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上去慢跑,遇到有人穿涼鞋慢跑,是一種底超薄的涼鞋。
他是說正常的慢跑鞋對腳的包覆性跟保護的太好,人足底的小肌肉會退化。
先從走路,習慣後再慢慢增加距離,之後如果換回慢跑鞋,成績會有提升。
網路上查的資料非常兩極化,大家覺得呢?
魯久變鐵蛋 wrote:
我早上去慢跑,遇到有...(恕刪)
別人啥想法,我不管。
我赤腳目的簡單,就不想買太多鞋子而已。之前月跑150k,半年要換雙鞋,個人跑姿不好,山區又磨鞋底,乾脆赤足加手工涼鞋。
經過三個多月轉換,就能十五k內赤腳了。好處是,鞋襪不會濕透,跑時精神比較好。
當然很多人會說腳髒,地上髒異物等。跑步要看路況啊!有東西你還要去踩?????
我單純是小氣,才開始赤腳運動。偶爾還是有穿鞋。
初期水泡正常,我穿鞋跑超過13k也常起水泡。
赤足初期(超薄底涼鞋),到是會有足底,筋膜炎問題,剛起床腳踝無力感。
主要是,自己覺得好就可以。沒有啥絕對,當然鞋子包護性強,較不易踢傷腳趾。
我是粗心大意的人,也沒踢傷過。赤足跑時,腳底是乾的,
汗流到腳踝。只有踩過一次,九叢葛,一次中四根刺。但是無感,立即拔除。剛赤腳時,離開磁磚地面,就像踩釘床,十足自虐。
沒啥特殊目地,穿鞋運動就好,不會擔心,轉換期,地面髒等問題。
要練不同肌群,就搭配重訓啊!單雙腿深蹲,波比跳等等。
我省下的錢,買壺鈴,登山背包,彈力帶等,背去運動地點玩。由跑步>赤足跑>壺鈴>單槓。一身肥肉不見了。
運動開心比較重要。
start95 wrote:同好!
別人啥想法,我不管。
我赤腳目的簡單,就不想買太多鞋子而已。之前月跑150k,半年要換雙鞋,個人跑姿不好,山區又磨鞋底,乾脆赤足加手工涼鞋。
只是我都純赤足〜
赤足初期時還是要慢慢來,習慣後就真的習慣了。
只是常被小朋友天真的問他父母說:「那個人怎麼不穿鞋?」
已赤足跑過百場以上全馬、幾場百K,以及環花東+二連馬共420K。
跑完回家洗澡時,就拿刷子刷刷脚底,倒是也不會太髒。
如果要追求速度,最後可能還是要花錢買很夯的碳纖鞋。
去年台北馬破三人數大增,跟Nike的夯鞋也是大有關係。
赤足破三的人也是有,只是非常少,因為赤足的人根本也不多。
不過如果跑健康的,不管是穿鞋、Y拖、赤足…都行,持續運動就好!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