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想要減肥,已經持續慢跑一星期了
但是,今天在奇摩新聞看到這則消息
日本名醫誠心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運動=跑」這個誤會,不曉得害多少人吃了大虧。人體為了要「跑」,必須讓引擎飛快地運轉,所以得一下子增加心臟的跳動量,還必須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當然交感神經也會急速地活化。如此一來,身體就必須突然進入戰鬥模式,把幹勁提升到最高點。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突然跑步,身體會嚇一跳,陷入異常興奮,也就是陷入某種恐慌狀態。換句話說,「跑」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負擔極大的狀況。
如果各位有慢跑的習慣,就等於是經常處在慢性氧氣不足當中,也就是缺氧的狀態。慢跑一方面會讓人陷入缺氧;另一方面因為運動量很大,跑完的時候,也就是缺氧之後,會一口氣吸入大量氧氣,如此一來又陷入氧氣過剩的狀態,製造出極為大量的活性氧來。換句話說,跑步這種行為,等於是自己讓身體遭受到缺氧和活性氧的雙重打擊。
相較之下,「走路」基本上風險是零。而且走路沒有年齡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不需要特別準備,也不用花半毛錢。我認為走路才是最適當的全民運動。
大家必須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若想透過運動來改善健康,走路就非常足夠了。
上面這個是他的內文,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最後附上網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31120/20131120_51.ht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