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跑太魯閣初馬, 終於體會到所謂的撞牆期是什麼感覺了,
在35K時, 發現雙手發抖, 意識到以前低血糖的情況, 看一下
心跳, 覺得還好, 雙腳也還跑得動, 又是下坡, 但就是不敢跑了,
怕會昏倒, 但走了兩公里後, 發現恢復了, 又可以跑了, 就這樣跑進終點.
我每站都有進補給, 否則應該會更慘, 這就是我感受的撞牆,
不知大家的感受是否一樣?
這裡有篇英文文章可參考
最近一次跑馬(年初)第一次沒當步兵
大致上驗證了文章第一段
Energy Dynamics 101
以下小小心得
1.賽前訓練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
2.找出適當的配速,可同時燃燒碳水化合物跟脂肪
3.賽前三天不用大吃大喝,只要碳水化合物比平常多一點就行
4.比賽時適當補給,而且要及時
他在訓練(海上24hr長泳)遇到抽筋時,解法就是"用力捶打抽筋部位"
我試過,這招我對我自己真的有用!可以比平常再撐久一點...
遇過兩次(合歡馬和初馬),在這狀況下完賽:
抽筋撐+捶打到了後期,實在跑不下去了.
在跑步轉換成走路,剎車(不是瞬間停止,而是慢慢地停)的那一瞬間
從前腳到手彷彿被電擊電到一樣!! 例如右腳剛好在前:從右腳趾一直往上到右肩->右手臂->右手指,瞬間有這種感覺
走路一小段時間,要再重新啟動時,那一瞬間也是有被強烈電擊的痛覺...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撞牆期?
之前不知道這種"暴力方式"時,遇到抽筋,只能停下來當步兵休息
停止/啟動的瞬間,就不會有這種 "被強烈電擊到" 的情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