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慮要買一台二合一的筆電, 可以當平板, 又可以當正常筆電
找了一圈發現, 目前Windows主流的二合一筆電唯一缺點就是使用時間僅幾個小時, 所以才會有平板的出現
可以提供使用八個小時以上的連續使用, 但無法提供一般筆電的生產力
現在Apple的 Mackbook Air M1 輕輕鬆鬆超過15個小時的使用時間, 又同時有完整的生產力
為何頻果不出二合一的Macbook Air, 拆開啟動iOS介面, 如同13 寸iPad Pro, 結合就是macOS的Macbook Air
拆開使用時間8小時以上, 結合使用時間15小時以上
這樣豈不完美?!
lata wrote:不會完美
最近在考慮要買一台二(恕刪)
只能相護遷就三種輸入方式切換間各自的不便
手指 對應觸控式電容螢幕 需要大圖示大按鈕
筆 對應電磁式繪圖板 不用大圖示大按鈕 但需要點擊時的顫動補償
鍵盤與滑鼠 對應你熟悉的win桌面系統 小圖示小按鈕 穩固桌面使用
蘋果是針對輸入方式做出不同人機介面最佳化的系統對應
真的推出來大概是跟Surface一樣 四不像的產品
Surface本質就桌面系統 要用鍵盤滑鼠
其他兩個輸入介面很難用
蘋果從iPad出來到現在 已經五六年說要融合iPad與筆電 至今尚未施行
簡單講
手指 筆 鍵盤滑鼠 三個介面互不相容
在蘋果想辦法融合出一個好用的介面之前
大致上就是Surface可以用而已 然後你要容忍在用筆用手指時的不便
彈幕濃!
買ipad搭配筆電使用才是最佳解
手指、隨手螢幕大小操作邏輯完全不一樣
ipad現在增強「輕文書」+「美編」及「特殊專業用」功能,
已經是平板的極限。
如果對平板功能覺得不足,
那應該選擇一台電腦,或者「全都要!」
小弟用過surface pro,
這是台筆電,平板功能只用過幾次就封了,
撇除微軟介面整合上總總的「爛」
1.螢幕大小
13吋不好手持,
11吋太小,有多功也不好用。
2.軟體功能差異
承上,
電腦滑鼠選取就是做得複雜又多層,
在平板上,
即使13吋螢幕,也很難用手指去按。
那麼軟體究竟要以筆電為主做得複雜,
還是遷就平板簡化介面?
3.輸入法
這點是非拼音語系的原罪….
用英語26個字母輸入不會感受到。
「選字」是一個問題,
平板跟手機以簡易輸入,
修正選字邏輯不一樣。
電腦版的注音輸入選字就是比較快。
二合一就是個「渣」
也許未來ipad能取代更多電腦的工作,
甚至打敗消滅電腦,
但這仍然是一台「平板」,
永遠都不會被稱作二合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