote:
還有上面fedora網友的說法好像也有點誤解Retina Display,
要分割畫面的app現在就有了,總之重點是「Retina Display不會影響螢幕上的物件看起來的大小」。.(恕刪)


但就算已經有那種 App,解析度也不一樣

那種 App 可能是把應用軟體的畫面「縮小」,讓一個畫面可以呈現 2~4 個軟體。

明顯缺點是:字會糊掉,或者圖會糊掉,因為解析的像素點不夠。

不是嗎?如果縮小還不會糊,那就太神奇了。


而 2048x1536 是原生解析度,可以說是由 4塊 1024x768 所組成

如果切成4塊 1024x768,放 4個軟體
每個液晶像素點是 1:1 對應,字不會糊掉,圖也不會糊掉


----------------------------------------------------

mqazowsx 網友大概是在說:連結太小,手指太粗,會點不到

但是瀏覽器具有「縮放功能」是最基本的
目前任何一牌子的瀏覽器,都有這個功能
包括:平板、手機的瀏覽器,都有縮放功能。

連結太小,點不到,把畫面放大不就好了...

在 iPAD 應該會更容易,因為它有 "多點手勢操作"
兩根手指往外擴張:放大
兩根手指往內擠壓:縮小
不一定要兩手,如果手夠大,一手就可以操作


我是沒用過 iPAD
但依照前面網友所形容的
iOS 的瀏覽器,八成是預設會「自動縮放」

即:不管網頁尺寸大小為何,瀏覽器都會自動縮放(放大,或者縮小)到佔滿螢幕,且字足以看清楚。

也就是說:不管螢幕解析度多少,不管什麼網頁,反正開了就是全螢幕。(自動縮放的)

至於這個自動縮放比例是多少,讓字可以看清楚,大概每台 Apple 機子都不同,都有一個內定值,因為每台機子螢幕解析度都不同。

當然這個是講原理啦,估計有些蘋果迷會不以為然、嗤之以鼻,反正它就是使用者良好體驗,會用就好,管它原理怎樣。

不過我這人喜歡追根究底,所以想探討原理。

fedora wrote:
但就算已經有那種 A...(恕刪)

我的意思是,你認為以後可能會有的那些應用,其實現在就可以做出來了,跟Retina Display關係不大。

這樣想就滿容易懂了,請記得螢幕的「實際大小」並不會變,分成四塊後都各只有4.85吋;
而用上Retina Display以後,螢幕上物件的「視覺大小」也不會變,只不過是看起來比現在更清晰而已,並不能因此塞進更多的東西。

至於mqazowsx網友,我很確定是他搞錯了啦...

L.H.O.O.Q. wrote:
用上Retina Display以後,螢幕上物件的「視覺大小」也不會變,只不過是看起來比現在更清晰而已...(恕刪)


可是「清晰」正是關鍵

以下兩組字串,「視覺大小」一樣
不過下面那一個明顯"糊掉",看久覺得眼睛酸





我做了一個實驗

上面是兩張圖
因為底色是白色的關係,所以只看到字...
Ctrl+A 全選能看到圖的大小是一樣的


第一張圖
-------------------
大小:320x240
字體尺寸:8

第二張圖
--------------------
原先大小:1280x960 (320x240 的 4倍)
原先字體尺寸:32 (8 的4倍)

然後縮圖
縮小比率:25% (4分之一),也就是縮成和第一張圖一樣 320x240


由以上的實驗,可以很明顯的比較
下面那張圖的字,因為經過縮小,「糊掉」了

糊掉的字,看久了很傷視力


當然這個實驗不是完全客觀,因為大家在看的時候,電腦螢幕解析度並沒有改變。

這個實驗是要「模擬」,當固定大小的畫面,縮小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iPAD2 1024x768 縱使有 APP 可以切割畫面,讓一個畫面可容納 2~4 個軟體,但那是經過縮小的,字和圖都會糊掉。

原先軟體設計是 1024x768 固定大小的畫面
怎麼有辦法變成一半或1/4?當然是縮小的!


而 三代iPAD 的 2048x1536 螢幕(相當於 4塊 1024x768)

若分割畫面,放 舊代 iPAD 的軟體(1024x768 畫面的軟體)
是剛剛好「原生解析度」的,也就是不用縮小
所以字和圖都不會糊

這個清晰度、銳利度,就是關鍵啊

視覺大小是一樣沒錯,但字糊掉對眼睛視力很傷,且觀看糊掉的字或圖很費精神。
fedora wrote:
可是「清晰」正是關鍵...(恕刪)

喔,我懂你的意思了。
因為我剛剛講的是說把畫面分成四個,可能可以這邊聊天那邊看網頁這樣的「一個」app;
而你是講「系統」把畫面分成四個,每個分割都跑不同的app,所以用原來1024x768的解析度是剛好沒有錯。

現在的問題是,當你把原本佔滿全螢幕的app直接縮小到只佔了四分之一個螢幕,雖然技術上並沒有「模糊」的問題,因為每個畫素都可以正確的被使用到,但是所有的內容、操作元件都縮小成了四分之一,試問這樣要怎麼看、要如何操作呢?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是,雖然分割成數個畫面,但控制項卻是正常大小的,而介面也能依照畫面的大小來做聊整、變動,就類似Windows 8中Metro程式的畫面分割多工那樣;不過這麼一來,的確就跟Retina Display沒有什麼關係了,我剛剛想講的就是這個。

下面提供參考。
Windows 8分割畫面,注意app在不同大小時介面的變化:http://www.youtube.com/watch?v=k_VG61WMDeU
你以為蘋果會使用1比1瀏覽網頁 然後讓兩邊產生空白.............想太多

蘋果設定上還是會採用1024x768比例去瀏覽網頁 只是文字會是新iPad的像素 就這麼簡單
而這種文字顯示等同印雜誌這類印刷品品質

在前後代iPad上看同樣網頁會這樣顯示的



前後代iPad看同樣網頁 顯示一樣
新iPad 圖檔等比放大2倍 文字套用字體以4倍樣像素顯示 不是畫X的原大小做放大而產生鋸齒或模糊邊緣
                              彈幕濃!
沒錯,大家講那麼多,要表達的就是,不管解析度有多高,網頁顯示還是會用最適比例呈現,因此乍看之下新舊 iPad 顯示網頁的比例看起來是一樣的,只是新的 iPad 會用多個 sub-pixel 去呈現舊的 iPad 上的一個 pixel... 類似那樣的概念。

官網上面的範例可以看出來,UI elements 在視覺比例上是相同的,可是 pixel 密度改變了...



更新:圖片被縮圖了看不太出來,到官網去看範例比較快...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只有完美的應用軟體才可以把硬體效能完美的發揮出來.相反的高效能的硬體.不一定可以完全發揮應用軟體

硬體很難追到軟體進步的速度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