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四月的時候,Garmin宣布將在今年九月舉辦Garmin Run路跑賽台北站的消息,由於這項賽事不僅是長年深耕跑步市場的智慧穿戴品牌Garmin之年度盛事,今年的Garmin Run投入更大的規模與更完整的訓練資源,推出以亞洲主要城市為主題的路跑系列活動,一共橫跨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香港、菲律賓與台灣等十國,每一座城市都設計了專屬完賽獎牌,只要完成全部十站的挑戰,還能獲得象徵榮耀的18K鍍金獎牌。
雖然我平時都有進行重量訓練以及參與棒球比賽等訓練,偶爾還會挑戰台灣百岳,但老實說跑步並非我的強項,平常在健身房最多就是用跑步機進行陡坡快走,或是偶爾到附近學校的操場跑個2、3公里,之前都沒有參加大型路跑活動的經驗;但長期以來Garmin運動腕錶已是我運動與訓練的好夥伴,很想現場體驗看看Garmin所舉辦的路跑活動,於是就趁著這個難得機會上網報名了這項賽事。

時間快轉到今天(9月21日),這項賽事共分成21km、10km與5km,官方一共提供8000的名額,當時開放報名很快就秒殺一空;而今天的賽事流程是從清晨4點就開始進行,距離最長的21km組別是從上午5點起跑,10km組為5點30分起跑,由於我之前沒有參加路跑賽的經驗,於是我報名了最入門的5km組,則是從上午6點30分起跑。

雖然5km組不用在天還沒亮時就開始起跑,但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比較晚起跑的代價就是太陽出來後就得面臨高溫的考驗,原本幾天前看天氣預報似乎會下雨,結果今天一早天氣倒是相當棒。

抵達現場時,許多參賽者陸續寄放物品,或是到現場的攤位參觀,Garmin Run這次也與許多公益及永續環保活動進行合作,包括攜手富邦金控推廣的「Run For Green」計畫,參與富邦金控舉辦的2025富邦全民線上跑活動,每當跑者累積 40 公里,富邦金控便替跑者種下一棵樹;另外還有Garmin Run永續發展辦公室以「自己的水自己背」,號召永續先鋒隊25位跑者,在賽道上率先實踐減少一次性垃圾,並串聯400位公司同仁共同完成海廢藝術創作,漁業廢棄物轉化為「海漂魚」作品,喚起大眾對廢棄物與氣候升溫的關注。

在活動現場的主舞台上,可以看到結合各國元素的背板,充分呈現亞洲系列賽的特色,吸引不少的參賽者前來拍照留念。

雖然Garmin Run台北站是整個系列賽的第二站,但這裡展示的「十城完賽紀念獎牌」則是首度亮相,透過城市專屬元素打造獨特設計,例如台北站就是以經典的鐵窗花為設計元素,參賽者只要在2022至2027年間完成全系列10站,就可獲頒這塊18K鍍金榮耀獎章。

這時已經接近5km組的出發時間,做完熱身後就往出發點集結,此時所有的參賽者都已蓄勢待發,準備挑戰個人最佳成績。我這次也特別帶上Garmin最新推出的fenix8 Pro MicroLED運動腕錶進行記錄,而相關的測試與心得我也會在之後以完整文章跟大家分享。

鳴槍起跑之後,將近2000名參賽者同時出發,剛開始遭遇「塞車」狀況,我就先放慢步調盡量跟上前方大隊緩速前進,沿途的參賽者看起來都比我年輕許多(我年齡都奔5了...),所以當我覺得有些跟不上的時候,就只好轉移目標到看起來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參賽者上,一樣是跟上步調與節奏為主;而我所配戴的Garmin fenix8 Pro MicroLED,也會隨時提醒我目前的距離以及速度,當然還有心跳監控提供參考,最後也順利地完成比賽。

完賽後便來到領取完賽禮的帳篷,聽說這次的完賽禮相當豐富,現場還聽到有人說為了5km組的專屬完賽禮而取消原本想參加21km或10km的念頭。

剛才提到的5km專屬完賽禮就是這隻樂高小人偶,要是還可以客製胸前的號碼貼就更讚了!

附上這次的成績,完賽時間為37分將近38分鐘,和我預先設定的30分鐘還有差距,不過考量之前很少進行跑步訓練,設定的低標是至少在總名次的前50%就好,所幸還有達到這個成績,只能說每一項運動都有其學問與專屬的訓練方式,但如果搭配Garmin運動腕錶所提供的訓練建議,搭配持之以恆以及飲食均衡,相信成績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