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路跑新手猝死 第一次就跑九公里 年僅37歲


要命
路跑新手猝死 第一次就跑九公里 年僅37歲



【綜合報導】第一次參加路跑、竟跑向人生終點!平時愛騎單車、無路跑習慣的三十七歲台積電作業員林子翔,前晚與同事參加苗栗星光馬拉松健跑組九公里競賽,距終點約二百公尺處,突高喊「我不行了」後倒地,送醫不治。林母趕到醫院見到愛子冰冷遺體,痛哭嘶喊「怎麼會這樣?」檢警調查前晚苗栗氣溫攝氏三十四度,昨相驗認定死者非急性心肌梗塞,研判劇烈運動致心臟無法負荷、心律不整,
.....


跑步猝死案例
2016/03/27
46歲簡姓男子參加北市路跑活動,起跑後1小時因心肌梗塞倒地,送醫不治
2016/02/20
36歲米姓男子到雲林參加一場公益路跑,在距離終點前10公尺,因心肌梗塞喪命
2007/03/24
南投一名32歲黃姓工程師參加台北國道馬拉松,才跑1公里就因偶發性心臟衰竭暴斃
2007/03/04
北市50歲馮姓警官在住家附近國小跑步,鼻孔不斷流血,身體不適,最後死於心肌梗塞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2016-08-01 6: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路跑新手 37
jerry.lee.taipei wrote:
要命 路跑新手猝死...(恕刪)


大學畢業前一個月 體育老師要考800公尺
看到另一班的瘦高男 一馬當先跑完一圈 第二圈跑一半就倒下去 
大家衝過去 即送醫院 已經來不及 心肌梗塞去世了
我被教官要求去通知他的母親 在計程車上當媽媽的一直問 我兒子怎樣了?
我只敢說 身體有傷要家長去
到醫院急診室 當媽媽的知道兒子去世了 像發瘋了一樣哭倒在牆般 悲痛萬分
一直說 為什麼要考800 我去跑 我去跑.......可憐的媽媽
體育老師滿臉蒼白 想必他也嚇到了

那位同學極其優秀 已經考上校內的研究所兩科系!

自此以後 我凡是量力而為.... 
真的,凡事要量力而為,雖然突破自己堅持到底很重要,但命只有一條,別跟生命過不去...
心肌梗塞真的是沒有什麼前兆,附近鄰居,一個五十多歲,沒煙沒酒,結果自已開車上高速公路,後來心不舒服,車停路邊,結果心肌梗塞就走了
朋友的老爸也是一樣,沒煙有喝酒,睡覺睡到一半心肌梗塞就走了,也五十多…
我想有些沒有什麼遺傳病,也會有心肌梗塞,也許是飲食造成的
那場我有去跑,當下真的很熱溼度又高
起跑時用4:30去抓跑到10K也45分多了(補給+許多小坡)

後面回程體力整個累到不行,體感覺得速度還有4:40
但實際只有4:55....(被擋了2次交管)

後面不但熱,體力也因為距離上累積的疲倦,還有不斷
上上下下的小坡給折磨殆盡......

sean2316 wrote:
心肌梗塞真的是沒有什麼前兆...(恕刪)


這讓我想起一個電視節目.
有人分享因心肌梗塞從鬼門關走回來的經驗.
主持人問他:"你不知道嗎?"
來賓回答就是:"不知, 很突然...".
另一個來賓馬上吐糟:"怎麼可能不知道, 他自己這麼胖,..., 不小心有心悸....".

其實除非先天性的, 不然都是因為長時累積而成的.
生活習慣(煙酒熬夜), 飲食, 運動, 壓力....

就算不煙不酒, 算是成功一半, 其至60%.
但另一半還是40%也要注意一下.

再則, 其實吉凶來時必有兆, 只是一般人常忽略.
而且是"選擇性忽略".
美國有個案例是 -
有個婦人查出是乳癌, 而且挺後期.
醫生問她 - 沒發現硬塊.
她說有.
那為何不到醫院檢查?
"因為我怕是乳癌"

一語道盡不少人駝鳥心態.

jerry.lee.taipei wrote:
要命 路跑新手猝死...(恕刪)


比賽強度通常比平時強度大很多.
我公司辦過一次游泳"趣味大隊接力".
我有位每周游泳同事, 游完50公尺蛙泳就臉色慘白.
大家都走了, 就他還在休息.
不誇張, 蛙泳50公尺....

我自己是比賽前一個月開始, 就有特別加強.
我的邏輯是要兩倍訓練.
我自己加碼一周游兩次到一周3次.
到比賽前一周, 到1周4次.
而游50公尺, 我都練習衝刺(或說快游)100公尺.

我是真的認為若要跑9KM, 賽前一個月就要開始訓練.
慢慢調到可以跑18KM.
轉貼文章給大家參考何謂「心率飄移」:

心跳率是最容易取得的個人運動生理指標,也經常被當來做為衡量許多運動生理指標的基準,透過心率除了可以規劃更加個人化的運動菜單,其實還可以做為路跑比賽時的補水指標。

心率要如何做為補水指標呢?其實在運動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心率仍會逐漸提升,這個現象稱為「心率飄移」。之所以會產生心率飄移,原因就在於人體在運動狀態下,體溫也會隨之上升,而心臟就必須加快運作的速度,加速血液的輸送以增加排汗提高降溫的效率。另一方面當血液中的水分減少時,心臟也必須加速運作才能維持足夠的血液輸出量,而心率飄移的現象,在天氣濕熱的情況下尤其容易出現。

所以,假如跑友在參加路跑賽事時能夠配戴心率錶,就可以透過心率的監控,做為補水的指標,只要發現心率飄移開始發生時適度補充水分,就可以在不影響配速的情況下,降低心率到目標區間,並將自己的體能狀況調整至理想狀態。

對於在路跑比賽當中,有特別設定目標的跑友,透過心率飄移現象做為補水基準,可以說是相當便利又精準的一種指標。不過在運動的過程中,個人主觀的強度自覺還是最重要的考量基準,畢竟影響體能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依照上述方式補水,還是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最好還是以降低配速策略來恢復體力,必要時甚至可以做出棄賽的決定,務必將安全做為最優先參考的指標。



從上述很明顯的知道高溫高溼環境下這現象會更明顯,
也就是相同配速跑至後頭心率區間往往會高至下一區,
中暑乃至心臟負荷造成之疾病症狀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其實主辦單位更要宣導此觀念才對,
而不是說那種公式話「量力而為」,
應該要更明確警示其風險並用圖文並茂方式呈現讓參賽跑者了解,
更應該把今日溫溼度與賽道難度等數據換算精準之機率與跑力值結合供跑者今日配速策略參考,
悲劇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很多人不了解運動乃至跑步一門科學,
會跑不代表懂得怎麼跑怎麼訓練,現今拜很多行動量測裝置科技之賜,
我們已經比前人有更多方法可以參考,而不再只是以前的單純憑感覺,
那這種悲劇就不該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才對,
也不該只是事後的保險理賠與遺憾或例行的檢討,
而是要有更具體的改進作法,畢竟這是攸關人命之大事。

soziohall wrote:
大學畢業前一個月 ...(恕刪)


too sad ...........
聽起來越來越熟悉的日本漫畫和日劇的死亡筆記本.....

不知道腦袋就出現就是這部的



sean2316 wrote:
心肌梗塞真的是沒有什...(恕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