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決定跟大家分享自己這樣摸索到現在的經驗談,如果有錯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個人認為最大的癥結點在:為何家裡用的投影機,都要跟所謂“家庭劇院”綁在一起
尤其是經過那些專業的店家,更是被那些頂級音響設備給虎的一愣一愣
很巧的是附近的賣場正有投影機的展示,開放的空間沒有人緊迫盯人的看你,感覺起來沒壓力,
光線對了、聲音對了,再看看機器,就這樣先鎖定BenQ W1100,拿了廣告單回家仔細看,至少幾個專業的名詞要先記得,比方說這台2000流明現場不太需要關燈,解析度有支援1080p看來還算細緻,有20瓦的喇叭現場好像也還聽得清楚,投影機要放的桌子跟牆壁之間的距離可以有多大的畫面是不是有比42寸電視大...等等
於是鼓起勇氣到就到光華商場近找了一間店家問問,
很不巧的他們現場沒有這一臺,不過老闆很熱心(一解心中對這類店家高傲的印象),
就多問了一些問題,除了上述狀況,後來也提到所謂3D功能
老闆說現在很多廠牌都有3D功能,電視投影機都有,有的甚至拿來做主力推銷
但是都沒說,要看3D除了顯示方式,我還要再準備3D的藍光播放器、3D眼鏡,更重要的是3D的影片或是電玩DVD那些都是額外的花費...
感動,竟然沒有要騙我錢的意思那麼看3D又要多少的距離才夠?老闆說,BenQ W710ST這款也有3D功能,
而且是"短焦"反而比較適合我的需求。"短焦"又一個新名詞,按老闆的說明+我的理解應該是像相機小花模式~呵,就是投影機可以在靠墻一點放,也能放出大畫面
就這樣有多認識了一點投影機的東西,中間雖然有穿插著推銷店裡的EPSON跟OPTOMA,但老闆真的有耐心的解說,就不那麼排斥。
這樣就似乎我第一階段的投影機有感化似乎完成!! 寫得很白話,各位大大別見笑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