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代表性的百年機能性運動鞋款品牌,BROOKS一直以來以身為讓跑者“Run Happy”的「膝蓋防護專家」形象存於跑友們心中;先不討論分秒必爭的高端競賽領域,BROOKS在大眾跑者比較普遍需要的緩震與支撐慢跑鞋款領域,絕對是有不小的市佔率及心佔率。在近幾年群雄並起的次世代中底與碳纖維推進板戰場中,BROOKS也憑藉龍捲風HYPERION系列在國內外獲得不少戰績與關注。而筆者時隔五年後,有幸再度測試體驗BROOKS的經典避震緩衝鞋款– GLYCERIN 21甘油系列21代,而GLYCERIN 21也搭載了氮氣注入科技的DNA LOFT v3中底,配上鞋身與整體幾何設計的優化後,會帶來怎樣的表現與特色呢? 就請跟著公正(良心)評測經驗豐富的筆者來一起看下去!

(圖片來源: 筆者)
跑鞋重點部位介紹
DNA LOFT v3氮氣注入中底
首先,在跑鞋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來源部位–中底,如文章開頭的劇透、GLYCERIN 21搭載的DNA LOFT v3中底,是透過注入氮氣來取得更好的回彈與輕量化;同時,氮氣填充也是數個品牌都早已成熟駕馭的技術,但也因為製程與各家不同配方的差異因素,成品依然可能顯現出截然不同的路感調性。以筆者個人在開箱時直接以手按壓中底的感受上,DNA LOFT v3是屬於紮實偏Q的中底特性。另一方面,其實在前一代GLYCERIN 20就開始搭載了DNA LOFT v3中底,但在新的GLYCERIN 21部分,則是有比前代略加高了2 mm的中底厚度,配上10 mm的跟尖差,來帶給跑者更佳的避震緩衝且確保步態的順暢轉換。

(圖片來源:筆者)
綠色奔跑:工程針織網布面料與回收材質的永續結合
GLYCERIN 21的工程針織鞋面,舒適與透氣性佳,筆者這次測試的一般楦版型,上腳後也覺得尺寸相當符合平常的習慣尺碼,整個鞋面對腳掌的包覆性很完善;獨立的鞋舌設計也讓穿脫更方便;搭配略有彈性的鞋帶,也能在綁好鞋帶的情況下,完善穩定腳掌!擁有良好結構支撐、與紮實填充的鞋跟部分,也能很稱職地穩住腳跟,增添跑動時的靈活度。除了追求功能表現外,BROOKS也早就致力於使用環保回收材質在跑鞋鞋面上,此次的GLYCERIN 21也不例外!

(圖片來源:BROOKS)
RoadTack路跑導航橡膠
中底產生的推進動能,如果沒有好的大地抓地力協助,可能造成能量的浪費;GLYCERIN 21這次配置的RoadTack路跑導航橡膠,不僅採用了材料,其中包含了回收二氧化矽,既輕量又耐磨、配置的厚度也頗大方。在整體橡膠的配置形狀與走向上,明顯旨在促進自然的落地與重心內旋步態的轉換。比較特別的是,在拇指球位置部分做出通常在室內球類運動會出現的圓圈形設計,這對於提升推進力和轉向能力非常有效。筆者個人實際上路跑完的感受是蠻不錯的!無論是推進、還是轉向,性能都非常出色,是有讓筆者誤以為是在穿著輕量速度訓練鞋款。想了解更多GLYCERIN 21的道路回饋特性,那就繼續往實測環節前進吧!

(圖片來源:BROOKS)
實跑心得回饋
基本上,筆者平常慢跑的路線有參雜多樣的路面:柏油路、公園水泥路面、磁磚鋪設人行道等…,所以除了最基本的緩震性能外,也測試在上下樓梯、變速變向上的基礎穩定性保護如何。整體來說,即便沒有GTS穩定鞋款搭載的GUIDE RAILS科技,筆者個人覺得GLYCERIN 21本身的大底抓地力、中底的形變特性、鞋身的包覆性等綜合起來,還是提供了蠻穩定的步態轉換體驗。以下是筆者在特定練跑情境的經驗分享
初次上腳慢跑6K
初次開箱上腳後,如稍早開箱章節提到的,GLYCERIN 21工程針織網布帶來很好的腳掌包覆感,腳跟處也能很紮實的抓住腳踝;而實際出門在馬路慢跑後,
感受到的中底吸震緩衝部分,筆者認為GLYCERIN 21足夠厚度的DNA LOFT v3中底,提供了紮實中帶點Q彈的回饋,對於追求接近傳統泡棉路感的跑友,能夠無縫銜接;反之,如果是像筆者一樣,有體驗過他牌氮氣中底路感的跑者,會需要花點時間來調整落地與重心轉換策略。在這一訓練週期中,除了沒有碳板的BROOKS GLYCERIN 21外,我也穿上了其他的碳板競賽鞋款進行訓練。當從碳板競賽鞋轉換到GLYCERIN 21時,可以預見的是,平均配速略有下降,這是因為兩者設計目的的差異。要在GLYCERIN 21上達到碳板鞋的輕快配速,心率和費力程度自然會增加。然而,這種比較有其侷限性,因為GLYCERIN 21與碳板鞋款追求的是不同的跑步體驗。在GLYCERIN 21所擅長的慢跑區間內,我的體驗完全不同。這款鞋在每公里5分20秒以上的慢跑配速下,完美展現了它的強項:穩定的著地感、適度的吸震與能量回饋,以及優秀的大底抓地力,這些特點使得GLYCERIN 21在非碳板跑鞋類別中表現出色。透過這次體驗,我更加確信,GLYCERIN 21是一款在其類別中卓越的跑鞋,特別適合追求舒適和緩震效果的跑者。
混和路面6~10 K
後續筆者因為身體微恙的關係,所以只能進行較低強度及時間的跑步訓練,在這段期間進行了五次左右、平均在6至10公里的慢跑。雖然強度不高,但也透過公園或自行車道多樣的路面特性,來讓腳部有不同的刺激與考驗GLYCERIN 21性能。在初次體驗過GLYCERIN 21之後的訓練,,筆者隨著適應DNA LOFT v3氮氣中底的調性並做出微調,也在跑步過程中掌握借力使力的要領、讓GLYCERIN 21在最適合它的區間穩定輸出發揮;此外,雖然GLYCERIN 21在重量與中底厚度設計上確實是屬於慢跑鞋級別的產品,但是在偶爾需要變向或變速的場合(趕紅綠燈、上下樓梯,閃避地面坑洞等),GLYCERIN 21同時展現出相當靈活的啟動力!
畢竟,作為BROOKS的吸震緩衝旗艦鞋款,GLYCERIN 21的存在目的,並非提供黑科技般的超高效能推進,而是輔助跑者心無罣礙的去享受一步一腳印的里程累積。

(圖片來源:筆者)
總結
就截至目前約兩周的評測心得,筆者認為BROOKS GLYCERIN 21是雙相當適合市民跑者「紮實練功」路跑鞋款,具有相當程度的緩震性,同時也確保即時的路感傳遞,對較進階的跑者來說,也不用擔心肌肉的敏銳度會鈍化。BROOKS新推出的GLYCERIN 21家族,更提供跑者廣泛的選擇、可以依照自身對支撐的需求、和對鞋面包覆的偏好來選擇適合的型號。如果是期望更多推進力的跑者,或許也可以考慮價位與中底厚度接近、但調性更偏向速度導向一點的龍捲風家族HYPERION MAX系列!


(圖片來源:筆者)
GLYCERIN 21甘油系列家族與重點科技介紹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