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便抱著嘗試看看的心態,將先前參加花蓮路跑賽後跟女友合影的照片投稿。
想不到運氣還不錯,獲得了主辦單位入選。有機會可以體驗Reebok ONE CUSHION 2.0頂級專業全方位跑鞋及DELTA頂級專業服飾。
在等待了數天,及去電主辦單位詢問後,終於在上班時間寄到了辦公室(還是當初告知我活動的同事幫忙收件的,她真是個Lucky girl)。
收到包裹後一直強忍著想打開禮物的心情,直到下班回到家後才開箱拍照。在拆封前覺得整個紙箱很輕,是不是有少寄東西來。畢竟一雙鞋子、一套跑服,連同外包裝紙箱應該也是不輕呀~!好在開箱後一樣都沒少,畢竟科技在進步、任何東西都在追求輕量化呀~!

<此次測試產品外箱,裡面裝有緊身上衣、雙層含內裡跑褲、及跑鞋>

在看到衣服跟褲子的時後,其實是有點傻眼,這個SIZE跟我回報給主辦單位的不同呀!
上衣看似稍嫌太緊、褲子寬鬆裡面還有內裡,這都不是我平常穿搭的fu(平常我都是背心+飄飄褲or緊身短褲),一整個心情忐忑!

這雙測試鞋跟我平常常穿的鞋子尺寸一樣,但看起來稍大些,可是重量卻不算重,感覺像是避震鞋款的厚鞋底

鞋子第一眼印象看起來很簡單、透氣,沒有過多的多餘裝飾,這倒是很合我的胃口也跟我平常挑選跑鞋的習慣一樣。

第二天天剛亮,便迫不急待穿搭好整套的測試服裝及跑鞋,來到我每天跑步的地方進行測試
(小弟長的不帥,部分照片可能傷眼,請學我戴上墨鏡保護眼睛)

前一晚拆箱時感覺過緊的上衣、寬鬆的短褲在實際穿上後卻異常的合身、舒適,不會覺得呼吸不順暢或是短褲鬆垮,真的是太神奇了~!!!穿上整套的專業運動服飾,整個人感覺都有自信了起來,雖然跑不快,但感覺每公里的配速好像可以快個好幾十秒哩!,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接下來是實際試跑的部分>>
一、柏油路



二、跑樓梯



三、草地跑



四、衝上坡



五、水泥磚地



六、橋面



七、PU衝刺



八、跳躍(不要學,因為後來我跌倒了。不過衣服、褲子、鞋子都沒破,人也是!!!)

九、散步

十、小跑


<<心得總結>>
會挑各種地形、路面來測試,就是想知道這雙鞋的適用範圍如何?是哪一種屬性?
如同這雙鞋的外觀一樣,個人認為避震是這雙鞋的強項
跑在硬地(如:柏油、水泥、磚面)舒適的避震效果,頗令人讚賞,可以放心地跨大步向前邁進奔去
但跑在草地上路感稍嫌模糊,控制性就稍差。
很少穿緊身壓縮上衣跑步的我,這次的體驗感覺也很不錯
除了在家出門前剛穿上時感覺有些熱以外,整趟測試體驗過程下來縱使出了太陽、汗流浹背
也不會有更多的不舒服(反正就是剛穿上去感覺熱,後來就沒感覺了)。
這種雙層含內裡的跑褲也是第一次的體驗,這種半截跑褲看起來好像覺得汗濕後會很黏大腿,有跑後燒襠之虞。但有了一層舒適、不緊繃又透氣的內裡,卻又徹底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這件跑褲內裡的鬆緊度比我先前常穿的緊身褲稍鬆且不緊繃,外層表布也很輕飄,在跑步的過程中不會覺得是穿著一件雙層的跑褲在跑步,反而有一種穿著較鬆的緊身褲在跑的感覺,至於外層的表布幾乎是忘了它的存在。這種可以將男性重要部位輪廓遮掩的雙層跑褲,實在是不想高調或是個性內向的跑友的最佳選擇呢!
我的前一雙跑鞋是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我個人認為對我自己來說Reebok ONE CUSHION 2.0與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是完全不同的設計取向,我的身高176cm體重69kg全馬成績在3個小時以內,在比賽馬拉松路跑的時候力量的傳達與路感的反饋是很重要的,過多的保護跟避震只是能量的耗損,所以說參加42公里的馬拉松賽事時我還是會選擇原先的鞋子參賽,而這雙Reebok ONE CUSHION 2.0則是平時訓練跟逛街走路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全馬成績在4個半小時以後的跑者來說,或許保護跟避震能減少因疲勞而產生的速度損失,就可以考慮選擇Reebok ONE CUSHION 2.0當作他們的馬拉松跑鞋了。因為常常有跑友跟我討論說薄底的馬拉松鞋穿著跑10K腳就痠痛的很嚴重。像有這種狀況的跑友就很適合選擇Reebok ONE CUSHION 2.0當作比賽鞋款。
平常參加路跑比賽或是田徑場練習我都是穿鞋底較薄的馬拉松鞋上陣
現在有這雙避震功能強大的Reebok跑鞋,就可以陪我在河濱快樂的訓練奔馳
這次愉快的體驗經驗(驚艷)Reebok緊身上衣、雙層內裡跑褲也會是我以後購買跑步服裝的選項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