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篇科普的文章
說到在核融合過程中
會產生極高的溫度
於是電子就會脫離軌道,變成黏呼呼的一團,就是電漿
而要如何穩定這一團電漿,就是核融合發電的關鍵技術之一
然後我又想到,平常我們所謂的電漿電視
其中說的電漿和核融合的電漿是同一種東西嗎?
電視也沒幾百萬度啊?
好像電漿也可以控制啊?
實在是門外漢,所以不懂
還希望神人解惑
謝謝
westfos wrote:
電視的電漿是否就大陸稱作的“液晶”?跟核電用到的那個不一樣,這裡是指即使在液態也能保持分子按照一定取向排列的性質,用電壓可以控制分子的方向達到透光或者不透光的目的。
電漿﹙PDP﹚跟液晶﹙LCD﹚差很多喔
重新做功課吧
雖然我不是很懂
但核融合的電漿跟電漿電視應該等級不同
就像人工的核融合跟太陽的核融合等級不同
可以查查維基百科的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
基本上在真空底下把氣體利用高電壓把它強行拉出他的軌道,然後這些游離出來的電子、離子受到高壓的吸引,
能量會非常高,會彼此撞來撞去,就像用果汁機打果汁一樣!
這種狀態就是電漿了~
而不同的氣體的游離能也不同,所以發出來的光也不一樣~
大陸叫做等離子體也頗傳神,這時候電漿裡面是等電位,沒有壓差的....
因為電子跟正離子的數目一樣多,一整個就是電中性~~~
一般而言,電漿的溫度高達好幾千度,就像太陽一樣!
只是由於在高真空底下,這些電子雖然非常燙,可是卻沒啥質量,根本就起不了啥作用...
所以各位並不會覺得電漿電視或是日光燈管會燙到幾千度去~
當然太陽就不是了XD
至於核融合的電漿,這小弟就不熟了....
因為不夠了解,無法用簡單的比喻讓大家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