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個標題大家看到都會忍不住去看一下吧~
我看了一下文章,我認為全文有幾個想法,想和大家討論一下
希望是理性的討論
1)一九八四年,蘋果一則經典廣告,一位少女躲過手持棍棒警察的追趕,用力將手中的大槌砸向獨裁者訓話的螢幕,意喻要大家走出由IBM統治的集權世界,宣告麥金塔電腦的問世。二十多年後,蘋果自己變成了令人畏懼的獨裁者。
老實說,我不認為apple是獨裁者,apple的產品和策略的確是高明,但離獨裁還很難吧.....不過是一個別家都競爭不過的產品
文中提到,apple宣告產品力回來了,其實,各大行銷書籍不是也同時強調產品本質的重要性嗎??由其是網路發達的現在,你的東西好不好用?好不好吃?一下子都可以由網路傳達到世界任何地方
2)下載一百億次的數字,更是讓所有電信業者都傻眼,這天文數字擠爆了電信公司提供的網路頻寬。「電信公司是負責提供一條管線,讓客戶直接到App Store上買東西,中間都跟我們無關,賺不到錢」中華電信行動分公司總經理石木標苦笑說
電信業者苦哈哈,因為吃不到apple餅,我看到這文章真的是想跳起來叫好~~~也想罵罵中華電信的高層
大家想想自己週圍,有多少人是因為3gs的中華獨賣而跳去使用中華(我就是),有多少人因為iphone開始使用了3g上網電話?沒想到,現在中華電因為看別人賺眼紅,所以要跳出來反對??
我覺得,要建立頻寬不就是電信業者基本的嗎??台灣的頻寬在科技國家中有多慘,大家都知
3)「iPhone4?要排隊哦,大概等一個月以上,要不要考慮三星或HTC的手機。」
「開發iPad版的專屬內容?你們再想一下,現在電信公司主攻的都是Google的Android系統,Android是未來主流。」不願只為蘋果作嫁,電信商拚命推銷Android手機,不斷說服內容商轉投入開發Android的內容及軟體,背後牽動的是一個龐大生態體系的生存戰。
android和ios的arpu值二者差不多,但android大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市集"
市集和開放的市場,讓人自由競爭不錯,但相對的,對消費者來說,只要業者上架不夠多的"市集"就會造成消費者找尋商品的不易,以apple來說,要麻去app store,要麻去cydia,二者應包含了95%以上的軟體
但如果,今天你要在android找個軟體,你可能要去"跑十家店(市集)"才有,不是更不方便嗎?當然,也可能因為賣的市集多了,有人會作些降價活動.....
站在業者的立場,我要讓我的商品去十個市集上架,或是管理一到二個市集,也是有差的,如果你產品有一百支呢??
至於arpu值,我倒有點不相信.......二者差不多?
天下原文
http://taiwan.cw.com.tw/find/article5-1.aspx
====================================================================
會寫這麼多字,其實不是什多高明的見解,但我總在看此文章時,覺得媒體真的會引導大眾走向他們希望的路
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想想背後的原因
我認為,我只看到吃相難看的少數業者和媒體的串供
謝謝大家指教和批評
消費者不是傻瓜,當然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並掏出鈔票去購買
如果發展android的各家廠商所出產的各項產品(小弟不否認市面上已經出現許多很不錯的平板)
在價格、使用習慣與售後使用方便度上一和蘋果的產品比較下來,直接反映在銷售量上
該檢討與改變策略的也該是這些所謂的大廠吧
把東西賣成這個樣子也實在該開場嚴肅的內部檢討會議了
出了一篇文章為這些大廠抱屈實在是沒甚麼意思
還把人家說成獨裁?賣得好就被掛上獨裁的帽子?
跟我們這些單純只是想要好用的東西的一般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小弟最近才購入IPAD2
同事已經多次慫恿我去買android的平板
便宜、功能差不多、錄影的畫質好、拍照的畫質好、不用JB直接可用謎軟體....
但我在比較過許多網路上使用的影片後
老是覺得android好像還是呈現多頭馬車的發展中的狀態
很多人都在研發很多人都在出現新的技術,看起來真是很好、吸引人
但會不會太多太雜了,比起蘋果已經將許多常用功能都慢慢整合的極為精細的地步(像facetime)
我還是選擇買來就不用在那邊東找西找軟體的蘋果就好了
大廠們,加油好嗎?
另外也跟版主一樣拍拍手
文章中出現這句話:
""消費者會想,「那我每個月付出的一千多元語音及上網費到哪去了?」""
這句話是想要引導讀者想到哪邊去呢?
付出去的錢當然是給了各家電信連線業者啦
自己從各用戶這邊收了連線使用費賺得飽飽的還在那邊哭窮說賺不到更多
這吃相會不會太難看阿?
自己吃不過人家還在罵人家吃太多吃很大?
反正全世界大家的狀況都差不多,中華電信也別太難過好嗎?

文章中還出現這句話:
""在你走進電信公司選購手機開始,各方勢力悄悄滲透你的腦袋,恭禧你,你已經加入了這一場蘋果與反蘋果陣營的對決裡""
言下之意是消費者要選邊站?還是撰文者要大家選邊站好讓大廠大賺錢?
這樣的文句出現在天下雜誌裡
拜託一下天下雜誌的高層
這小姐可以請他回家吃自己了
不過還是要請台灣廠商多多加油
希望哪天也可以出一款可以席捲全球的好物給消費者
以上拙見,不要吵我吵架啦

首先是把蘋果視為獨裁
如果像當年微軟把瀏覽器綁在作業系統上
這或許可以說是獨裁
但是蘋果獨裁在哪裡?
黑莓機也是獨立封閉系統 怎麼不說是獨裁?
黑莓機當初在美國市場也有很高的佔有率 只是逐漸下滑
怎麼沒人把它視為獨裁?
獨裁是壟斷 而且用現有的勢力去逼迫其他廠商
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但是就像先前市場分析提到的 蘋果很大的優勢就在於能用量去和製造廠商談判
然後用量來壓價錢
試問:哪一家的廠商可以對自己的產品這麼有信心?能夠衝到這麼大量?
消費者也不是笨蛋 蘋果絕對不是光喊一喊 消費者就傻傻地跟在後頭
如果一台不容易上手 沒有啥樂趣的手機 誰要買?
大家都會公認 蘋果的產品(不管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
在作業系統上或許有利有弊 但是工業設計(美觀也許見仁見智)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這怎麼做到?
大家都知道他有哪些優點 但是為什麼做不到?
那能說他獨裁嗎?
為什麼Android要用機海策略來單挑蘋果一家?
怎麼沒有一家能夠做到:嗯!這確實是蘋果的對手!
蘋果花在一支手機或是一台平板的工夫 真的是其他家難以望其項背的!
如果各家還是想用機海吞食apple的市場 只會看到自己的手機跌價更快!
因為隨時都有新手機來換掉前一支!
昨天看到購物台在賣ACER的平板
結果斯容拿出來的是歐巴馬在用ipad 美國某州警察用ipad來執勤 xx用ipad來oo
拿出來的都是ipad 然後來告訴觀眾:平板多好用
換成是我 我會更想買ipad 而不是ACER
這就是人家設計的功力!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如果台灣的大廠們還停留在規格這個角度,那麼就算再給十年,情況很可能還是跟現在一樣。
成功的逆向工程只能做到ME2,但無法讓你變成巨人,而且為了取得訂單,必須在利潤上做出重大讓步,最終以縮短產品生命週期來爭取高獲利的sweet spot。
Clone得再精巧能夠規避專利官司,但仍脫不開山寨的陰影,這是亟欲晉升品牌大國的濫觴,只要對手易弦改轍,好不容易獲得的取巧優勢立刻慘跌,必須砍掉重練。
經典的工業設計、系統設計,軟硬體整合,並不僅僅是炫麗的外表這樣膚淺。
品牌選邊站,跟政治選邊站,同一個下場,可憐的是消費者,還有被剝削的老百姓。
大聲疾呼擁戴某個平台的,最終都會面臨一個窘境,原來,不論是誰上,你永遠只有被宰的份。
你累了嗎?
別再用新鮮的肝,換永無止境的成長率了吧。
當你忘情地把對方胃口養大的同時,別忘了提醒自己,對方是老虎,不是貓咪;而你只是一隻熱情的羔羊。
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債留子孫了,更可怕的是大喇喇地樹立起一個值得國人深思的負面榜樣。
試問我們視為國家榮耀的政、商、團體、機構都這麼投機取巧,你讓我們的下一代怎麼看?
無論誰輸誰贏...
Google 是永遠的贏家....
Android 上的軟體...大部份是免費的...
請問 那些廣告 誰賺去了? Google
只要上架,Google 就有錢收....(除非跟我想的不同,有人點才要付錢)
不過,廣告主要是增加印象,看到就要給錢。
別說開發者也賺到錢喔....前提是User 看到後,還要點廣告...
若是在地化的軟體,以目前的用戶來說...想賺錢很難...
還是以英語體系或多國語言的方式比較好...
而且在 iOS 這塊,還是以Google 的廣告為主...
Apple 的 iAd 還算是小市場...
廣告的上架費都是Google拿去...
裡面提到 台灣的廠商要聯盟....
我想 不太可能,那只是個形式而已....
之前政府要救Dram 廠商都不要了...
大家都想當老大,都要主導...都要利潤(賺的不能比現在少)
沒有先給,怎麼先得.....他們去請教農夫好了,難道他們每次種都保證大豐收....
等到他們肯放下的時候....Apple 不曉得佔領多少企業了..
現在的問題是....軟體與應用,誰先建立平台,誰就獲勝....
Microsoft 就是個例子...Office 佔了多少企業市占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