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時代的產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取代人力,獲得企業大量使用,
PC大量生產後壓低了價格,也因此打入了一般民眾生活。
iPad能為企業開拓新商機或者再節省企業支出嗎?
民眾目前大都很想買來用看看,使用後讓生活有了什麼改變呢?
微軟跟PC是由模仿賈老大的蘋果而造就了PC時代,
為什麼賈老大當初會失敗?因為無法一直創新,最後被追上了,
用了長達一年時間改進的iPad2有拉開與對手的領先距離嗎?
目前要模仿iPad的硬體與軟體的難度有多高?
.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1/03/05/smartphones-and-tablets-still-have-a-long-way-to-grow/
全球目前有51 億手機用戶及 12.7 億電腦用戶,
全球平板的市場有多大?iPad目前領先1500萬台,
會被追上嗎?
.
我認為,PC時代是賈老大帶起來的,這非常讓人尊敬,
而賈老大目前正帶領世界走向另一個潮流,這更是讓人尊敬,引領兩次電子產業革命
但會不會是""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小弟存疑。
因為,
如果沒有超過PC的使用者數量,可以說是後PC時代嗎?
軟體變簡單、方便就是後PC時代嗎?這幾十年來,軟體是愈來愈簡單、方便嗎?
請問大家認為iPad的使用者要多少才叫做""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小弟的一點小小想法,與大家分享、討論。
一台有足夠運算功能可以讓你看影片,上網做很多事,聽音樂, 做一些五年十年前沒有PC就辦不到的事,
卻又可以隨身攜帶的電腦, 自然就可以取代的PC功能的一部份.
由Microsoft帶頭的, 把軟體愈做愈複雜, 把一堆使用者可能一輩子用不到的功能硬加上去, 搞到過度肥大,
然後好叫使用者再重新買單一次的做法, 顯然是會嚴重的受到挑戰....
單一功能, 低價位甚至免費, 使用者買的是會使用其中70%~90%以上功能,而且單純只做某件事這樣的
軟體, 也許是以後的軟體主流.
電腦也可以很簡單使用, 不需要經過痛苦的學習, 不需要專家般的思路, 就能用來做自己想要的事.
這是我觀察我那個完全電腦白癡的女朋友用iPhone之後搞出很多連我也想不到的東西之後的體認...
就算平板使用者的數量再多, 你自己沒買沒使用, 又如何體會什麼叫「後PC時代」呢?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allocation_9 wrote:
為什麼賈老大當初會失敗?因為無法一直創新,最後被追上了,
胡說八道!
Jobs 1985 年被趕出 蘋果, 當時真正可以說堪跟 Mac OS 比的 Windows, win 95, 仍然是幾乎 10年之後的事
所以蘋果 1985 年後的沒落有其原因,董事會支持那時的 CEO 把 Jobs 趕出,
CEO 與 董事會 都犯了大錯, 當然公司後來 (1997)瀕臨破產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CEO 原來是賣可樂的, 你想他懂公司那個創新值得繼續嗎?
Jobs 離開後開了 NeXT 跟 買下 Pixar, NeXT做的就是現在( 20多年後)
iOS 的東西, Pixar 則是每部片都幾乎是
動畫的突破, 如 Monster Inc 是動畫裡第一次把毛模擬得那麼逼真, Finding Nemo 則是動畫第一
次把海水模擬得那麼像, 等等
微軟大發的那幾年基本上蘋果早就沒有 Jobs 了,所以台灣的 PC 業一直還妄想可以重複 PC 的歷史
卻不了解一切的條件都不一樣了
97 年後 Jobs 回去 到 2010 年底時蘋果市值已經是微軟 的 一倍半大了, 今年之內很可能會超過微軟的 2倍
有沒有 Jobs,蘋果的表現是差很多, 不過現在的蘋果已經被 Jobs 重新改造了, 接下來好幾年的計劃都早已規劃好了
allocation_9 wrote:
為什麼賈老大當初會失敗?因為無法一直創新,最後被追上了,
閣下對於電腦發展史、個人電腦市場、以及公司營運的認知有很大的偏差。
Apple 在個人電腦界的慘敗與 Wintel 陣營的成功,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市場區隔。
後 Jobs 年代 Apple 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抱持和閣下相同的大眾想法。
整個公司被「市佔率」魔咒牽著鼻子跑,沒有搞清楚他們的利基市場到底是啥,
產品線複雜不堪,完全抓不到方向,到最後 Gil Amelio 妄想以「複製 PC 經驗」的方式來絕地大反攻,
結果失敗到一塌糊塗,資金流動距離破產邊緣不到一個月。
Jobs 回到 Apple 以後最偉大的貢獻,不是在於他帶回來多少創新技術創新點子,
而是在於他幫 Apple 「砍掉了」多少創新技術和點子。
Jobs 回 Apple 後大刀闊斧砍掉了不少產品、計畫、服務,精簡整個產品線,
此舉幫 Apple 重新建立了營運方向,並且開始佈一個十年的局。
作為一個領導者,Jobs 無疑是一個「風格強烈、具有遠見、魅力過人」的角色。
但是說這些點子都是 Jobs 的創意,這就太偏離現實了。
作為一個 CEO,有很多事是他不該管、也根本管不到的。
allocation_9 wrote:
用了長達一年時間改進的iPad2有拉開與對手的領先距離嗎?
目前要模仿iPad的硬體與軟體的難度有多高?
很不幸的,你的想法正好就是很多台灣電子代工廠的想法。
買平板時只看硬體規格?那你完全沒有抓到重點。
你真的知道 iPad 和對手的差距有多遠嗎?告訴你:整整十年!
從 Jobs 開始在這個所謂的「後 PC 年代」佈局到現在開始收成,已經經過了十年。
十年來 Apple 的每一個動作都和現在你看到的所有東西有關。
整個一切的核心就是四個字:資訊服務。
這不只是單純的技術,還有人脈、金流、內容供應鍊的整合。十年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經算很快了。
台灣不儘快建立完整的資訊服務概念,就一輩子給人代工代到死吧...
有買ipad的人難道就不會使用PC或是Mac嗎
單純上網玩玩小遊戲可能就用ipad
但是當我想打nba2k11 我還是回來用PC
說ipad的軟體多強多強 其實大家應該心知肚明仍然有很多不足
例如keynote不能插入音樂 所以要做精緻的ppt還是回桌機
所以ipad要完全取代PC或是MAC應該還有好長一段路吧
但是小小一台ipad可以有這樣的表現真的已經讓人愛不釋手
而且個人覺得ipad的概念比較偏向美國人的消費
很多資源都是從itune store上去購買或下載
但是看看我們台灣版的itune store
資源相對少很多很多 沒音樂沒節目
只能希望未來能越來越進步囉
而且這些東西現在在台灣大家應該都用p2p軟體就可以得到
又不花錢
最後補充一下
是我太久沒注意3C產品嗎
現在3C產品怎麼整天都在比品牌
其實身為消費者 應該就是要讓業者他們去競爭
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產品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