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家都很樂意分享所以在這分享少少心得(當然失敗很多大家可多加參考避免跟我一樣
)首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讓大家有初步了解
男性 27歲 有抽菸 香港人 左膝十字靭帶十年前斷了半月板受捐手術後算是復元了

慢跑是因2013年初買了雙很漂亮的跑鞋

不穿它慢跑鞋子會哭哭所以只好帶它去散步

當然一開始跑四百米也會上氣不接下氣
基於那時工作很閒所以每人下班後都可以去散步
每天加個幾百米
兩星期後可完成十公里,可惜時間很差要一個多小時

有了習慣就在網路上找方法跑更快
知道了INTERVAL跟TEMPO這兩種方法然後又土法訓練
過了一個多月就可以20分鐘內完成四公里
然後又看到有不同的落地方法,對於原本是偏重後踭先落地的我
用了一個多月終於練成前掌先落地的跑法
當然剛開始時跑400米小腿也酸到爆!
只好前掌先四百全掌四百慢慢練後來因工作關係要輪班工作所以訓練變得困難
只好把握不用晚上上班的時間好好享受慢跑
然後在2013年 10月完成了第一次十公里比賽跟全馬
先說十公里,時間46:32
有點慢,當天氣溫也很熱,不過沒差反正每次快幾秒又可以PB所以這個起點不錯
因工作及沒有經驗關係所以沒有LSD的訓練,年少輕狂的我自以為跑了16公里還很輕鬆就可以完成十月尾的大阪馬



當然訓練不足就會抽筋,亦感受到所謂撞牆,那種全身冰冷及沒力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同時手錶也沒電了不知道時間
抽筋也堅持快走到最後半跑半走回到終點
那時真的很想哭


,時間是3:58:32剛好是四小時內,算是不太差的時間
2013年十二月又跑了第一個半馬比賽時間是1:41:00
其實目標是1:45:00 但時間真的很難掌握

半馬要PB又要辛苦了
同月又參加了一個十公里比賽時間是44:30
2014年二月參考香港馬拉松,又因訓練不足,30公里前的五分速到30公里就爆掉
又半走半跑的回去時間是4:05
四個多小時實在太難看

吸收了兩次全馬比賽經驗
2014年的大阪馬我提前了三個月去增加里程
在八月時開始LSD慢慢從20公里開始加到最長33公里
香港的夏天可不是玩的
氣溫三十多度,濕度常在80%以上真的很痛苦

只好迫自己在早上七時前起步,太陽照著跑真的像火爐一樣
到九月尾完成了最長33公里
原本打算36公里以上但六時半起步跑了三個小時
十時多的太陽太毒辣

這次還請教了位高人的指點
他可以一個年紀不輕但擁有全馬三小時內的高手

他分享比賽前四周訓練里程接到最高
然後三周前就不用LSD,而家把30公里分三次跑,速度是比賽速度或每公里快幾秒
每跑十公里小休幾分鐘喝水吃點東西
由於工作關係這一次我沒練到
只練到比賽兩周前20公里分兩次跑
但對比賽速度有了感覺
最後一周還完成了CARBON LOADING
而除了每星期一次LSD外我還有周三 3*5公里的TEMPO訓練當半課LSD
他還介紹比賽當天早上食物首選意大利粉,次選飯,最後才選面包
比賽前早上到了SUKIYA跑了牛肉飯比賽當天早上吃
這次訓練算是比較多
雖然天氣有點熱但還是信心灘灘打算3:30內完成
要3:30完成每公里要4:57以下
開始人多只好順著跑,大概5:00左右,前十公里每公里誤差五秒內感覺很不錯
然後人群漸漸少,可以順著跑
半程時間1:44左右,由於感覺非常有力氣加上前段被逼慢了十公里所以還滿有信心目標時間內完成
而順道跑速度大概是4:45左右
但⋯⋯二十多度的氣溫真的有點熱
加上過了半程開始太陽直照,真的有夠難受
速度慢了但還是五分速以下,心想如果這樣慢慢走一定可以3:30
但⋯⋯在37公里處左腳大腿突然抽筋,很刻真難過因為一定不可能3:30完賽
快走一回又開始跑,噢38公里時到右腳大腿抽筋
沒辦法又只好快走一回
同時天人交戰算算時間要怎樣才好
不過人群漸多也不會刻意去慢下來
只好順著走最後完成時間是3:37:32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心裡一直想如果天氣不是這樣熱一定沒問題
但最後這是給自己的藉口
我可沒見過非洲選手抽筋
是我自己訓練不足
但這次被指導相當有參考價值
至少感覺非常良好
亦希望以後全馬前都會參考這訓練方法好好掌屋比賽速度
歡迎大家指導小弟如何繼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