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vent.pbplus.me/event/45/info這是小的我第一次初半馬,但爬文後多是正常的21K,請問先進此次為26.5K超半馬,對老手而言應該沒差。但我是新手菜鳥,又是人生第一次參加路跑週跑量22~33K,均速落在6半~7分;昨日睡飽飽涼風陣陣狀態佳,跑了最佳成績 11K/60分上月跑過一次16K,剛好花2小時整。這個月又跑了一次18K,沒計到時間(超過2小時是確定)多這5.5K我一直有困擾,到底得練多少LSD?
你好,依照你的跑量跟有一周一次的LSD,相信想要順利完成這次的超半馬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定成績的目標的話,前面切記不要被人群帶著走,一定要比平常速度再慢一點點,讓自己保持體力可以應付後半段的路程。記得我參加第一屆的新竹城市馬的超半馬,之前已經有兩三場的半馬經驗,但這場超半馬的最後6K讓我痛苦不已,到最後小腿已經完全不行,走走停停的2:40分左右完賽,因為我就是前面照著我跑半馬的配速,所以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才會如此......而且重點是,這次的路線不太一樣了!!似乎多了茄苳大道跑進園區那段大上坡,因此奉勸千萬要保守,上坡如果太喘不如用走的休息一段再跑,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祝福大大順利圓滿完成這次路跑~~
先把樓主的幾個數據整理一下。16km=120分 (上個月,熱)18km>120分 (這個月,熱)11km=60分 (這個月,較涼)週跑量22~33km (←這個不確定一週是分幾次)如果你能在比賽前保持60分=10km左右的體能及練習量,這場一定能"在時限內完賽"不是問題。但是過了20km左右會到達地獄,最慘的是腳抽筋不聽使喚,連走都有問題。以數據來看,後半段速差太大,10km左右可以跑的很順,但是距離一旦再拉長就速度遽減,這表示乳酸閾值太低,前面有某大提醒一開始不要被帶著拉速度是正確的。平常訓練的強度需要加一些,菜單就是週跑量穩定控制在25km↑,每週至少三次的練習,分散週跑量,不要把週跑量的里程都集中在1~2天完成卻又休息多日,把其中一天的速度設定在比平常更快一些。回到樓主最後的問題,到底得練多少LSD?我不清楚週跑量22~33是不是都是LSD建立的數據,所以無法回答。如果22~33都是LSD,那這個問題只是單純的週跑量要提升多少的問題;但如果平常有分E、T、I不同速度練習,這個問題才能更有回答的效果。LSD其實對身體較安全但進步幅度較少,要有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才會有進步。例如我家附近有個每天都去操場晨跑的阿伯,幾乎不分晴雨(時間與耐心),速度就是LSD很慢,很多人速度都可以超過他,但他可以跑超久,這就是他的"練習量"。其實跑26km不會太難,真正的馬拉松難度是在這個里程之後,到時候見。
我想拚看看能否3小時完賽,爬文發現多數跑友21K都訂在230內,自己練跑16K/2hr就覺得有點慢了上一屆我一個當兵時期的同袍郭X成很厲害,跑了1h44m(他說當時狀況不佳,但好像還是前五名)....,畢竟他是專業的三鐵跑手,所以我自己設定花他多一倍時間,希望能完賽。
感謝各位先進的回覆指教其實小的佔了一點地利之便我住中華大學附近,此次賽事的路段尤其景觀大道,就是我練習的路段;另一個路段柴橋路的坡度比景觀大道還要硬斗,上個月練一次就來回的那個大坡,當場掛點在回程的坡度上....太硬了真的軟腳本周末預計練一趟LSD景觀大道來回,約莫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