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平常跑步訓練與跑馬時步頻重視度?

如題
想請教各位跑友們
大家平日在做自我跑步訓練時
會很注重在步頻的技術提升嗎?
如果是,會非常要求自己盡可能達到步頻每分鐘至少180以上嗎?

那麼換成跑馬(半馬、全馬)的時候
也會很注重步頻的轉換表現嗎?

還是說
如果是志在參加
而不是為了要上凸台的話(以完賽為目的,而非追求自我PB者)
是否步頻就沒那麼重要了?

最後
如果太過追求或是要求步頻的表現的話
是否也同時提升了容易受傷的風險呢?

想特此請教各位跑友們的寶貴意見或是經驗分享了!
感謝黑~~




2016-11-05 22:45 發佈
高步頻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喔
但是要配合低步幅
配合身體微微前傾,腳步放輕,你試試看
嗯~我現在會很注重步頻的提升!

因為上年紀了,速度要再提升有難度,也不想跑到氣喘吁吁,

所以只能力求跑姿正確及在步頻上做計較!

想請問高手,高步頻小步幅,速度是不是不能太慢?

從沒跑上過180,昨天好不容易到179差一步.

一直都是跑得很慢,跑時步幅也已經刻意放很小了,

這種情況想過180是只能拉高速度跑嗎?
裝備類的詢問:如跑鞋,壓縮褲,壓縮腿套用護膝……
或是技術類的詢問:如伸展拉筋,重訓核心,間歇跑姿……

步頻相對於以上,除了能避免受傷,也是素人跑者平時最簡單省時的訓練

關於步頻的討論文章其實版上已經很多了,我這邊就舉個小例子

剛開始跑時,右腳膝蓋上方很容易痛,一直懷疑是否跑鞋選錯沒配合到足弓,或是看鏡子自己是否為長短腳要加鞋墊,與上網爬一些什麼ITB啦的受傷文章,時常將時間糾結在這些有的沒的問題上面……


以下是我昨天跑的路線,基本上就是在有斜度的人行道與柏油路面上



這是我兩腳左右平衡的數據,基本上雙腳施力平均,也就沒有那隻跑完會痛的問題,但我並沒有刻意去重訓或加強我的右腳

或是可早起,去跟在那些沒帶GPS錶的晨跑者後面觀察,看看跑速穩定與跑態輕鬆的跑者,步頻是否大多超過180?!

步頻好,很多數據就會好
想要完賽,更是基本。
非常重視, 我在我另一篇發文就有寫到自己是怎麼從習慣了幾十年的150步頻硬練到180步頻的, 我覺得180步頻真的有比較好
我不太懂大家為何對於步頻達到180這件事會覺得很困難,
我已經訓練到不管輕鬆跑或是M配速都會在190,跑T就會195
,跑I時會200, R時就210,
我想這道理在於人們對於高步頻下心臟輸出擔負大的印象揮之不去,
而為何會如此?力量收放自如的問題,210高步頻要出很多力嗎?
其實不用的,端看怎麼訓練,若是一路都最大輸出,那再強的人能撐多久,
同樣的道理,若是你的輸出力量用得不對,一下也是會沒力或腿痠手痠的,
這些事情是要體會才懂的,有的人是作中學,有的人是教練指導,
有的人是無師自通,總之,不要把180視為門檻,那只是基本的,
像我就練到190,因為人天生腿短,轉動的就比人快,一分鐘比人家多跑10步就是比人家快一點,
不過還是會輸那種腳長的選手倒是真的,190X1.09=200.7 180X1.2=201.6 這還是輸那一點點,
只是這也沒辦法,天生腳長短是無法重練的,
其實這就像有些人有五分速恐懼症一樣,一跑進5分速內就覺得好快,
這跟以前我要跑進4分20秒T配速是一樣的,其實練習到某一個點後再回頭看都會覺得很輕鬆的,
只是要往前越困難而已。
自從知道步頻控制在180,手錶警示就一定會設在176~187提醒,
7月跑到現在警示已經很少出現,步頻180原本配速是7:30~7:50,
上星期試跑5:30速結果步頻也控制,因為不高又重所以在5:30會很累~
昨天10K 一樣步頻180 配6:30速很滿意...破自己PB
所以現在不管幾分速我都將步頻控制在180...要快身體就向前傾就會快了,
如果身體沒有向傾而已自己把步幅加大身體一下子就會累了~
以上這是自己步頻180的感覺~
月底有初半馬希望自己能無傷完賽~
提供在別棟樓分享的資料供樓主參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4918277&p=1
特定步頻(例如每分180步)之達成並不是跑者刻意故意去調整(例如如果太快就刻意出力調慢一點, 太慢就刻意出力調快一點),
而是以流暢輕快不出力無衝擊的跑姿自然達成的. 它不是個訓練的目標, 而是當你達成 "正確" 跑步姿勢後自動會發生的結果.

簡單的國中物理表明, 在重力場中, 當跑步兩腳都離地時, 人體成為自由落體,
和你跑得有多快或多慢完全無關的,
**人飛出的高度的唯一相關係數就是腳離地的時間**,
也就是說, 腳要離地比較久 (也就是步頻慢), 人必然有額外刻意出力往上跳飛出較高的高度才有可能達成;
反過來說你如果流暢不出力輕鬆的去跑, 例如腳輕快的提起來, 自然的放下去, 腿腳都不刻意出力, 步頻依簡單物理定律自然就會快.

另外一般人步頻快不上去的另一很大原因是他們在長期的練習下, 呼吸已經鎖定腳步了,
調快腳步會使他們呼吸頻率也增加, 造成換氣效率不彰 (所以明明機械上是比較省力的, 但反而覺得更累).
人類跑步和其他4足動物有個很基本的不同處就是人跑步的腳步可以和呼吸完全脫鉤,
其他4足動物被限制在一步一呼吸, 人沒有這個限制, 你可以隨意改變1吸1呼, 2吸2呼, 3吸4呼,... 各種組合
(不過還是照一般建議呼吸的起點壓在腳步上).
事實上除了成績以外,
高步頻更可避免受傷,
多數的小腿以下的傷痛都跟過度跨步有關(詳情可看姿勢跑法的書),
高步頻可改善過度跨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