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天看到網路上大家對太馬路協的處理方面大罵特罵,而昨天花蓮地方報紙更生日報卻有縣府官員對路協的稱讚形成強烈對比。所以我想說這次的太馬感想是:便宜行事的中華路跑協會,不長進的太魯閣馬拉松。這就是我對路協太馬的看法。
我從2004年開始報名太馬,除了當兵那兩年沒參加之外,幾乎是場場必到,而我也從一開始"郵寄"報名資料可以考慮2星期,到現在網路秒殺的報名,都參與過。我的感想是,太魯閣馬拉松完完全全沒有長進,常參加馬拉松的朋友一定都會發現越來越多賽事終點已經有基本的淋浴盥洗設施了,太馬卻從來也沒有,我是因為住在花蓮而且每年都直接住在太魯閣的民宿所以跑完直接回民宿洗澡以防感冒,但是,像我這樣的人了了無幾,而號稱"國際"的太馬賽事卻沒有替外來選手們(有的甚至從香港、新加坡、日本專程過來跑步)設想盥洗的設施,叫那些跑完的選手全身濕濕的隨便找廁所換上乾衣服(我無法說乾淨的衣服,因為沒洗澡身體很臭),如果這些外來選手還會再來第2次的話,我就叫路協阿公。
還有,我最無法認同的就是路協拿到選手的報名費,相當可觀的報名費,是花費在那些地方,我相太馬的贊助廠商都是不需要支付費用的吧! 那你拿了選手的報名費請問是花費在哪裡呢? 當然我不是路協的理監事,沒有資格知道,但是,我想問路協是否有拿這些錢去栽培國內的選手呢? 這是我今年不想花錢報名的最主要原因。
而這次路協在全馬改成半馬的決定也是造成大家風起雲湧幹譙的原因,網路上面已經很多人PO感想了,我不在贅述,不過,因為今年我因為沒有參加跑步所以去逛一下太管處休息站,而我看到路協的工作人員居然去太管處的飲食部商情是否可以煮薑湯,而太管處也因器材不夠無法煮。靠,你們路協都不會自己準備嗎? 可見路協完完全全沒有雨天備案在做處理,而不是只因為地震+下雨的全馬改半馬。路協連自己人要喝的薑湯都沒有準備了,怎麼可能會準備跑友的呢? 別傻了
我覺得大家罵路協他也不會屌你,因為太馬一年只有12000位名額,你不參加多的是有人要參加,路協不差你一位,所以,乾脆就是像我一樣不要繳錢報名,多參加地方舉辦的賽事,讓路協這個"大"單位自我提升或是自然淘汰吧!
江文孝
說路協辦的很好嗎?? 也不盡然,但比起其他不知名的賽事、單位辦的,我個人是覺得物超所值了,
以今年亞瑟士如此高等級材質的衣服、漂亮的獎牌等等,有常在跑馬的人就知道,那些拿回去的衣
服有幾件你穿過的? 獎牌看了只差沒丟掉而已。
還有獎牌設計的成什麼樣的? 不是什麼鄉長就市長掛在背面,令人懷疑又不是他在跑他怎麼可以掛名??
以今年古都馬就好了,這樣的獎牌對於初次參加的真的是會是一場永無法忘的惡夢。
但是太馬,從搭火車、接駁車一路到會場,規劃的都很好,讓我們第一次到的外來客人並沒有覺得緊張,
慌亂,反而時間多到很匆容的可以做賽前準備。
或者,很多跑者會說連個盥洗區都沒有,這的確這是路協該改善的,但就以這一點就來評價他的優劣,那
評斷的標準是不是太低了點,如果以此點,我看國內至少有9成是騙錢的賽事了,因為也沒盥洗區,衣服
爛、獎牌更爛,報名費又貴,更不用說路線規劃差、風景差了,就以古都馬就好,來跑過的都知道,看誰
沒有被路人罵過,沒看過不管警察管制開車騎車衝過的(可能除了前10名的人沒看過吧,因為太快了)
雖然古都馬不是路協辦的,但兩者比起來,太馬優於古都馬太多了。
當然,此次的太馬的確是美中不足,如我所說,我並不會責怪路協,的確他是可以再進步,畢竟賽事那麼多
,端看自己喜歡的是哪一場,把旅遊跟跑馬結合在一起,更何況你的人生又不是只有跑馬而已,跑馬是興趣,每人都希望越跑越好,但是這次跑不成,還有下次阿,太魯隔的風景又不會不見,但在網路也有看到人抱怨,為何不早點說,花錢到花蓮跑一趟半馬,我自己心想,我自己花的並沒有你少阿,我為了跑這場馬,跟旅遊合在一起,去了五天,這不用錢嗎?既然沒跑成,那就好好的享受旅遊,不是嗎?
今年沒跑到,明年不就更期待太馬可以再抽到一次,像我自己就跟自己說,太魯隔這地方,要天氣很好,無災無難的跑到,要很幸運才是,畢竟這高山峭壁的,一有下雨落石發生是在所難免,但雖然危險,平時也是很多遊客去遊玩,這不就是太魯隔的吸引力嗎?
全馬改成半馬,當然也打亂了我訓練已久的計劃,但既然已成事實,那就改變策略完成它,享受比賽,個人很討厭雨中跑步,第一次淋雨也淋的非常過癮,過程也不斷的邊跑邊回頭看已經過的風景,像我回來後也一直跟同事分享那幾天在花蓮發生的事,講述比賽的過程,這就是比賽之餘的享受。
以上言論並不是評斷其他人不是的發表,只是發表自己初次參加太馬的感受,並沒有攻擊任何人的意思,
若有冒犯之處也請見諒。
我是新手,請多多指教!!!
內文搜尋

X