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 FAST-TRAC NITRO
說到PUMA這個全球專業運動品牌,您想到的是PUMA的休閒服飾、賽車鞋、足球鞋,應該還有跑鞋;但是你會想到PUMA也有專業越野鞋嗎!!
2021年PUMA首度推出了Voage NITRO的大齒刻痕越野鞋款,針對台灣的越野玩家特性,主攻在雨天、泥濘地形,提供緩衝防滑、高抓地力等性能。
而這次測試的2022年鞋款,有別於首款的玩髒髒需求(濕滑、泥濘地形),改用中齒刻痕的超耐磨抓地大底(PUMAGRIP ATR),設計成提供給郊山或健行(石階)步道的跑山愛好者。
早期是重度越野痴狂者的我,現在只剩跑郊山跟步道等輕度越野的功能。
因此,這款FAST-TRAC越野鞋,剛好滿足我的運動取向及需求;相信也有不跑友跟我一樣,假日會安排去近郊的步道,或是比較輕度的越野場地,轉換一下平時跑操場及平面道路的心境。
鞋子特點設計及簡述諸元
-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
NITRO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更比 PROFOAM 輕量30%,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
- 鞋子諸元簡介
鞋舌部分採用半鞋套設計,讓腳掌前半部的包覆感更好。鞋頭的部分加入防護橡膠塗層,以降低越野跑動時,踢到石頭或樹根造成的疼痛感。
而女性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實測報告
測試員的基本條件
為了提供最客觀的測評報告,所以附上我的足測記錄,也讓大家知道測評者的基礎是"重度扁平足";而這類足型的缺點,就是足底容易受壓過大,使得我們的運動時間、距離無法太長。
因為很抱歉地說,我還真不知道去年就有出越野鞋款。
回正題,穿上後的第一個感覺,會認為穿的是跑鞋而不是越野鞋,因為中底的落地感,真的跟跑鞋太像了。
不過以主打石階步道的族群來說,一切的感受就非常合情合理了;就拿台北象山步道來說,走完石階到山頂,會接一段水泥步道,如果中底的回饋是偏硬的,那走完一趟象山段下來,保證你一定想把鞋子拿去丟掉。

這次的路線,結合了OFF-ROAD以及石階,剛好能夠完成的測試出FAST-TRAC的性能。
跑下坡時,很容易發生踢到樹根或是腳踝扭傷的狀況,因此對於提供鞋頭及足踝的保護性,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下坡實測時,有刻意去做落點踩踏,以及用鞋頭去踢樹根、碎石。
在足踝的支撐穩定方面,可以從下方照片看的出來,FAST-TRAC的表現算是不錯的,因為以嚴重扁平足的跑者來說,落地時整個腳掌一定是完全平貼,足踝內側容易過度內壓,而影響落足時整體的平衡及穩定度。


鞋頭的防護性來說,踢到樹根及碎石的時候還是會痛的,只是不會因防護不夠造成傷害,以郊山、石階步道類型來說,鞋頭的防護性還算中規中矩。
大底的中齒刻痕設計,在利用側跳下坡、衝刺上坡時的表現,足底的抓地回饋是夠的,只不過如果是遇到下雨溼滑的部分,可能後續還要再測試看看。



本次的測試,我對FAST-TRAC最滿意的部分,是中底的氮氣全充填,包含到前掌都能夠有很舒適的緩衝防護,對於扁平足跑者來說,是很棒的一個架構,因為在觸地時從前掌到腳後跟,都很明顯的感受到緩衝效果,也不會過於軟Q無力。
結語與建議
PUMA FAST-TRAC NITRO我會建議給以下兩個族群:越野新手及輕越野愛好者
FAST-TRAC的中底科技,較適合需要全面防護的新手,讓初次接觸的跑友,可以提升跑感的整體舒適度。假日常爬郊山及步道的運動者
一趟步道下來,所爬的階梯數都是上百上百的計算,對於足底的疲勞累積也很可觀;用一般的跑步鞋對於足踝穩定度不夠,遇到滑動難行的路面容易滑倒,而用專業的登山鞋又會變的重量太重。在價格上,FAST-TRAC落在中價位(3000~4000),是個可以入手的新選擇。給PUMA FAST-TRAC Nitro打分數
如果以滿分10為基準,我會給8分。一分扣在鞋舌跟鞋帶,腳掌前半部雖有鞋套式包覆設計,不過即使鞋帶繫緊了,跑動一段時間後仍會容易鬆動,後續改款可在鞋舌中段加上防鬆脫孔洞,讓整體穩固效果可以更提升。
另外一分扣在鞋頭的防護橡膠塗層,因為真的去踢到石頭以及樹根時,還是會痛的!
PUMA FAST-TRAC Nitro越野鞋,真心推薦大家可以去試穿看看,但是,如果您是高足弓類型(有使用功能型足弓支撐鞋墊可以),那就不太適合了;因為只有前後兩個點在支撐,跑越野很容易扭傷腳踝。
台灣,是一個非常好的越野國度,從輕度到重度越野,都能滿足大家所有的需求及渴望。
在進行越野跑時,除了注意自身安全外,也別忘了貫徹無痕山林,讓所有使用者都能享受美麗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