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走與翔走之間猶豫了很久 最後還是選擇了今天的主角 ASICS SKYSENSOR GLIDE 4-wide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照片 會拿對照組GEL-KAYANO 22來做一些比較
相對鞋身比較簡潔精實了些


翔走採配色與剪裁不對襯的設計

這雙鞋面有採用反光材質 所以照到光線會反光


外側視

側面的虎爪標誌也是反光材質


翔走內外側配色不同


翔走的後跟雖沒有KAYANO 22的TPU片 但其實是比KAYANO 22還要硬的

KAYANO 22後腳跟有TPU片加強固定 有開散熱孔設計 中底外側配有亞瑟膠

兩雙外底的厚度差不多 不過配置不一樣


翔走的底有兩條硬質的支撐片延伸到前掌 並開有透氣孔幫助散熱

KAYANO 22的支撐片位於中間足弓處

翔走後跟外側採用較耐磨的材質

翔走中底採上層SpEVA下層Solyte雙材質

KAYANO 22 也是採雙材質的設計 前後掌外側配有亞瑟膠


翔走後跟的TPU片是很薄的 不過整個鞋杯是硬的 支撐性夠

KAYANO 22 後跟的TPU片較厚 不過鞋杯及TPU片是較軟的 且中間有簍空能幫助散熱

翔走的鞋面採大網眼的透氣布 搭配皮質及熱塑材質加強


KAYANO 22鞋面內外層兩種不同密度的透氣布料

翔走相較之下比較精實 鞋內的填充也比較薄些 KAYANO 22的填充比較厚 包覆性比較柔軟

翔走鞋內底是透氣網布 幫助散熱

KAYANO 22內底是柔軟的泡棉材質 吸震腳感比較舒服

翔走的鞋墊是紮實有彈性的材質 並開有大量透氣孔幫助散熱

KAYANO 22的鞋墊跟內底一樣是柔軟的泡棉材質

翔走單腳重量221克 (27.5CM/US9號半)

KAYANO 22單腳重量325克 (27CM/US9號)

相較之下翔走輕了超過100克 同尺寸的話會再輕一些
實際測試 適應跑3km 翔走的腳感及路感是比較清晰 中底的反應是偏硬朗但腳底並不會感到衝擊的痛
鞋子重量很輕 感覺不太到重量的負擔 透氣性也是很好 跑完並不會有悶熱的感覺
跑的過程中 腳踝跟小腿需要重新適應不同的回饋感帶來的衝擊力 但跑完之後那些微的不適感就不見了
而且身體會有還沒停下來的感覺 是輕鬆也相對消耗比較少體力的
KAYANO 22腳感是柔軟的但偏沉 因為衝擊力跟腳的出力都被鞋子吸收掉不少 路感比較模糊不過對路面的容受度就比較大
鞋子重量相較翔走重些 但也不至於會有明顯的負擔 透氣性是相對比較不好 跑完鞋子會有溫暖的感覺
跑的過程中 腳踝跟小腿對衝擊的負擔比較小 但卻因為力道被吸收為了要維持到相同的速度而出更多力氣 較容易疲累
不過其實兩雙都是好穿的跑鞋 只是功能取向與設定不同 接下來應該就會兩雙交替穿
翔走因為回饋比較直接 所以用來訓練腳肌肉對衝擊的抵抗力 KAYANO 22因為力道被吃掉還有重量 所以用來訓練腳肌肉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