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至 110 全運會五千金牌奇儒的 FB分享,僅做些微潤飾,內文都用主觀視角來描寫。
奇儒:我對跑鞋的要求…
幾乎以功能性為優先考量,外觀倒不是特別在意。較喜愛穿著舒適、不影響加速的鞋款。自己過去大多都穿 NIKE Vaporfly Next % 2,也試過 HOKA Carbon X,加上最近因品牌 Seeding 最常穿也是本次相片擔當的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藉此機會,來分享幾點從五分速到兩分速使用情況下,三者的主觀感受差別。
先強調,「低足弓」或「特殊足型」在未經矯正、訓練,也沒有特別使用如足弓墊等輔助器具的朋友,應該不大能直接穿著這些碳板鞋。因為不論穿哪一雙,你會感受到腳掌在著地瞬間時晃動,幾次運動之後,很快就可能產生不適,所以建議你經過諮詢再嘗試使用,而我是低足弓的腳型,在使用足弓墊及其他輔助器具後使用鞋子進行訓練,這幾雙競速鞋在體感上,有落地瞬間瞬間捕捉到的軟硬度感差別,這點也許是來自鞋底設計不同,也可能是碳板放的位置還有角度的不同所造成。
這邊建議,如果是剛開始從事跑步運動的朋友,建議挑最平價的鞋款,因為你可能需要多試幾雙,才能順利建構起固定的跑步習慣。
進入正題,先說這些鞋子在我腦海與食物的印象連結:
NIKE Vaporfly Next% 2 像炸物的豆干,有彈性又厚實。
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是百頁豆腐,軟嫩又帶點扎實。
HOKA Carbon X則是像雞心,彈性有嚼勁。



看完品名後,閉上眼睛想一下這幾種食物的口感(腳感),在你的印象中是扎實、軟彈還是酥脆咧? XD
接著補充介紹各鞋款鞋底的厚薄還有鞋面的材質差異,還是有一些感受要補充,在我用不同速度下跑步時,透過體感得到的喜好程度差別,分別是: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 Vaporfly Next % 2 > Carbon X
這幾款鞋,不管是跑在柏油路的兩百公尺間歇(2:40/公里),或到數公里的輕鬆跑、節奏跑(4:10-5:00/公里)這幾雙都相當容易上手,但這點可能在不同跑者的使用情況下可能與鞋帶編綁的手法有關,因我使用特殊的編綁法。大部分的鞋款經編綁後都能穿的比較合腳,有機會在另外分享這個主題了(或來上我的課XD)。

如果是正在準備賽事的朋友,或半年內對自己越跑越快很有感,而且練跑時常快過每公里五分鐘,那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Vaporfly Next % 你們應該會喜歡。

接著分享在於觸地瞬間的鞋子加上碳板對於腳的能量回饋(有點像俗稱的:回彈的感受)我的喜好分別是:
Vaporfly NEXT% 2 >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 Carbon X
從回饋這個部份來建議,我這邊有一招可以試試,就是穿著競速鞋款進行超過 10 公里的跑步經驗,同時還有感受到非常喘(無法邊跑說話的程度),再來跑到非常想停下來的當下,但休息後,再回想並依那些經驗和腳感印象來選擇,相信會很有幫助喔。

這三款有的香脆,有的多汁,你可能會只鍾愛一種,也可能喜歡搭配著穿,不管如何,若有機會試試,就好好地用身體感受差異,它們能幫上你開心完成跑步,那就功德圓滿了!有其他建議或不同的心得感想也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