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居在香港的原因,上星期天的渣馬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馬,也是第一場路賽。
到比賽當天為止,我的跑齡剛剛好一年,也在這裡爬文爬了一年。
正如生命中所有的第一次一樣,初馬對我來說是如此震撼,無論是心靈上的滿足和肉體上的痛楚,
都足以讓我繼續回味好長一段時間。雖然跑完兩天都因為大腿酸痛而走路像企鵝一樣左搖右擺,
但我感覺自己幹了一件大事

身為一個自小跑步苦手的人,我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我可以跑完一場全馬。
一年前的我連一場馬拉松要跑多遠、跑多久都不知道,只是硬著頭皮、土法煉鋼式的跑。
從我家樓下的公園繞圈開始,穿過大街小巷,僻靜的山間或擾壤的鬧市。
在台北沿著基隆河畔享受過乘風而去的爽快,
在大阪卻被橋底的流浪漢嚇出了身為動物的逃命本能(手刀衝刺)
─後來我才知道這叫做間歇跑,感謝那晚我的大驚小怪。
在抵達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終點前,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經過了1258公里。
比賽當天狀況不是太好,除了生理狀況並不適宜跑步之外,右腳腳踝在3K之後已經隱隱作痛。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經過了港馬特色「三隧三橋」中的昂船洲大橋、青馬大橋、汀九橋,
和南灣隧道、長青隧道,腦中一片空白,雙腳機械式的輪流前進,不知不覺過了30K,來到了賽事的末段。在西隧口,我吞了最後一包能量膠,準備迎接35K之後的撞牆期。
在比賽之前,早已從不同朋友的口中聽過西區海底隧道如何在跑者最疲勞的時候,
以昏暗的燈光、恐怖的空氣品質和出隧道之前的大斜坡一舉擊垮無數的勇士。
果不其然,這條短短2K的殺人隧道在潛入海底的那一瞬間已經造就了無數損傷,
汙濁空氣中伴隨著瀝青、車輛廢氣和冬青膏的氣味,身邊所見盡是垂頭喪氣的步兵。
我定了定神,提醒自己絕對不要在這裡放慢腳步,然而隧道口的光亮卻像是海市蜃樓,看得見卻到不了。
終於到了浮出水面前的大斜坡,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前方的人群像是靜止了一樣,絲毫沒有移動的跡象。想起賽前無數次令人生不如死的斜坡訓練,體內突然湧出一股力量,
推著我穿過步行的人群朝著出口死命的跑,彷彿再不跑就會被後面大洪水吞噬(想像力還真豐富)。
然後我全程最辛苦的路段就結束了。
過了海之後中上環幾個天橋上落,沿著政府總部一路到灣仔馬師道天橋(又一陣亡點),然後銅鑼灣。
看到40K的標示牌我突然悲從中來,忍不住抽抽噎噎起來─
或許是想起自己這一年來努力練習的甘苦,或許是因為終點在望而感到不可思議。
總之我用四個半小時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馬拉松,沒有停下來走過,
也很幸運的沒撞牆(可能是比賽前加碳有成。我結結實實吃胖了兩公斤,然後又在一天之內全部消耗殆盡)。
果不其然,我在過了終點之後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然後赫然發現雙腿有如石像般寸步難移。
我的好朋友在她的初半馬感言中說得很好:"原來完成一個需要努力鍛鍊自己才能達成的目標,
感覺這麼舒暢...跑了才理解身體有多愛騙人以及意志力又是怎樣的東西。"
謝謝版上的所有前輩不吝分享各種資訊與心得,也感謝一起練習的好朋友。
希望我的一點小小心得可以鼓勵所有想要開始跑步或是已經開始跑步的女生。
如果連我都做得到,你一定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