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 關於磁浮避震墊

如果機台是後級擴大機的話...
都已經是上百公斤的重量了!!..,
本身就已經很穩了!!.
避震器或用其他的角錐對其影響應該是相當地有限!...
磁浮避震器像Elite Acoustic 的 MSI 系列...
我自己就用了三十幾顆了...

如果真的要用這些附件..,
魔墊每cm平方可以耐重500kg..,
或者,Symposium 的 Svelte Shelf 也可承受至130kg的重量...

請參考:音逸音響
http://www.fineaudio.com.tw/p-table.htm

不是後級的話..,就當我沒說過了...
希望有幫助到您!!謝謝!!~
ar3a wrote:
那如果4個腳下面先墊...(恕刪)


理論上應該是很完美的solution...
但可惜在小弟的經驗上..,
機器的重量分布如果不是很平均的話..,
應該因重量會造成這種磁浮避震器一邊高一邊低這樣...


感謝樓上的大人回應

目前待克服的是一個機台是裝有液體 因為很怕振動(會產生水紋)
所以要作到無水紋發生

樓上有前輩提到彈簧類的東西
其實目前待克服的振動都是低頻微振 阻尼型彈簧無法發揮效用
因為這些可能是建物本身共振/或是其它振動源傳來的
都無法將這些微振給完全消除

所以才會把腦筋動到音響用的磁浮防振墊上
因為是非接觸的方式
yhchao wrote:
感謝樓上的大人回應目...(恕刪)


這個問題我正要問大大,即然說了,那答案應該是無解,事實上是有解,但不可能花下去的,原因大大也說了,那是結構傳來的,以前在半導體廠,在建廠時機台的位置就已經定好,同時做結構加強了。接觸或非接觸實質上並沒有差別,因為在模型上都算是彈簧,只是線性、非線性,反應時間的差別而已,最後的能量還是會傅到機具上。如果振動是穩定的話,是能找找看有沒有人做主動補償式的穩定裝置。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利用四顆軟式網球固定在腳下板子,板下再用磁浮墊試試。

軟式網球的避震效果不錯,省錢又耐重! 希望有所助益。
機台大約在100kg上下 , 如同 機車未載重 容易振動 ,
機台大約在1000kg上下 , 如同 機車載重 不容易感到振動 ,
同樣道理 50噸 裝甲車 於石頭多的山路 不容易感到振動

so 建議 機台 先鎖上 900KG 底座 後 再於 底座下加上避震器
這個問題應該是要先問你要克服的頻率是多少?
震動來源是哪裡?機台本身發生的還是結構產生傳到機台上?
以目前看下來似乎機台內有液態裝置,是否為光學設備?

1.若機台本身不會產生震動式靜態狀態,那問題來源就來自結構本身了。需要先了也你的背景震動或是樓板的vc震動等級,才有辦法制定對應的方案。
2.依據前面留言得知目前碰的狀態是低頻震動產生的問題,使用相對應的避震器應該也會有用,只是能否達到預期目標。一般彈簧式避震器有撓度區分,目前依照CNS相關規定的彈簧標準撓度是25mm,依照您的說法震動等級要求相對高的情況,且不考慮水平向問題。我認為在一般環境中要讓機台乘載的液體無波紋產生(包含人員走動),所需要的彈簧撓度至少100mm。而氣墊式避震器一般預估大約僅有撓度約30~50mm。
當然震動源固定也可考量主動式避震器。
3.增加設備的質量塊這個方式一般是抑制機台本身的震動,對於外在傳遞到機台部分還是需要靠隔震裝置。所以不建議這個做法。有人會認為增加重量可以解決振動問題,那必須先考量震動來源。如果本身1kkg的設備會產生震動,要抑制這個震動至少要是此設備的1.5倍重量,加上本身的1k重量,總重量會來到2.5kkg重,且設備和質量塊鎖固在一起後還要在最底部加裝避震器,整個抑制震動的方案才算完成。這個方案大概能衰減震動源一半的震動再透過避震器隔震(主要震動來源是來自機台本身此方案才有用)。

以上建議提供您參考,有需協助也可以和我們連繫!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