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中很多場馬拉松都取消,只能跑公園熱身,多運動、增強抵抗力是對防疫的支持,「百馬場」一等再等--

快百馬了,一日心血來潮,整理快二十公斤大大小小的完賽獎牌,早晚總要曬曬太陽的。

整理完賽獎牌同時,數著數著就滿百了,居然在波瀾不驚中達陣百馬 !

疫情期間跑過多場沒有完賽獎牌的「自助馬」。細看成績証明發現11年前初馬居然5個小時就完賽,原來我也有高光時刻---

為補上馬拉松最後缺口,決定報名「榮耀九三」黃埔百年情路跑嘉年華,享受一生只有一次的「百馬」…

乘接駁車進入湖口營區,參賽人員(含外籍)及工作人員志工都要繕造名冊查核,由軍職人員查對身份証明與號碼布,才能進到中興臺前。

今年「榮耀九三 向國軍致敬」路跑活動,欣逢黃埔建軍建校99週年,中央軍校校友總會、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合作,將活動移師新竹湖口裝甲兵基地舉行,讓跑友們一睹戰車雷霆萬鈞、氣勢萬千訓練場域,並見証官兵長年辛勞訓練的豐厚成果。

從南部出發,整裝完畢,馬拉松最後一舞,即將開始---

「榮耀93黃埔百年情」路跑嘉年華,吸引近2千位國軍官兵、退伍軍人及社會大眾共襄盛舉。

湖口營區提供多項武器裝備展示與行政支援,展現官兵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效,更直接對凝聚軍民向心與全民國防做最好的示範教育。

現場陳展國軍現役裝備,包括M110A2自走砲、雷霆2000火箭車、復仇者飛彈車、M56渦輪發煙車、多功能工兵車、愛國者三型發射車、四輪傳動突擊車等,吸引跑友拍照紀念。

會場也有秋季普查,分為十馬獎、三十馬獎、六十馬獎、百馬獎、雙百馬獎、參百馬獎、五百馬獎。

有人說馬拉松的初馬很難,從2到100更難。跑過100次,我的心得是懂得堅持到底最難。賽道上有很多挑戰,要放棄很容易,只有堅持,才能完賽。

大會精心準備初馬、百馬一定要背的紅帶。

紀念獎牌上有選手照片,以名子寫的藏頭詩,真的很用心…

黃文仲大哥是我同事,二人從南到北征跑四方,一起選擇這場具有光榮傳統的賽事,留下百馬的回憶…

湖口營區中興台是國家級的閱兵場,也是起跑點。跑步是最簡單的平民運動,一雙跑鞋、簡單衣物,加上一顆熱愛跑步的心,就有無限樂趣!

大會為多位百馬跑友舉行披掛彩帶儀式,現場氣氛熱絡、軍民同歡。

熱身操完畢,主持人提醒不得對軍事目標攝影等規定,請跑友遵守配合。賽道前半段都是裝甲兵訓練場,能感受官兵訓練的艱辛。

06:30全馬、半馬組選手起跑。湖口台地的愛國天氣,讓今天是「晴天、無雲、滿地汗」的一場賽事。

因裝甲兵訓場幅員遼闊、道路複雜,賽道無標識里程數,請跑友依據規劃路線、行進方向前行…

緩跑暖身後,馬拉松的回憶開始湧上心頭。2010年開始減重而接觸慢跑,連二年參加「鳳山跑三校」半馬賽程。

「跑三校」顧名思義從陸軍官校起跑→陸軍步兵學校→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原路返回)距離21.7km(半馬)。全馬路線為2圈往返。

跑完二次半馬只略感腿酸,沒有疲累、不喘,沒流什麼汗,心中有股力量呼喚:「該進化跑初馬了」!

2012年十月挑戰屏東單車國道全馬,臨賽前一晚,緊張到睡不著,起跑後跟著跑友出發,享受路跑生涯必經也最重要的「初馬」。

十幾年前正值馬拉松熱季,隨便一場賽事都能吸引滿坑滿谷的選手參賽,往前看不到盡頭,往後更是看不到尾,只能用「萬頭鑽動」來形容當年熱烈的場面。

賽道上居然有私補碳烤烏魚子供應跑友享用。

烏魚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群、E、銅鋅、蛋白質與脂質,還有各種必需胺基酸對路跑選手體力維持有很好作用。

筆直單車國道不只能騎單車,封路後搖身一變為馬拉松跑者的天堂。

初馬怕被關門,很認真的跑,只用五小時就完成。看到終點高掛:「您能來到起點,必能跑回終點」。完成初馬的代價是一星期走路腳都開開的,下樓更是痛苦萬分…


2013年上陣挑戰「跑三校」全馬。

三十二年前我在陸官入伍,當年早、晚都跑、還放假前跑、收假再跑,最痛恨跑步居然成為退伍後引以為傲的愛好…

當年三校官兵、學生,都熱烈為選手加油打氣,盛況空前…

「三校」跑繞二圈,貨真價實的全馬…

從此每年「跑三校」必定參加,心中許下在母校完成「百馬」的心願。

當年還參賽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賽前花蓮發生地震,大會硬把全馬改半馬。當天跑過驚心動魄的崩塌現場,下起滂沱大雨。


賽道中撿到跑友遺失車票,還好趕得及回來歸還,讓跑友準時回家。


第二年又參加單車國道馬,複習「初馬」回憶…

再來是第一屆高樹蜜鄉馬拉松賽事。

旗山天后宮第一屆旗鼓相當報馬杯。

2014南國印象馬拉松。

北大武山下的萬金聖母聖殿是我的故鄉,難得舉辦全馬賽事當然要參加。

賽道經過時為陸軍機步三三三旅「埔光部隊」的萬金營區。

收拾回憶,返回賽道。漫山遍野都是選手在揮汗奔跑。志工吹起衝鋒號為大家打氣…

難得有機會進入營區跑馬,不管天氣多熱?一定要堅持下去。很幸運遇到很多馬場的好朋友,一起參與百馬賽事。

一生中有一群熱愛運動的好友們助陣百馬,人生真是夫復何求。

離開訓場跑抵湖南村戰車公園。鐵騎路斜坡展示多輛M-41華克猛犬戰車,讓人雙眼一亮。

拐個彎跑入湖口老街。兩側巴洛克老屋整齊畫一,散發古蹟文化氣息。

老街復興老戲院與每家商店各具特色,值得跑友細細品味。

湖口舊稱「大窩口」。「窩」指畚箕狀地形,為客家語中對山間三面封閉、一面開放的地形之稱呼。湖口早年(老街)位於窩地的出入口,故以為地名。

中山高旁坦克公園有海軍雙管五吋艦砲兩座、陸戰隊兩棲登陸戰車,還有陸軍M-48戰車。

再次將思緒飄向遠方。2014年完成大鵬灣星空英雄馬。

努力奮跑完成「希望.愛來大寮」公益馬拉松。跑進管制區的鳳山水庫。

連續三年參加屏東單車國道馬拉松。

今年烏魚子改成東港油魚子。道地的屏東特產,只有東港才產製的特殊美食。

屏東馬賽事有神父與將近百歲阿嬤為選手加油…


時序進入2015年,從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開始…

完成大鵬灣星空英雄馬。第一次夜間跑進國際級賽車場。

岡山舊名阿公店,環繞阿公店水庫跑二大圈,為愛啟動馬拉松。

佛光山「佛光溪照.旺情鐵道-大樹腳馬拉松」。選手參加路跑還能順遊佛陀紀念館。起跑點由住持大師們鳴聲起跑…


跑進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難忘「濕背秀」的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2015府城安平仲夏夜浪漫星光馬拉松,每一公里都有選手投稿的詩作。精英選手變裝秀讓人眼花繚亂。


2015戀戀潮庄「逗陣來瘋潮」全國馬拉松賽。

重返賽道,後半段賽道在湖口後山茶園、南窩、北窩等區域。

湖口鄉公所近年整修茶園步道等景觀建設,形成民眾休憩旅遊最佳處所。

短短「漢卿步道」通往老街。步道取自湖口書畫藝術家葉漢卿先生之名,跟「少帥」張學良沒有關系哦。

2016年從高樹蜜鄉馬拉松開始。

一馬接一馬,「跑三校」越野馬拉松。

陪跑學長完成2016單車國道馬拉松百馬。

單車國道馬的意外收獲---

如願以償完成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田中央傳來最有人情味的「2016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

2016田中馬主題曲「田中央傳來加油聲」,由已故金曲歌手嚴詠能寫作演唱。表演到一半還發生地震…

次日田中鎮有數不清的啦啦隊、樂隊。志工們敲鑼打鼓,像「迎媽祖」一樣為選手加油。

田中馬最後二公里是會「點名」的天堂路,讓選手不敢停下腳步,直衝終點!

完賽後選手分享田中馬特色在於:「沒有人的地方有風景,沒有風景的地方就有人叫你跑」。

田中馬的意外收獲---

2017年挑戰台南火太陽,完賽全台首學「古都馬」。

大高雄傳愛公益馬拉松。

關山冠軍米馬拉松。

跑進左營軍區,高雄捷運.公益路跑。

獲大會邀請參加乘雨而跑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


2017最後一場,萬丹紅豆馬拉松。

2018年完賽三百年來福安宮第一馬,跑遍車城鄉美景。

車城福安宮馬首次開放讓選手跑進三軍聯訓基地。

完成恒春古城馬。

重返賽道,跑進湖口南窩、北窩蜿蜒山路,選手須留意行經車輛,以維安全。

因為「百馬」,天氣特別炎熱。

日正當中的補給站最受選手歡迎…

清涼樹林最受選手歡迎。

很快跑上回程…

2018年從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開始…

參加「高雄馬」,第一次跑進左營世運主場館。

來自屏東的「黃檸檬」在眾多跑友陪跑下完成百馬。


每年都參加「跑三校」越野馬拉松。

2019從臺中資訊盃公益馬拉松開始。

挑戰「成功嶺」台中資訊馬。軍旅生涯沒來過成功嶺,滿足小小遺憾!

繞大佳河濱公園跑二圈的台北星光馬。

斗棒超級馬拉松。

台南安平府城超級馬拉松。

斗棒超級馬拉松與府城超級馬拉松都是道路繞圈賽,六小時挑戰組選手實力分明…

2019從屏東紅藜馬拉松開始。

高樹蜜鄉馬補給超豐富,每年都把高樹跑繞一圈。

又完成鳳山跑三校---

以金剛山稻浪命名的長濱金剛馬拉松。

一生只能跑一次的台9線南迴馬拉松,(草埔森永隧道通車後就不能跑上去)。

一馬又一馬的賽事不是一帆風順的,幾次因傷「入廠保養」。每次完賽要給自己時間休息,或重新治療舊傷,再出發。

把持追逐百馬,儘量不追求速度,只要完賽的想法,讓自己安全回到終點。

沒有賽事時也揹起水袋,挑戰自助馬。


自助馬是疫情期間載口罩跑步的特殊經歷。


關山鎮是台灣最小的鎮,卻是跑友心中路跑聖地。關山稻浪馬拉松也特別歡樂。

接連跑過池上與關山,台東真是跑馬勝地…

六堆運動會在美濃舉辦「客庄馬拉松」。

2020年欣賞稻海美景,完成關山親水馬---


2021年元旦陽光普照,完成開年第一馬。

疫情稍緩後的第一場馬拉松在烈日炙人的屏東開啟,等了半年,百馬倒數解鎖--

改期多次,寒風中在南院搭帳蓬過夜的2021故宮南院馬。

2022嘉義蘭潭福德財神公益馬拉松,繞蘭潭跑個7圈!

生日第二天完成關山好米馬拉松。

2023池上馬拉松。

很快抵達終點,跑完這一馬,以後不必倒數了---

感謝跑友(培雅、蔡豆芽)一路支持(提供照片),還有王大哥一路打氣,才能完成百馬全紀錄。

活動執行長鄒大哥與同學一起頒發百馬獎牌,滿足從未上凸台的遺憾,更與有榮焉。

經歷湖口訓場與國家閱兵場的浩大與艷陽,終於在無止境上坡中達標。

馬拉松(全馬)為42.195公里,一百場馬拉松累計4219.5公里,總里程數可以環繞台灣將近五圈。(環島1號線全長939.5公里)

完賽獎牌是陸軍官校黃埔時期校門,非常有歷史意義,等同我在「跑三校」完成百馬,總是在巧合中創造歷史 !

百馬完賽禮雖然簡單,卻有苦盡甘來的感覺⋯


初馬完賽禮是肖像燒印在馬克杯上的快樂,百馬有領獎牌的成就感。二個願望,努力跑了11年 !

回家補上最後一塊拼圖,我的百馬才完整。這面完賽牆,不啻是汗水與金錢的累積,在馬場「只要您不放棄,總會回到終點」---

初馬與百馬的獎牌相會,莫忘初衷的完美大結局。

完成百馬後回憶過往,許多賽事照片已找不到了,但歡樂與成就感依然存在。除了日常自我訓練外,賽事期間下雨或太陽都全力以赴完成賽事。無論如何,成就百馬之路的甘與苦,都在榮耀九三-黃埔百年情馬拉松劃上休止符。

祝福仍在為理想奮鬥的跑友們,「路不遠,莫要驚,勇敢逆風前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