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身為警察的老公很幸運地再次徵選取得出賽資格,將代表🇹🇼台灣的警察及消防去🇺🇸美國參加兩年一度的世界警察消防運動會(WPFG,World Police and Fire Games)~ 這次將是他第四度參賽,回顧過去的足跡,從2019年中國成都、2022年荷蘭鹿特丹(因疫情延後一年比賽)、2023年加拿大溫尼伯,到即將迎來2025年美國伯明罕,他已經第四度踏上這場國際舞台,雖然這比賽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但為了出賽為國爭取榮耀,展耀我們國旗,每一次的機會都想好好把握。




Biathlon 運動後射擊是WPFG所有競賽項目中,較具挑戰性的一個競賽項目,主要由「跑步」和「射擊」兩項組成,賽程內容包含了3次1600公尺跑步,以及2次射擊12發子彈,而選手的射擊成績會換算成時間,與跑步時間加總後計算為總成績,總完成時間最短者為獲勝。 選手必須跑完1600公尺馬上進入射擊圈內定點射擊,完成12發射擊後再繼續跑1600公尺,持續到完成賽程的距離為止,若在射擊時子彈未完全命中目標,則會遭到裁判加時計算,這項賽事不僅著重跑步的速度,更對選手的衝刺、耐力、精準、技巧、體能、穩定有極大的考驗。 完整的賽程內容: 1.跑1600公尺 2.再定點射擊12發(標靶距離25公尺) 3.再跑1600公尺 4.再定點射擊12發(標靶距離25公尺) 5.最後再跑1600公尺 |
|

八年如一日,認命地臣服規律
五點晨鐘鈴響,七點訓練完跑,八點準時上班。
有一年寒流來襲的冬天,夜色還黑,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隱約看見床邊坐著一個人影,著實的嚇了我一跳,看他靜靜地坐在床緣許久,雙手托著頭,一動也不動,我心想這人幹嘛不睡覺⋯⋯ 便開口問問他:「幹嘛不睡?」他回:「噢已經早上五點了,在想說要不要去跑步。」我知道他想睡,畢竟前一晚入睡的比較晚,而且天好冷,我說:「就繼續睡呀!」聽完我說完這句,他就默默起身換衣服,準備出發要去跑步了。 (成功男人的背後,果然都有個會說狠話的女人啊!!!🤣)看他那樣的自律,讓我滿心不捨,那天過後,我問了他:「你有打算參加到第幾屆嗎?」
他回:「就比到,徵選不上為止。」沒想過終點在何處,就比到不能比為止,我想,也許沒有終點就是他的終點。
很幸運,在後輩體能出眾的時代,去年他仍爭取到今年世警消的參賽資格,就像他說的,想比到機會不再屬於他為止,也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比賽機會。

或許這一屆,就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為台灣爭取國際榮耀了,為了這次世警消比賽,除了更努力吃李翰暄光頭教練開給他的訓練課表,也特地在比賽到來之前的每個月中規劃一場賽事,讓自己習慣賽事的強度。


這次跟以往更加不同的是,他特別重視平時的運動保養規劃,發揮訓練時的最大成效,是賽事前很重要的事情,而努力在參賽前,不受傷地安全參賽是更為重要的前提。
所以他更著重平時在運動後的修復、預防運動帶來的傷害,之前他都是自己用運動滾筒、按摩槍、氣壓腿套來放鬆肌群,前陣子還嘗試用低週波來舒緩疲勞,最近因為剛好遇到認識的朋友滿熱心推薦中醫保養,於是他也開始定期規劃看起中醫。

運動後修復,讓運動有更多的發揮可能。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西醫為主,受了傷就找物理治療、復健科,吃肌肉鬆弛劑、貼酸痛貼布、多休息為運動傷害的修復,很少第一考量到中醫選擇,但想想若要運動傷害的預防,好像直接找西醫也沒辦法吃什麼藥😆,後來在去年練渣打半馬時,上去北部跟跑友一起練跑,探聽到一間在中部也有的中醫診所,聽說是台中跑友的跑步救星!!一開始其實沒放在心上,當時主要考量到到中醫可能有多次回診的需求...時間上的調配需多加上這個項目,不過後來一查診所的地點在大里耶~發現原來距離我們家也只不過十分多鐘的距離,想想,若這次能加上中醫的調理,能在賽事時把狀態調整到最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後來覺得真的選對了,給肌肉緊繃的跑友參考看看


周醫師目前是大里風澤中醫診所的院長,偏重中西結合治療的模式,在運動傷害的治療也有研究,因為是跑友推薦的也比較放心,主要在中部要找到對運動治療擅長的中醫,其實也滿不簡單的😅
有聽說她先前在北部時,也是國體大運動防護中心的駐診醫師,不過最近她跟我們一樣都是從北部移居到中部生活,還早了我們幾年先搬來台中生活,很幸運我們可以遇到這麼有緣分的醫師☺️

有別於之前看西醫的經驗,經過這次的看診經驗,覺得中醫滿看重整體面的,會先評估我們的體質狀態,再進行診療,那天周醫師就先問了我們好多問題:
平時的運動訓練項目、頻率、訓練後的恢復狀況?
過去有沒有過運動傷害?
近期的運動目標計畫?
甚至會詢問平時的作息、習慣吃哪些保健食品、工作輪班的狀態?
睡眠狀態?容不容易入睡,或者會不會淺眠?
光是評估個人的體質狀況,大概花了半個多小時!!!
對於不常看中醫的我們,算是給了滿滿的情緒價值😆~周醫師真的很有耐心,也非常專業地抓準問題點,來下解藥!不過,療程時間似乎還是會因應個人不同體質與治療方式而有所差異啦~還是各自去看過才會比較準!這篇分享僅供參考,不能取代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之當面評估或治療。
因為之前他在2020年那時候,中獎過跑步界裏人人畏懼的大魔王🥲——梨狀肌症候群(臀中肌症後群)在右側臀部很深的位置有悶悶的刺痛感、麻感,坐立難安,更何況每天有跑步鍛鍊需求的人,那時候看他每個跨步都滿臉使勁扭曲,後來也花上了大半年的時間積極投入治療與認真休息,調整好一段時間,才慢慢復原好起。
不過,就因為受傷過所以更了解預防運動傷害的重要性,雖然事隔幾年,但舊疾就像破鏡重圓後一樣會有鏡痕,右腳的肌群仍不時的會隱約感到緊繃,很害怕在這次比賽會舊疾復發,於是,這次賽前預防受傷的重點,就是請醫師幫忙診治之前右腳內收肌、臀肌、梨狀肌的舊傷部位。

我本身是沒有針灸或被針刺的經驗,不過光看到他在乾針療程時,每次入針都深深呼吸的樣子,即便沒有針扎經驗,看了也很觸動!(抖)😵💫

扎了腿部好幾處位置後,還沒結束耶!最後在臀部上扎了三個位置後🫣,再用紅外線照射熱敷十幾分鐘!


後來,拿了兩款水煎藥(舒筋活絡湯飲跟止痛方湯飲),跑課表訓練時候可以服用,水煎藥比藥粉好吞多惹


很謝謝朋友的推薦

大家如果想預防運動傷害,可以從平常的運動日常就開始調理,如果有肌肉緊繃或運動傷害,也可以找找比較信賴的中醫來幫忙看看調理身子、預防運動傷害、舒緩緊繃的肌群💪
#2025wpfg備戰日記 #世警消 #運動後射擊 #慢跑 #射擊 #運動修復 #中醫乾針 #預防運動傷害 #梨狀肌症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