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先前穿過了第一代(好像叫KSO) 跑了554KM

第二雙 Bikilia LS 跑了994KM

第二雙已經磨破了 第一雙勉強當練習鞋服役中


本來異想天開 想說以後就赤腳跑柏油路

練習了7次 每次約8km 沒想到第8次赤腳跑就碰扒了……


為了這次岱宇杯 只好忍痛再買一雙了 …(貴阿……)

以下請賞圖 Bikilia EVO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分享] 五趾鞋 Vibram Bikilia EVO
2014-03-31 9:23 發佈
碰扒是什意思?
平常我也會練赤足跑,不過說真的,馬路上(一般道路),小石頭超多有些還蠻大的,赤足目前最遠也是跟你一樣約跑8KM,版大,為何想買五趾鞋,請問入手多少小朋友?

全赤足的美感,我想是最棒的~~~~~~
起水泡的原因一般來說是摩擦, 高溫, 高濕.

既然是赤腳, 那就不會是鞋子不合腳的問題.

請檢視你自己的跑步技術是否有腳底摩擦地面的動作.
通常可能是
- 腳在地上有出力推進身體 (如果腳在重心前面落地, 這個動作便成必要);
- 離地前腳推蹬地面

穿5趾鞋如果跑姿有這些問題, 由於還是隔了一層薄鞋底, 也許感覺不出來跑步有腳摩地的動作; 如此一赤腳跑就可能起水泡.

misty69 wrote:
碰扒是什意思?平常我...(恕刪)


碰扒就是起水泡

我最遠曾經跑過單次20K的赤腳,那時候也沒有起水泡

我想這次會起水泡應該真的是路太爛了,很多小石子卡著……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起水泡的原因一般來說...(恕刪)


嗯,受教了

不過我不太喜歡想太多,反正就儘量把腳皮練厚一點…

會買五趾鞋 一來是本來跑步就穿習慣了

二來是最終目標是要赤腳跑

三來是對自已的腳皮還沒信心,可能撐不住全馬的磨擦,買雙五趾鞋來當比賽鞋,平常練習還是赤腳跑。
sdttgod wrote:
儘量把腳皮練厚一點...(恕刪)


比賽, 長途, 越野, 惡劣地形, ... 穿上鞋子是很合理的選擇, 不過
赤腳跑的初衷是為了不要有隔閡, 方便 **感覺** 出正確的跑步技術是怎樣的;
而不是為了要赤腳跑, 把腳皮練厚.

當發現起水泡或感覺哪邊有不正常的疼痛,
也許停下來多想一下為什麼, 要怎麼修正技術會是個值得考慮的做法.
當然如果地形真的很惡劣, 除了選擇穿上鞋子, 也許另外可以考慮的是: "我的腳落地夠輕嗎? 膝蓋腳踝夠有彈性嗎? ..."

跑步技術正確的話, 長年赤腳跑下來, 腳皮還是會很幼嫩細緻的.
一個笨問題.....

穿五指鞋, 有需要再穿五指襪先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比賽, 長途, 越野...(恕刪)


嗯,其實是我個人的習慣啦~~

只要是會持續花錢的運動我就不太會去熱衷,所以打打籃球啦,慢跑都是不太需要花錢的運動

想要赤腳跑也純碎是想讓運動更單純一點…

jmucvjd wrote:
一個笨問題........(恕刪)


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是下雨天的話,我就會多穿一層五趾襪

因為鞋底內層如果溼掉的話,會跟你的腳底磨擦,跑久了就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sdttgod wrote:
碰扒就是起水泡

我最遠曾經跑過單次20K的赤腳,那時候也沒有起水泡

我想這次會起水泡應該真的是路太爛了,很多小石子卡著……...(恕刪)



先前單趟赤足20k是跑什麼場地呢?

基本上赤足路跑就是一定會遇到惡劣路面與小石子

個人的經驗一開始赤足柏油路跟河堤會非常敏感(PU除外)

但慢慢的循序漸進訓練後

第一,下腳會越來越輕

第二,腳底的敏感度會降低

第三,很多毛病都會慢慢消失
(以我自己為例:ITBS,PFPS,脛後肌發炎,鵝掌肌腱炎,膕肌痠軟...等)


五趾鞋我也曾經用來練習過

一開始的確能改善不少跑姿的毛病

但是終究還是隔著一層鞋底

跑了一陣子一樣有些小毛病(但比穿厚底鞋好非常多)

你只要看看鞋底的磨損程度就應該要明白

如果這些磨損都被鞋底給吃掉了,那你光腳跑步時對腳底板有多粗魯?

另外,赤足跑絕對不是在練腳皮

有認識女姓赤友,赤足總里程才50k一樣無傷完賽半馬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