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網文這樣說:"3、在重心下方落地:這是腳掌着地的重要步驟,跑步着地方式,只有在腳步在中心下方落地時才會有腳掌着地的效果,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走路的時候為什麼是腳跟着地,因為腳在身體前方落地。當跑者逐漸掌握了這個技巧之後,兩腿的跑步動作就會越來越像車輪了。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e8oxxer.html"有可能是因為跑慢了的原因嗎? 因為身體沒跟上腳步, 重心在後, 所以腳跟先落地?? 好像快跑時真沒那麼響 從沒想過這問題, 只是以為慢點舒服點不要變成害怕跑步...而已
"5、利用膕繩肌(大腿後側肌肉)發力:檢驗正確跑姿的關鍵就是看看你在跑完一次步之後是大腿前側疼還是大腿後側疼。我們經常會看見電視上很多運動員的跑步動作特別像車輪,而像車輪的關鍵就在於這裏,貝克勒的後撩腿最為漂亮也是因為強大的膕繩肌造成的。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e8oxxer.html"------------------------------------跑完不疼怎麼辦?
鞋底得材質也會影響跑時落地的聲音,因為我有買過一雙不明品牌的跑鞋,在跑時幾乎沒什麼聲音,經常跑到別人身邊時才會被感覺到我的存在。那雙鞋底很軟,只讓我跑了8'900公里就磨掉底而丟了。在那之前及現在我都穿美津濃的跑鞋,跑時大約靠近別人1'2公尺就會被聽到落地聲。也曾經特別兩雙一起出門比較過,軟底的就是聲音比較小。第一雙及第二雙美津濃的都讓我跑了1500公里以上才磨掉的。PS:我是前腳掌及全腳掌落地兩種都會輪流應用的跑法,也不會滑步,六分至六分半速在跑。
skg wrote:鞋底得材質也會影響跑(恕刪) 我這對買了NIKE ZOOM FLY, 跑這麼多年都是穿這牌子, 以前都沒腳步響的問題, 所以問題可能還要先從我身上找起. 剛又在網上看了個文, 說落地的腳應是先腳外側落地, 再將力轉移到腳內側和腳跟. 回想一下, 以前我就是這樣落地的, 但前段時間想糾正(以為身體懶想省力自動把震力移到外側), 我以為腳部受力當然應該整個腳前掌`端`正`地整體受力, 於是有段時間是在"糾正"落地受力的位置, 剛才跑了幾步, 真的不再是外側先著地, 而是整個腳前掌先著地, 而且有點偏內側, 感覺到震動從腳內側延伸到膝蓋內側, 而不是以前的腳外側到膝蓋外側. 不知道是不是這原因.....................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改啊, 原來那姿勢才是正確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就是腳步響的原因......
zoom fly 內有一推進板,你會感覺有一往前的動力,但它也不會有很明顯的聲音,不知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另,由外側到內這動作叫內旋,一般人的貫性動作都是這樣,其實不用特地去改,如果都刻意正向踏下去,的確會比較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