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天氣比較涼爽,昨天又有好好休息,所以想那就來強度高點吧,開始前依據習慣先把尿排光,暖身後開始順時鐘繞著交通大學校園跑5圈(有很長的緩上坡,在急下坡)。用M配速再快點的速度跑4圈,每一圈喝五口水。最後一圈用T配速跑完,然後狂喝水。整場慢跑狂飆汗,感覺超爽,也沒很累。回家衣服跟內褲還是濕的。
前言過多,重點來了,洗澡時想尿尿,結果大量血尿,當場嚇壞了,快點穿衣服去看醫生。檢查後醫生說應該是尿排太乾淨,大量流汗又劇烈運動,又跑抖下坡。要我回去多喝水。好好休息幾天跟觀察,以後跑慢點,還有不要尿乾。一回家一直喝水,剛剛尿就恢復正常顏色了。以後水還是要在喝多一點,夏天訓練還真不少要注意,不過成績有進步了,感覺真好。
多熱算是有危險的呢?在老外的看法,是攝氏15度就有危險性,溫度再往上升,危險性就會增加。
特別是跑長距離的時候。主要係身體的核心溫度有可能隨著運動時間增長,而一直上升。
可是...我們亞熱帶人可是耐熱較佳哩!15度我還覺得有點涼哩!

不過這只是提醒不要以為天涼就不會過熱,核心溫度過熱的話是會導致heat stroke,再專業的跑者都會跑不下去的。
那溫度高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耐熱度呢?
人體耐熱的方式就是增加血液量,大約會多出個一磅左右。
老外在陸軍的實驗發現,大概十天到二個星期的適應期,就可以增加耐熱程度到穩定的程度。
他們是用派駐伊拉克的軍人做實驗的,應該是很有說服力。
方法就是熱天時都要每天去活動,但活動量不要一次加太多,甚致第一天也不要太大量,以自己可以忍受為主。
耐熱增加了,不意謂你的水量補充就不用補了,這可是大錯特錯!
所謂耐熱增加的意思是指你在熱天的活動和適應程度增加,水還是要補充。
但要怎麼補呢?
他們建議用小時為單位來看,跑一小時要補充600-800c.c.的水量。
這裡要注意的是雖說是補水,但不要忘了電解質哩!一定不能忘的喔!
所以電解質的補充,我的方法是寶礦力,再加點鹽巴,這樣是比較方便的,還有很多方式,可以自己再查查。
老外常說的一句話是...熱天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要補得比你想的還要多才行唷!
絕對不可以口渴才補充,來不及了!因為吸收水份大概要15分鐘!
所以我跑長距離都揹三罐水...好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