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觸蘋果的產品是在2014年的iPhone 6,後來就一路從iPad mini 4、iPad 2017(給家人用)、iPhone 8 plus、iPad mini 5、Apple Watch Apple TV。在蘋果的產品線中幾乎在差最後一塊拼圖(mac)就可完成生態鏈,加上自己有在玩攝影,每次在筆電上修完圖放到自己的手機上總會覺得顏色好像跟自己修的結果不太一樣,想買Mac來修圖一直都在我的願望清單上,直到今年初iPad Pro發表後我被他的廣告語深深吸引:
“你的下一台電腦 非電腦“
到底iPad Pro能不能取代電腦成為我的修圖利器呢?這個幻想驅使著我默默的把我手上買不到半年的iPad mini 5出售,花了一個多月等台灣上市。這段期間看到好多國外評測都好心動,曾經想我要買的是wifi版本,是否直接買水貨就好。不過後來還是等到上市才買,而且透過管道在上市第一天就拿到貨。
這次除了iPad Pro之外,搭配他的配件也有UAG保護套、藍牙鍵盤K380、藍牙滑鼠M350、亞果CASA A01以及Apple Pencil,默默的我在配件也花了快要本體的一半價錢

1.影像處理
2.文書處理
3.檔案管理
4.藍牙鍵盤滑鼠心得
5.結論
影像方面,我目前使用的機器都是M43系列,以raw檔來說不算大,再加上我是業餘玩家,平常也沒有在外拍或是上課,通常都是有出去玩的時候才會拍照,回家後把旅行的照片修一修上傳到電腦上。軟體方面我使用LR,但是因為不常拍照的關係我沒有每月訂閱,所以處理方式都是把Raw檔匯入iPad Pro後轉成dng檔再去修圖。因為最近比較沒再拍照,這次測試就拿老爸的5D Mark4來做測試,用的是東芝的CF卡(讀:150MB/s 寫:120MB/s),以傳輸照片約212張約7.19GB來計算,大約花了4分鐘把檔案傳進去,但因為導入的時候沒有進度條,所以有時候你會不曉得進度到哪裡,甚至會覺得他是不是當機了!
(補充:後來我接上Hub後開啟相簿中的輸入,用這個來傳輸的話似乎比較快!以418張15.7G的raw檔可以在5分半結束,而且有進度條可以看,Lightroom也有匯入的功能可以看到進度)
如果把導入的照片由raw檔轉成dng檔的話大概花了6分27秒,沒去計算過在電腦上需要多久,不過以這樣的時間來算好像不快也不慢。
再來就是編修的部分,以體驗上來說還算直覺,電腦上有的功能基本上行動版的都有,只是因為沒有訂閱的關係所以有些功能如筆刷、幾何等功能不能用,以及在修圖的時候沒辦法像電腦那樣可以直接拿修圖前修圖後來做比較,必須常按壓才可以看到修圖前的照片,風格檔的部分也沒辦法像電腦那樣可以直接套用,照片也沒辦法批次編輯。
(補充:後來才知道也是要訂閱才能批次編輯)
這邊會建議用Apple Pencil來修圖會方便些,滑鼠有時候在拉一些參數不是那麼的方便。對我而言就修圖來說的話iPad Pro是有辦法取代我的電腦,但如是專業修圖或是有上千張需要修的話還是用電腦作業會來的有效率些。
文書處理方面,平常工作的關係會常常需要打報告在word上,有時候在管理個人財務狀況也會用Excel來控管,以Word來說用的功能似乎跟電腦沒有太大的差別,唯一需要適應的是鍵盤輸入法的問題。在Excel上就有蠻明顯的落差,因為沒有用到太複雜的公式所以不太清楚他在複雜的運算是否可以處理,但有一點我很介意的是在同樣一排的計算邏輯上電腦可以輕易的用下拉的方式完成計算,iPad卻要一格一格去登打,另外也無法雙開兩個Excel檔,就需要大量資料比對的人來說很不方便。Power Point就沒測試了,不過有看一些Youtube影片有人會用iPad Pro來完成PPT,估計應該也是適應一下就可以完成的事吧,以文書處理方面來說只要不要用Excel或是太複雜的文書處理應該都還算可以取代電腦。
對我來說檔案管理的部分會跟影像處理有蠻大的關係,因為照片需要由記憶卡轉到iPad上,所以會需要外接Hub來讀取,第一次接上Hub一片風平浪靜讓我以為我新買的Hub壞掉了
(註:尤其花了兩千塊買這麼貴的Hub當下不能讀我心都涼了

後來到了相簿才有看到輸入的資訊。這邊有測試過讀記憶卡、隨身碟以及行動硬碟,讀取寫入或是解壓縮是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隨身碟或是行動硬碟不是Apple支援的格式是讀不到的,輸入或儲存沒有進度條也讓人覺得有些不方便,這讓我覺得iPad Pro在檔案管理上要取代電腦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註:是說也不意外,如果一切都那麼美好那筆電要賣給誰

最後是要分享iPad Pro接藍芽鍵盤滑鼠以及apple pencil的感想,剛開始只是想說去好市多買羅技K380回來試試平板接鍵盤是什麼樣的感覺,沒想到意外的好打,切換輸入法除了從電腦的shift變成caps lock不太習慣外,打字的體驗基本上跟電腦沒有太大的區隔。後來又追加買了羅技的M350,有的滑標後體驗更完整了,不用打字打到一半還要用手去戳螢幕(但還是會習慣對程式點滑鼠左鍵兩下),藍芽配對也還算穩定,比起買貴鬆鬆的Magic keyboard,這套大約可以讓你實現7成左右的體驗,想要省錢的朋友們可以考慮考慮。Apple Pencil的部分比較多人推薦他在繪畫筆記上面的功能非常強大,但因為我沒有繪畫筆記方面的需求,再加上我寫字的力道其實算蠻大力的,很怕如果我拿iPad Pro來做筆記應該很快螢幕就爆了吧!Apple Pencil目前的用途就是在修圖還有離開鍵盤滑鼠時取代我肥大的手指用,磁吸充電對使用者來說也很方便,Apple Pencil如果是有筆記繪畫的需求我個人是蠻推薦的!
其實能否取代電腦也許早在iPad Pro2018的一些相關評測就看的出來,而且有些國內Youtuber也已經有做過相關的挑戰!。雖然iPad方便攜帶,但目前我還沒有把它帶出門過,畢竟看了一些2018彎曲門事件還是會怕怕的,而且Apple Care的價格我也是買不下去。儘管目前iPad可以處理我大部分電腦處理的事情,用了半個月後的感想覺得當初應該要保留mini,然後再存一些錢買macbook對我來說會是比較有效率的選擇,除非後續軟體有持續更新跟上iPad Pro的腳步,否則iPad Pro的體驗再怎麼像電腦他都只是一台iPad。如果您跟我抱持著想買這台來取代電腦的朋友們,我會建議你們還是買筆電會比較適當(畢竟配件買一買也快要一台macbook air入門款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