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Salomon X-Trail RUN台灣站賽事設置在桃園大溪,賽事共分為21K超群菁英組、14K自我挑戰組以及4K初野體驗組。這次的賽道特色,在於串聯了多條的桃園特色古道,而且沿途將經過多種地形風貌。

賽事的主會場選擇在大溪的百吉國小。天色微亮的清晨,已經有不少來自台灣各地的參賽者提早抵達會場進行報到以及熱身。


在大會現場提供了許多的跑者服務,包含了寄物以及食物飲水補給,而且現場也安排了醫療站以及免費的貼紮服務,要讓穿越山林的跑者能跑得更安心。


現場也以Salomon跑鞋搭出一顆聖誕樹,為賽事增添聖誕節氣息。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大部份的跑者也都抵達現場並完成報到。而且原本前幾天北部還不時下著小雨的天氣,讓人擔心會對比賽安全造成影響,所幸越接近比賽倒數時刻,太陽也漸漸的爬上了山頭,再加上合適的溫度相信會是個相當適合穿入山林的天氣。




時間來到了上午六點半,活動正式開始!首先由星裕國際總經理王立人上台進行致詞。他提到Salomon長年耕耘台灣的山野運動,很高興能舉辦這場賽事邀請熱愛山野運動的朋友一起走入山徑挑戰自我。

緊接著便進行集體熱身,雖然天氣不錯但早晨氣溫依舊偏低,把身體熱開後不僅能有更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能避免身體不必要的傷害。

而這次比賽時間恰好碰上了聖誕連假,因此現場也不少跑友在服裝搭配上加入了聖誕節的元素,也為比賽增添更多聖誕節的氣息(雖然最近的氣候完全不像聖誕節就是了XD),像是超馬天后盧明珠就在頭上戴上了麋鹿造型的帽子。





熱身結束後,將由參加21K以及14K的跑者先出發。

這次比賽共吸引了十二國的選手參加,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來自中國的Salomon運動員閻龍飛,另外還有台灣知名野跑選手江晏慶、周青、郭婉婷、張凱與盧明珠等。

菁英的參賽者在鳴槍後便以相當有魄力的步伐與速度衝出起跑線。





雖然沿途都會有補給站,但由於距離並不算短因此不少跑友也都背上了水袋背包進行補充。


而在21K以及14K選手出發後,4K的選手緊接在後出發。




這次比賽21K的選手,從百吉國小出發後,沿途將經過白石埤、白石山、石龜坑步道、百吉林蔭步道、舊總督步道、大艽芎步道、二層坪步道、大溪坪古道等。由於沿途將穿越山林,因此在樹上會綁上Salomon的布條做提示。


而在地上也會撒上粉末做方向的提示。

所以跑友們可以放心的奔跑在山林中也不用擔心會迷失方向。

有些路段為了辨識是否有達成,工作人員會提醒跑者領取信物。

在開賽約一個多小時,賽前最被看好的頂尖跑者閻龍飛果然一馬當先,幾乎呈現一人獨跑的狀態。

而在閻龍飛之後則是國內知名野跑選手邱文孝。

以及江晏慶與周青。

近距離看到閻龍飛下坡的速度確實讓人感到相當震撼。



最後男子24K沒意外的是由閻龍飛奪冠。

江晏慶緊追在後奪下第二名,但其實江晏慶不久前才在宜蘭百K受傷,本場賽事算是帶傷拚戰,而且這次比賽過程不太順利,過程中還發生了跌倒摔傷的情況。

中間一度位居第二的邱文孝則是獲得了第三名。

今年賽事首次新增了上坡王的獎項,是由21K與14K的跑者共同競爭,閻龍飛不僅奪得了24K最後冠軍,同時也拿下了上坡王的頭銜,讓人再次見識到世界頂尖跑者的實力。他表示是賽前才知道有『上坡王』的挑戰,所以拿下上坡王也感到很意外,而他覺得能拿下的關鍵在於平時訓練量充足。

最後閻龍飛的奪冠成績為2小時12分9秒,亞軍江晏慶為2小時13分8秒,季軍邱文孝成績為2小時13分28秒。

21K女子組冠軍由周玲君以3小時7分19秒佳績拿下、第二名林吟霞為3小時14分53秒、第三名林素真為3小時15分46秒。

至於男子組14K第一名吳有家成績為1小時28分1秒、第二名陳智湧1小時28分1秒、第三名楊邵閎1小時28分7秒。

女子組14K第一名莊雅婷成績為1小時49分21秒、第二名郭婉婷1小時54分42秒、第三名陳瑋琳1小時55分43秒。

由於這次是閻龍飛首次訪台參賽,代言品牌Salomon也特別安排了一場難得的專訪。以下就以Q&A的形式呈現。

關於閻龍飛
Salomon國際隊伍成員,曾在香港、法國、北京、大連等多項國際賽事奪冠,為目前中國現役越野跑選手中ITRA積分排名最高的選手。
Q: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越野跑的技巧嗎?那男女在技巧或方法有沒有不同?
A:因為自己是馬拉松選手出身,退役後才開始跑越野跑,所以在體能方面沒有問題。但關於上坡、下坡技巧初期需要改進,自己也是從零開始。初期比賽,看著很多歐洲選手跑在自己前面,也覺得不服氣,回來自己去山上練習、看越野跑的影片反覆練習,時間長了就慢慢熟悉了。 男女技術應該都是一樣的,但覺得女生在超馬的項目上應該比男生更能跑,雖然女生一開始跑比較慢,但是耐力會比男生好。
Q:跑步生涯中遇過最大的挑戰是什麼?A:最大的挑戰就是生病。今年一月比完香港100,3月又去就北京受傷了,今年就沒有比一些大賽。因為比賽期間若受傷自己就要做好選擇,因為有時堅持下去傷痛會更嚴重,而自己現在比賽也很多,有時候放棄也是種選擇。最困難的賽事2014年8月去義大利的50公里賽事、爬升4200哩,但自己賽前受傷、在山頂最高的地方堅持不住,不能往回退,要不就走下去、要不只能等救援,最後選擇在歐洲山上的小木屋等直升機運下去。

Q:野跑與身材有關係嗎?亞洲人有沒有優勢?
A:亞洲人普遍矮小,但有的身材較高大。個子小的在上山的會步頻有優勢,身體輕動作也較敏捷。像非洲人適合跑馬拉松但不適合跑一公里等,因為他們體脂少、不適合再跑更長距離。
Q:你從馬拉松轉越野做的最大調適為何?
A.最大改變是技術和心態,因為馬拉松是競賽,從頭到尾速度都要拚全力要很快。但越野跑就比較放鬆享受,你可以走也可以跑,最大的部分技術也有所改變。

Q:你花了兩年就達到亞洲巔峰,是如何辦到?明年主要安排為何?
A:因為自己馬拉松出身,體能分項儲備的不錯訓練量也都足夠,每週可以訓練達200公里左右。2014接觸越野,在第一場越野賽自己受傷,而且跑了20KM就受傷退賽,當時打擊很大。但傷癒後四月跑了100K就拿了冠軍。後來是參加Salomon訓練營,從初選到決賽都是冠軍,就去歐洲參加skyrunning比賽。訓練營期間Salomon也有很多菁英選手,分享上下坡技巧、越野理念,後續就反覆練習參加賽事。明年第一場是下個月的香港100。目前已定三場賽事,六月會跑西濱一百,八月UTMB CCC比賽。
Q:那之前參加Salomon菁英訓練營時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
A:訓練營期間,因為起初對越野跑和品牌都不了解,但是因為參加訓練營,讓自己能像在山林中玩耍,想跳就跳、很喜歡快速上下山的感覺,也可以跟一些小動物玩。像之前去西藏,就看到野馬,然後就想比一下,雖然一定比不過,但是就好玩啊!而且在訓練營中也可以遇到很多菁英,互相交流互動。
Q:能否分享獨門練功秘笈?
A:系統性的訓練是最重要的,自己就是規劃一週訓練計畫,跟著自己的身體感覺。若原本預計跑四公里、但狀態很差的話就不會繼續跑。
Q:可以與我們分享比賽必備裝備嗎?
A:自己會穿Salomon的LAB系列,因為輕量又透氣。而水袋背包有分前面可以放軟水壺的,容量有2升或5升,像這次比賽因為距離不長就背最輕便的2升,如果長距離50、100公里可能會背5升、12升,也可以裝更多東西。而風衣上衣也都會帶,風衣比較常在熱身穿,但比賽中就穿比較透氣、很輕便的短袖、短褲。

Q: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分享賽後恢復?
A:會根據賽事強度決定,有些重要比賽使出全力,但有些比賽就當訓練、輕鬆跑,小型比賽後第二天就繼續訓練,但若是大型賽後,飲食上就吃一些清淡食物,自己也不愛吃肉、就吃得清淡。賽後以按摩、放鬆及伸展為主,兩三天後也會泡溫泉、喝蛋白粉來讓身體恢復。

以上就是2016 Salomon X-Trail Run台灣站的現場實況,今年沒有參與到的朋友明年別再錯過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