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剛踏進跑步的世界,在甚麼都不懂的狀況下買了一堆的裝備,卻沒把GPS錶納入清單中,一方面覺得里程短用不到,另一方面是當時的選擇性少價格還很高,對於初階跑者來說還真下不了手。後來開始準備名古屋初馬,發現舊手機的電量無法撐完全程,而且APP還會不時變成快樂錶(能讓我變成2分速跑者,超快樂的呀),在作了些功課後就買了當時CP值較高的某牌三鐵GPS錶,可是那一支不只錶面大錶帶也寬,但我的手腕細,即使扣到最後還是鬆鬆的,有時候跑一跑還會敲到手腕的骨頭>0<。
過沒多久跑步運動變的非常熱門,運動錶的品牌也越來越多,設計也更貼近跑者的需要,就換了剛進軍台灣的TomTom跑步心率錶,使用心得是外型好看(沒有那麼陽剛,也多了點設計感)、GPS定位快、操作簡單好上手(只有一個控制鍵上下左右按就好,不用學怎麼操作),重點是我不用綁心跳帶了,不怕會磨傷。

(我的上一代TomTom)
就在去年底我非常幸運抽到錄取率只有8%的2016東京馬後(感覺我的運氣都用在跑步上了),為了力圖振作(想好好的享受世界級的跑道)換了TomTom SPARK 手錶。外面針對這隻錶其實有很多專業的開箱文,但我是個不專業的業餘跑者,接下來我就用非常不專業(?)的角度介紹我的新玩具^0^

先從外型開始,這次的SPARK錶的錶帶分為寬版和窄版,我拿的是窄版,比起前一代,更適合女孩子戴,不用硬扣到最後就很服貼,戴起來好舒服,而且在跑步的過程中,不會覺得卡卡的。錶帶是淡紫色的很秀氣,但小缺點是好容易髒,因為我是天天戴著,感覺還是比較適合黑色>0<。還好TomTom可以換錶帶的 :P
再來是增加了步數和睡眠偵測功能,在沒有練跑的日子,我可以知道我當天走了多少步數和距離,安慰(?)自己還是有努力的在活動XD。至於睡眠偵測功能我只開過1.2次,因為我睡覺不愛在手上戴東西(連戴小米手環都覺得阿雜了)所以就不太使用這功能。最近又新增了24小時心跳偵測功能,可以知道心跳一直整天的變化,但必須上網站才能看到數據。

另外還有一個我覺得貼心的小設計,就是手遮式夜光開關(我自己取的XD),上一代的手錶只要觸摸表面旁邊的夜光開啟紐,錶面就會亮,但因為感應太好只要不小心摸到或沖到水,夜光就會開啟,感覺還是一定的程度會影響到電量。這一代是變更成只要用手將錶面全遮,才會啟動夜光,即使在全黑的環境也感應得到。
接下來就是實際的使用了,長距離的LSD是跑全馬必要的菜單之一,為了好好的測試新玩具,找了一天上陽明山玩,這天的路線是從仰德大道往上跑,接菁山路、平等里、往明德樂園的方向,向上再跑到聖人瀑布後,沿著至善路一路向下,全長是31公里,這次練跑我玩了快5個半小時(中間還停下來吃麻油雞XD),心律是全程都開著,跑完後還有1/3以上的電力,比上一代的TOMTOM電力更持久。

(準備起跑)

(定好位了)

(命運的交叉口)




(跑完了~真的很好配衣服>/////<)
真的很喜歡新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